液体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19835 阅读:1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液体容器,其包括:刚性外壳体(20),布置在外壳体内的袋(25),由不透液体的柔性材料制成,并且设有排放装置(26),所述排放装置延伸穿过壳体(20)的上半部分,以及压力元件(6),其设在壳体(20)内,向袋(25)中的液体施加压力,并且布置在外壳体(20)的底部和袋(25)的底部之间。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适于插入液体容器中的压力元件(6)。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液体容器的独特之处在于,压力元件(6)包括两个板(1,3),至少一个力产生装置(2)布置在所述板(1,3)之间,力产生装置(2)强制性地沿着横贯所述板(1,3)的主平面的方向将所述板(1,3)彼此推离,压力元件(6)具有可释放的锁定装置,用于将所述板(1,3)保持在压紧在一起的状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液体容器,其包括刚性外壳体,布置在外壳体内 的袋,其中所述袋由不透液体的柔性材料制成并且具有开口,排放装 置,其连接着开口并且当液体容器处在使用位置时穿过壳体上半部分, 以及压力元件,其布置于壳体中,向袋中的液体施加压力并且被安置 在外壳体的底部和袋的底部之间。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适于被插入到液 体容器中的压力元件。
技术介绍
一种上面描述的类型的液体容器在以前可由PCT/SE2005/001932 得知,但在该例中,通常采用压縮弹簧形式的压力元件施加永久性压 力于柔性材料制成的袋中包含的液体上。这将导致种种缺点,例如袋 和排放装置之间的连接部在长时间承受液体压力后很容易开始发生泄 漏。压力元件施加的永久性压力使得壳体承受应力,这甚至可能引起 壳体变形。如果压力元件处于启用状态,在上述类型的液体容器按次 序放置时,还难以实现合理的搬运。专利技术容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前述类型的液体容器,以使得在液 体容器将被投入使用时使用者能够直接启用压力元件。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压力元件的启用能够以容易和使用者友好的 方式实现。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压力元件在非启用状态应当非常紧凑。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液体容器配备有用于指示液体容器 中的剩余液体量/已经从液体容器排出的液体量的装置。通过采用了独立权利要求中限定的特征的液体容器和压力元件, 至少可以实现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在从属权利 要求中限定。附图说明压力元件和液体容器的实施方式将参照附图进行描述,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压力元件的透视图,其中压力元件位于 扩张状态;图2示出了根据图1的压力元件的剖视图3示出了根据图1的压力元件的剖视图,但压力元件位于压紧 在一起的状态;图4示出了图3中以圆圈标出的部分的放大图; 图5示出了压力元件的第一板形成部件的俯视图6示出了图5的A-A剖视图7示出了图6中以圆圈标出的部分的放大图8示出了压力元件的第二板形成部件的俯视图9示出了图8的B-B剖视图10示出了图9中以圆圈标出的部分的放大图1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压紧的压力元件和液体容器壳体的透视图,但省去了构成壳体上部的活板;图12A-图12D示意性示出了如何将压力元件和用于液体的柔性袋引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液体容器壳体中;图13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液体容器从底侧所作的透视图; 图14A-图14C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液体容器的使用方式; 图15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液体容器从底侧所作的透视图,所述液体容器配备有第一实施方式的指示部件;图16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液体容器从底侧所作的透视图,所述液体容器配备有第二实施方式的指示部件;图17示出了压力元件处于扩张状态的透视图,所述压力元件配备有测量带;图18示出了根据图17的压力元件的透视图,其中用于测量带的辊可见;图19示出了根据图17的压力元件的侧视图,压力元件位于压紧 在一起的状态;图20示出了根据图17的压力元件的侧视图,压力元件位于扩张 状态;图2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液体容器从底侧所作的透视图,所述液 体容器的壳体配备有用于测量带的显示器。具体实施例方式示于图1-4的压力元件6构成了本专利技术的核心内容,所述压力元 件包括板l,其在使用位置为上部板,两个巻簧形式的压縮弹簧2,以 及板3,其使用位置为下部板。板1和3彼此对中安置。图1和2示 出了压力元件6位于扩张状态,图3中压力元件位于压紧在一起的状 态。图5-7示出了上部板1,其包括第一盘形元件4和两组第一肋5。 每个压縮弹簧2分别与一组第一肋5协作。在所示出的实施方式中, 每组包括七个第一肋5,每个第一肋分别具有垂直于盘形元件4的一 定的延伸尺寸。每组第一肋5连接着第一中央部分7,所述第一中央 部分具有垂直于第一盘形元件4的一定的延伸尺寸。每组中的第一肋 5类似于辐条从第一中央部分7伸出。第一肋5和第一中央部分7与 第一盘形元件4形成一体。第一肋5和第一中央部分7为第一盘形元 件4提供了总体加强。如最清楚地显示于图7,每个第一中央部分7 设有一定数量的径向延伸的凹槽,即凹槽8具有垂直于上部板1的主 平面的延伸尺寸。凹槽8的数量对应于每组中第二肋16的数量,见下 文。上部板1还包括可释放的锁定装置的第一部分9,其隶属于每个 第一中央部分7。锁定装置的第一部分9包括第一钩状部件10以及启 用部件11。在所示出的实施方式中,第一钩状部件10与中央部分7 的挠性部分形成一体,启用部件11与第一钩状部件IO形成一体。在 所示出的实施方式中,启用部件ll采用凸环的形式,其具有大体上平行于第一盘形元件4的延伸尺寸。凸环11的尺寸被设置成使得使用者 能够将手指插入凸环11中。图8-10示出了下部板3,其包括第二盘形元件15和两组第二肋 16。每个压縮弹簧2分别与一组第二肋16协作。在所示出的实施方式 中,每组包括五个第二肋16,所述第二肋具有垂直于第二盘形元件15 的一定的延伸尺寸。每组第二肋16连接着第二中央部分17,所述第 二中央部分具有垂直于第二盘形元件15的一定的延伸尺寸。每组中的 第二肋16类似于辐条从第二中央部分17伸出。第二肋16和第二中央 部分17与第二盘形元件15形成一体。第二肋16和第二中央部分17 为第二盘形元件15提供了总体加强。下部板3还包括可释放的锁定装置的第二部分18,其隶属于每个 第二中央部分17。锁定装置的第二部分18采用第二钩状部件18的形 式。在所示出的实施方式中,第二钩状部件18与第二中央部分17形 成一体,但总体上是相对刚性的,这一点不同于固定在第一中央部分 7的挠性部分上的第一钩状部件10。下部板3还包括两个第一开口 19, 它们位于下部板3纵向中心线上并且彼此分隔一段距离。下面参照图1-4描述压力元件6的结构和功能。如最清楚显示于 图1和2中,压力元件6如前所述包括板1,其在使用位置为上部板, 两个压縮弹簧2,以及板3,其在使用位置为下部板。每个压縮弹簧2 采用螺旋线圈的形式。压縮弹簧2的直径被设置成使得在各端的簧圈 包围相应肋5和16的自由端。各肋5和16的自由端因此而限定了压 縮弹簧2在上部板1和下部板3处的位置。在这一点上,应当指出, 第一和第二中央部分7和17安置在压縮弹簧2的中心,从而在接合装 置被启动后不会产生扭矩。这使得可以,例如,节约板1、 3所用材料。将压力元件6从扩张状态,见图1和2,改变到压紧在一起的状 态,见图3,是通过将上部板1和下部板3彼此朝向对方移动由此将 压縮弹簧2压縮而实现的。这一运动是沿着横贯(垂直于)板1和3 的主平面的方向进行的。当上部板1和下部板3彼此朝向对方的运动 进行得足够充分后,第一钩状部件10将接合第二钩状部件18,见图4。 第一钩状部件10在经过第二钩状部件18时将被弹性侧向偏移,然后弹回而建立示于图4的接合。通过将第一钩状部件IO设置于第一中央 部分7的挠性部分上,可获得这种侧向弹性。在被压在一起的最终状 态,下部板3的第二肋16将容纳在上部板1的第一中央部分7的凹槽 8中,见图4。其结果是,在板1和3位于压紧在一起的状态时,它们 之间的共同稳定性得到提高。如可见于图3,压縮弹簧2的相邻簧圈沿高度方向彼此叠加,但 压紧的压力元件6的高度相对较小。作为非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体容器,包括:刚性外壳体(20),设在外壳体(20)内的袋(25),其中所述袋(25)由不透液体的柔性材料制成并且设有排放装置(26),所述排放装置在液体容器的使用状态延伸穿过壳体(20)的上半部分,以及压力元件(6),其设在壳体(20)内,向袋(25)中的液体施加压力并且布置在外壳体(20)的底部和袋(25)的底部之间,其特征在于,压力元件(6)包括两个板(1,3),至少一个力产生装置(2)布置在所述板(1,3)之间,力产生装置(2)强制性地沿着横贯所述板(1,3)的主平面的方向将所述板(1,3)彼此推离,所述压力元件(6)具有可释放的锁定装置(10,18),用于将所述板(1,3)保持在压紧在一起的状态。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C德拉费达林
申请(专利权)人:克里弗方法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SE[瑞典]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