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灌装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18929 阅读:1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由氮气阀1、氮气三通13、排汽阀2、氮气阀后管19、氮气管10、药液阀4、蒸汽阀5及其三通3、注药管8、分水环16、漏药斗9、注药嘴12、固定套7、固定转盘11及其圆筒20等构成的新型灌装机,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实现在位清洗和在位消毒等特点,能广泛用于医药行业中的各种液体灌装,是现有的液体灌装机、特别是现有的大输液玻璃瓶灌装机较为理想的换代产品。(*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液体灌装设备,特别是一种新型灌装机。在大输液等药品生产过程中,要求灌装设备在灌装过程中不允许有机械磨擦产生的微粒污染药液,并且,在灌装完毕后要求对灌装机中与药液接触的部分进行清洗和高温灭菌消毒。而现有技术生产的大输液玻璃灌瓶装机,在灌装药液后需将全部与药液接触的零件注药管、药液阀、氮气管、注药嘴、分水环等部件拆下来清洗,并放入蒸汽灭菌柜进行灭菌消毒后再装入机器,这样,不仅给用户带来极大的不方便,而且,在传递和重新装配的过程中,还有可能产生二次污染,影响药品质量。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实现在位清洗和在位消毒的灌装设备。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来实现的是由氮气阀(1)、氮气阀后管(19)、氮气管(10)、药液阀(4)、注药管(8)、漏药斗(9)、固定转盘及其内轴(11)和(22)、固定套(7)、密封圈(6)、注药嘴(12)、分水环(16)和主轴(18)以及机座(21)构成。在固定转盘(11)的外圆上还有一个将漏药斗(9)、分水环(16)和注药管(8)封闭形成型腔(14)的圆筒(20);在每个注药嘴(12)上还配装有堵帽(17)。在药液阀(4)与注药管(8)之间还装有蒸汽三通(3),在蒸汽三通(3)的第三个通口上装有蒸汽阀(5)。在氮气阀(1)与氮气阀后管(19)之间装有氮气三通(13),在氮气三通(13)的第三个通口上装有排汽阀(2)。本技术的灌装机,由于在固定转盘的外圆加装有能形成封闭需要清洗和消毒部件的型腔的圆筒,并且,对每个注药嘴配有堵帽同时,在药液阀和氮气阀后分别通过三通引入了蒸汽阀和排汽阀。因而,在灌装完毕后,打开药液阀,清洗液通过注药管,可以对分水环、漏药斗、氮气管和注药嘴进行清洗;同时,主轴通过固定转盘带动分水环和漏药斗以及注药嘴旋转,使它们逐个得到充分清洗;清洗完毕后,用堵帽将注药嘴堵住,关闭药液阀,打开蒸汽阀,蒸汽通过三通、注药管进入封闭型腔,再通过氮气管和排汽阀排出,随着主轴带动固定转盘的旋转,高温蒸汽对整个灌装系统和充氮系统进地了充分的灭菌消毒,从而达到了在位清洗和在位消毒的目的。此外,由于仅增加几个部件,故结构比较简单;而且,在清洗和消毒过程中,只需开关几个阀,因而,其使用比较方便。附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原理结构图。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本实施例是在现有的灌装机基础上改进的,它包括机座21、主轴18、固定转盘及其内轴11和22、注药嘴12、堵帽17、漏药斗9、氮气管10、注药管8、固定套7、密封圈6、蒸汽阀5、蒸汽三通3、药液阀4、氮气阀1、氮气阀后管19、氮气三通13、排汽阀2和分水环16以及圆筒20。机座21内装有动力和传动装置,主轴18由其内向上穿出后装固定转盘11。固定转盘11由上、下盘和圆筒20构成,其内腔为封闭型腔14,腔内装有十八个漏药斗9(数目可根据生产规模或增或减),漏药斗9的下端向下穿出固定转盘11的下盘接注药嘴12,注药嘴12的下端接堵帽17,漏药斗9的上端接分水环16。内轴22的下端与主轴18相接,上端为阶梯形,通过轴承与固定套7相接;上部的轴向盲孔,由其底部的径向通孔连接由漏药斗9内下部引出的氮气管10。固定套7的中上部内腔形成型腔15,由氮气阀后管19引出至氮气三通13,再分别接氮气阀1和排汽阀2。注药管8从分水环16的上部引出,至固定套7内的型腔15再向上穿出,接蒸汽三通3后,分别接蒸汽阀5和药液阀4。密封圈6套装在固定套7的上端,并压在固定转盘11的上盘上面。灌装时,取下堵帽17,关闭阀5和阀2,打开阀4和阀1(需要充氮时),药液由阀4通过三通3,注药管8至分水环16至漏药斗9及其下端相连的注药嘴12至待灌的空瓶里,主轴18带动固定转盘11及其型腔14里的漏药斗9、氮气管10、内轴22、分水环16以及注药嘴12旋转进行连续灌注。灌注完毕需要清洗时,由阀4引入的清洗液(蒸馏水),通过三通3、注药管8至分水环16,并依次清洗分水环16下部的漏药斗9、氮气管10、注药嘴12,同时,由主轴18带动固定转盘11及其型腔14里的其他部件旋转,将各个分水环及其下部的漏药斗、氮气管和注药嘴逐个清洗,完成在位清洗,清洗液由注药嘴排出。当清洗完毕需要消毒时,关闭阀4和阀1,并将各个注药嘴12的下端戴上堵帽17,打开阀5,蒸汽通过三通3、注药管8而进入整个型腔14内,其后,由漏药斗9下端的氮气管10的下端引向固定套7内的型腔15,再由氮气阀后管19引至三通13到排汽阀2排出,完成在位消毒。如果不加装蒸汽阀5及其三通3和排汽阀2及其氮气三通13,在位清洗过程同前;在位消毒则略有不同,此时,需将药液阀4和氮气阀1临时用作蒸汽阀和排汽阀,其他过程仍然同前。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灌装机,是由氮气阀(1)、氮气阀后管(19)、氮气管(10)、药液阀(4)、注药管(8)、漏药斗(9)、固定转盘及其内轴(11)和(22)、固定套(7)、密封圈(6)、注药嘴(12)、分水环(16)和主轴(18)以及机座(21)构成,其特征在于a、在固定转盘(11)的外圆上还有一个将漏药斗(9)、分水环(16)和注药管(8)封闭形成型腔(14)的圆筒(20);b、在每个注药嘴(12)上还配装有堵帽(1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灌装机,其特征在于在药液阀(4)与注药管(8)之间还装有蒸汽三通(3),在蒸汽三通(3)的第三个通口上装有蒸汽阀(5)。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型灌装机,其特征在于在氮气阀(1)与氮气阀后管(19)之间装有氮气三通(13),在氮气三通(13)的第三个通口上装有排汽阀(2)。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由氮气阀1、氮气三通13、排汽阀2、氮气阀后管19、氮气管10、药液阀4、蒸汽阀5及其三通3、注药管8、分水环16、漏药斗9、注药嘴12、固定套7、固定转盘11及其圆筒20等构成的新型灌装机,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实现在位清洗和在位消毒等特点,能广泛用于医药行业中的各种液体灌装,是现有的液体灌装机、特别是现有的大输液玻璃瓶灌装机较为理想的换代产品。文档编号B65B55/24GK2425854SQ0022479公开日2001年4月4日 申请日期2000年5月7日 优先权日2000年5月7日专利技术者罗国强, 王国华 申请人:衡阳市千山制药机械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灌装机,是由氮气阀(1)、氮气阀后管(19)、氮气管(10)、药液阀(4)、注药管(8)、漏药斗(9)、固定转盘及其内轴(11)和(22)、固定套(7)、密封圈(6)、注药嘴(12)、分水环(16)和主轴(18)以及机座(21)构成,其特征在于:a、在固定转盘(11)的外圆上还有一个将漏药斗(9)、分水环(16)和注药管(8)封闭形成型腔(14)的圆筒(20);b、在每个注药嘴(12)上还配装有堵帽(17)。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国强王国华
申请(专利权)人:衡阳市千山制药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