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蓝子花专利>正文

一种有凹槽的漏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18671 阅读:2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有凹槽的漏斗,包括漏斗和把柄组成,该漏斗从上端口部外面一直延伸到下端口部外面上设有凹槽;该凹槽等分于漏斗外面上;漏斗外面上的凹槽与瓶口之间形成空隙通道,在液体由漏斗上口倒入时,这时瓶内的空气通过空隙通道向外排出,使瓶内与外界的气压保持平衡,从而实现了液体能够容易的灌入瓶内,防止了液体及漏斗顶出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易制造,成本低,实用方便,易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生活用品,具体是一种有凹槽的漏斗
技术介绍
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使用漏斗,现有的漏斗一般为圆形状,当使用漏斗向瓶中灌入液体时,由于漏斗与瓶口的相互密合,使得瓶内的空气无法向外排出,这时液体连同漏斗容易被瓶中的气体顶出来,给使用者带来诸多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液体容易灌入瓶内的一种有凹槽的漏斗。它包括漏斗和上口部沿外边缘上的把柄2组成,其特征在于该漏斗从上端口部外面一直延伸到下端口部外面上设有凹槽。所述的漏斗从上端口部外面一直延伸到下端口部外面上设有至少一条以上凹槽。所述的漏斗与凹槽可用塑料一次性注塑合成。所述的凹槽等分于漏斗外面上。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漏斗通过外面上的凹槽与瓶口之间形成空隙通道,在液体由漏斗上口倒入时,这时瓶内的空气通过空隙通道向外排出,使瓶内与外界的气压保持平衡;从而实现了液体能够容易的灌入瓶内,而不致液体及漏斗被瓶内空气顶出。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易制造,成本低,实用方便,易推广。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漏斗,2把手,3凹槽。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一步说明。参看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有凹槽的漏斗,包括漏斗1和上口部沿外边缘上的把柄2组成,该漏斗1从上端口部外面上一直延伸到下端口部外面上设有凹槽3;凹槽3至少一条以上,漏斗1与凹槽3可用塑料一次性注塑合成;凹槽3等分于漏斗1外面上。使用漏斗时,手持把柄将漏斗下端插入瓶口内,这时的漏斗外面上的凹槽与瓶口之间形成空隙通道,在液体由漏斗上口倒入时,这时瓶内的空气通过空隙通道向外排出,使瓶内与外界的气压保持平衡,从而实现了液体能够容易的灌入瓶内,防止了液体及漏斗顶出问题,方便于使用。权利要求1.一种有凹槽的漏斗,包括漏斗(1)和把柄(2)组成,其特征在于该漏斗(1)从上端口部外面一直延伸到下端口部外面上设有凹槽(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凹槽的漏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漏斗(1)外面上设有至少一条以上凹槽(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凹槽的漏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漏斗(1)与凹槽(3)可用塑料一次性注塑合成。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有凹槽的漏斗,包括漏斗和把柄组成,该漏斗从上端口部外面一直延伸到下端口部外面上设有凹槽;该凹槽等分于漏斗外面上;漏斗外面上的凹槽与瓶口之间形成空隙通道,在液体由漏斗上口倒入时,这时瓶内的空气通过空隙通道向外排出,使瓶内与外界的气压保持平衡,从而实现了液体能够容易的灌入瓶内,防止了液体及漏斗顶出问题;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易制造,成本低,实用方便,易推广。文档编号B67C11/02GK1915790SQ20061010686公开日2007年2月21日 申请日期2006年8月2日 优先权日2006年8月2日专利技术者蓝子花 申请人:蓝子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有凹槽的漏斗,包括漏斗(1)和把柄(2)组成,其特征在于:该漏斗(1)从上端口部外面一直延伸到下端口部外面上设有凹槽(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蓝子花
申请(专利权)人:蓝子花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