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温防抽心自动润麦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3180018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5-11 11:47
一种恒温防抽心自动润麦系统包括装料部、润料部、出料部,所述润料部包括第一润料仓和温控装置,所述第一润料仓包括仓体和仓体底部设置的一级卸料器和二级卸料器,所述一级卸料器包括四个一级倒锥漏斗,所述二级卸料器包括一个二级倒锥漏斗,温控装置包括分流进水管、分流回水管、温控细管,温控细管沿水平方向连接在分流进水管和分流回水管之间,本技术方案中通过将仓体底部的漏斗形卸料口改进为一级卸料器和二级卸料器,加快物料卸出的速度,分流进水管的循环水均匀分流进入温控细管,循环水同时进入温控细管,使得仓体侧壁上的温控细管的温度一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食品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恒温防抽心自动润麦系统
技术介绍
在面粉加工时,需要提前对小麦加水湿润,保持一定时间,使得小麦内部浸入水份,便于后序磨粉加工。原有的润麦设备中,润麦仓采用立式仓体,将仓体的底部设置成为漏斗形,在漏斗的顶部开设卸料口,该卸料口往往设置在正对仓体的中心位置,由于仓体内储存的是潮湿的小麦,在潮湿物料沿着卸料口下料时,正对卸料口的物料顺利漏下,被卸出,但是靠近仓体侧壁的物料不能卸出,出现抽心的问题。并且,原有的润料设备对仓体内的物料的温度控制采用:在仓体的侧壁的外部盘绕一圈循环水管,该循环水管呈螺旋状盘绕在仓体的侧壁上,或在仓体的一个侧壁上由上至下盘绕一根水管。如此结构,当循环水管内通入热水时,随着热水从下向上流动或从上向下流动时,水管内热水的热量散失严重,使得流动到仓体的上半部分或下半部分时,水的温度很低,无法加热仓体及仓体内的物料。
技术实现思路
有必要提出一种温度可控制的、防止抽心的恒温防抽心自动润麦系统。一种恒温防抽心自动润麦系统,包括装料部、润料部、出料部,所述装料部设置在润料部的顶部,以将物料装入润料部的内部,所述出料部设置在润料部的底部,以将物料从润料部卸出,所述装料部包括提升装置和布料装置,所述布料装置的布料器正对所述润料部,以使装料部内的谷物沿着布料器落入润料部的内部,所述润料部包括第一润料仓和设置在第一润料仓外部的温控装置,所述第一润料仓包括仓体和仓体底部设置的卸料装置,所述卸料装置包括一级卸料器和二级卸料器,所述一级卸料器包括四个一级倒锥漏斗,所述四个一级倒锥漏斗并排设置在仓体的底部,以形成卸出仓体内的物料的四个通道,四个一级倒锥漏斗的底边与仓体的侧壁密封连接,四个一级倒锥漏斗之间相邻的底边密封连接,所述一级倒锥漏斗的底部与所述仓体的内部连通,一级倒锥漏斗的顶部开口,所述二级卸料器包括一个二级倒锥漏斗,二级倒锥漏斗设置在一级倒锥漏斗的下方,所述四个一级倒锥漏斗的顶部开口伸入所述二级倒锥漏斗的底部开口的内部,以使一级倒锥漏斗内的物料漏到二级倒锥漏斗内,所述二级倒锥漏斗的顶部开口,二级倒锥漏斗的顶部开口正对所述出料部,所述温控装置包括分流进水管、分流回水管、温控细管,所述分流进水管和分流回水管沿竖直方向设置在所述仓体的侧壁上,所述温控细管沿水平方向连接在分流进水管和分流回水管之间,并与所述分流进水管、分流回水管连通,以使进入分流进水管的循环水均匀分流进入温控细管,再沿分流回水管流出,在分流进水管的顶部开口连接用于提供循环水的进水管道,在分流回水管的底部开口连接用于循环水流出的回水管道,所述出料部包括出料螺旋推进器,所述出料螺旋推进器设置在所述二级倒锥漏斗的顶部开口的正下方,以使物料落入出料螺旋推进器内。本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将仓体底部的漏斗形卸料口改进为一级卸料器和二级卸料器,所述一级卸料器的四个一级倒锥漏斗的底部均与仓体的内部连通,通过增加卸料出口,可以加快物料卸出的速度,并且卸料出口在仓底的底部均分,使得仓体内各个部位的物料均可以同时均匀被卸出,如此,仓体内的物料分别从四个一级倒锥漏斗的底部卸到二级倒锥漏斗,再由二级倒锥漏斗卸出,进而避免了抽心的问题。并且,分流进水管的循环水均匀分流进入温控细管,循环水同时进入温控细管,使得仓体侧壁上的温控细管的温度一致,对仓体的温度控制也均匀一致。附图说明图1为恒温防抽心自动润麦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恒温防抽心自动润麦系统的另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所述布料螺旋推进器沿着A-A的截面示意图。图4为所述布料器的局部放大图。图中:装料部1、提升机11、装料口111、出料口112、约料漏槽113、布料装置12、布料螺旋推进器121、外壁1211、内壁1212、密封空腔1213、螺旋杆1214、布料器122、直管1221、锥形布料管1222、润料部2、第一润料仓21、一级倒锥漏斗211、二级倒锥漏斗212、温控装置22、分流进水管221、分流回水管222、温控细管223、第二润料仓23、出料部3、进水管4、回水管5。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实施效果作进一步说明。参见图1至图4,所述恒温防抽心自动润麦系统包括装料部1、润料部2、出料部3,装料部1设置在润料部2的顶部,以将物料装入润料部2的内部,出料部3设置在润料部2的底部,以将物料从润料部2卸出。装料部1包括提升装置和布料装置12,布料装置12的布料器122正对润料部2,以使装料部1内的谷物沿着布料器122落入润料部2的内部。润料部2包括第一润料仓21和设置在第一润料仓21外部的温控装置22,第一润料仓21包括仓体和仓体底部设置的卸料装置,卸料装置包括一级卸料器和二级卸料器,一级卸料器包括四个一级倒锥漏斗211,四个一级倒锥漏斗211并排设置在仓体的底部,以形成卸出仓体内的物料的四个通道,四个一级倒锥漏斗211的底边与仓体的侧壁密封连接,四个一级倒锥漏斗211之间相邻的底边密封连接,一级倒锥漏斗211的底部与仓体的内部连通,一级倒锥漏斗211的顶部开口,二级卸料器包括一个二级倒锥漏斗212,二级倒锥漏斗212设置在一级倒锥漏斗211的下方,四个一级倒锥漏斗211的顶部开口伸入二级倒锥漏斗212的底部开口的内部,以使一级倒锥漏斗211内的物料漏到二级倒锥漏斗212内,二级倒锥漏斗212的顶部开口,二级倒锥漏斗212的顶部开口正对出料部3。温控装置22包括分流进水管221、分流回水管222、温控细管223,分流进水管221和分流回水管222沿竖直方向设置在仓体的侧壁上,温控细管223沿水平方向连接在分流进水管221和分流回水管222之间,并与分流进水管221、分流回水管222连通,以使进入分流进水管221的循环水均匀分流进入温控细管223,再沿分流回水管222流出,在分流进水管221的顶部开口连接用于提供循环水的进水管道,在分流回水管222的底部开口连接用于循环水流出的回水管道,出料部3包括出料螺旋推进器,出料螺旋推进器设置在二级倒锥漏斗212的顶部开口的正下方,以使物料落入出料螺旋推进器内。采用本技术方案,分流进水管221的循环水均匀分流进入温控细管223,循环水同时进入温控细管223,使得仓体侧壁上的温控细管223的温度一致,对仓体的温度控制也均匀一致。使用本设备时,冬季时,室温较低,需要对仓体内的物料进行加热,所以从分流进水管221的顶部开口内通入30°~45°的热水,经过温控细管223对仓体加热后,循环热水从分流回水管222的底部开口流出,夏季时,或者室温较高时,需要对仓体内的物料进行降温,从分流回水管222的底部开口通入10°~15°的凉水,经过温控细管223对仓体的降温后,循环凉水从分流进水管221的顶部开口流出,一举两得,实现仓体内物料的温度可调节,进而实现恒温。进一步,每个独立的润料仓的仓体的侧壁上设置至少一根分流进水管221、至少一根分流回水管222。如此多个温控细管223沿水平方向连接在分流进水管221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恒温防抽心自动润麦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恒温防抽心自动润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装料部、润料部、出料部,所述装料部设置在润料部的顶部,以将物料装入润料部的内部,所述出料部设置在润料部的底部,以将物料从润料部卸出,所述装料部包括提升装置和布料装置,所述布料装置的布料器正对所述润料部,以使装料部内的谷物沿着布料器落入润料部的内部,所述润料部包括第一润料仓和设置在第一润料仓外部的温控装置,所述第一润料仓包括仓体和仓体底部设置的卸料装置,所述卸料装置包括一级卸料器和二级卸料器,所述一级卸料器包括四个一级倒锥漏斗,所述四个一级倒锥漏斗并排设置在仓体的底部,以形成卸出仓体内的物料的四个通道,四个一级倒锥漏斗的底边与仓体的侧壁密封连接,四个一级倒锥漏斗之间相邻的底边密封连接,所述一级倒锥漏斗的底部与所述仓体的内部连通,一级倒锥漏斗的顶部开口,所述二级卸料器包括一个二级倒锥漏斗,二级倒锥漏斗设置在一级倒锥漏斗的下方,所述四个一级倒锥漏斗的顶部开口伸入所述二级倒锥漏斗的底部开口的内部,以使一级倒锥漏斗内的物料漏到二级倒锥漏斗内,所述二级倒锥漏斗的顶部开口,二级倒锥漏斗的顶部开口正对所述出料部,所述温控装置包括分流进水管、分流回水管、温控细管,所述分流进水管和分流回水管沿竖直方向设置在所述仓体的侧壁上,所述温控细管沿水平方向连接在分流进水管和分流回水管之间,并与所述分流进水管、分流回水管连通,以使进入分流进水管的循环水均匀分流进入温控细管,再沿分流回水管流出,在分流进水管的顶部开口连接用于提供循环水的进水管道,在分流回水管的底部开口连接用于循环水流出的回水管道,所述出料部包括出料螺旋推进器,所述出料螺旋推进器设置在所述二级倒锥漏斗的顶部开口的正下方,以使物料落入出料螺旋推进器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恒温防抽心自动润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装料部、润料部、出料部,所述装料部设置在润料部的顶部,以将物料装入润料部的内部,所述出料部设置在润料部的底部,以将物料从润料部卸出,所述装料部包括提升装置和布料装置,所述布料装置的布料器正对所述润料部,以使装料部内的谷物沿着布料器落入润料部的内部,所述润料部包括第一润料仓和设置在第一润料仓外部的温控装置,所述第一润料仓包括仓体和仓体底部设置的卸料装置,所述卸料装置包括一级卸料器和二级卸料器,所述一级卸料器包括四个一级倒锥漏斗,所述四个一级倒锥漏斗并排设置在仓体的底部,以形成卸出仓体内的物料的四个通道,四个一级倒锥漏斗的底边与仓体的侧壁密封连接,四个一级倒锥漏斗之间相邻的底边密封连接,所述一级倒锥漏斗的底部与所述仓体的内部连通,一级倒锥漏斗的顶部开口,所述二级卸料器包括一个二级倒锥漏斗,二级倒锥漏斗设置在一级倒锥漏斗的下方,所述四个一级倒锥漏斗的顶部开口伸入所述二级倒锥漏斗的底部开口的内部,以使一级倒锥漏斗内的物料漏到二级倒锥漏斗内,所述二级倒锥漏斗的顶部开口,二级倒锥漏斗的顶部开口正对所述出料部,所述温控装置包括分流进水管、分流回水管、温控细管,所述分流进水管和分流回水管沿竖直方向设置在所述仓体的侧壁上,所述温控细管沿水平方向连接在分流进水管和分流回水管之间,并与所述分流进水管、分流回水管连通,以使进入分流进水管的循环水均匀分流进入温控细管,再沿分流回水管流出,在分流进水管的顶部开口连接用于提供循环水的进水管道,在分流回水管的底部开口连接用于循环水流出的回水管道,所述出料部包括出料螺旋推进器,所述出料螺旋推进器设置在所述二级倒锥漏斗的顶部开口的正下方,以使物料落入出料螺旋推进器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恒温防抽心自动润麦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润料仓的仓体的侧壁上设置至少一根分流进水管、至少一根分流回水管。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恒温防抽心自动润麦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润料仓的所述分流进水管和分流回水管分别为两根,所述两根分流进水管和两根分流回水管间隔设置在仓体的侧壁上,以加快水循环,所述两根分流进水管分别连接或者通过一根过渡水管连接用于提供循环水的进水管道。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恒温防抽心自动润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装料部包括提升装置和布料装置,所述提升装置包括提升机,在提升机的底部设置装料口、在提升机的顶部设置出料口,所述布料装置包括布料螺旋推进器和设置在布料螺旋推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玉柱刘自斌张洁杨伏宝
申请(专利权)人:宁夏中航郑飞塞外香清真食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宁夏;6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