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到环锭纺纱新
,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单锭可控的罗拉间断喂入段彩纱生产控制系统和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段彩纱是花式纱线的一种,采用不同颜色或原料的纤维进行纺纱,其色彩在纱线同一横截面内由多种彩色纤维组合,在纱线纵向长度上,不同组合的有色纤维呈不规则断续变化的分布状态。段彩纱织物色泽柔和丰满、花式多样、层次感强,满足消费者对时尚的追求。目前,国内外主流使用的段彩纱生产技术主要有四种,分别是针梳并条工艺进行段彩配色、并条机分段喂入、三罗拉细纱机、四罗拉细纱机。这四种段彩纱生产技术均需在相应生产设备上加装段彩纱装置,即电脑程序控制器,对设备部件的速度或运转周期进行控制,实现段彩纱的生产。其中采用针梳并条工艺进行段彩配色和并条机分段喂入两种生产技术用于生产段彩纤维条,后经过粗纱和细纱工序纺制段彩纱,多用于毛纺段彩纱线的生产,且设备价格昂贵。加装段彩纱装置的三罗拉细纱机成纱结构类似包缠纱,多用于生产段彩竹节纱。四罗拉细纱机是采用阶梯胶辊喂入两根粗纱,通过伺服电机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单锭可控的罗拉间断喂入段彩纱生产控制系统,包括后罗拉、中后罗拉、中前罗拉和前罗拉,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罗拉、中后罗拉、中前罗拉包括罗拉轴,所述后罗拉、中后罗拉、中前罗拉的罗拉轴分别由第一伺服电机、第二伺服电机和第三伺服电机带动,所述前罗拉由主电机带动,在所述后罗拉、中后罗拉、中前罗拉的罗拉轴上连接有后罗拉套、中后罗拉套和中前罗拉套,所述后罗拉套、中后罗拉套和中前罗拉套分别通过第一轴承、第二轴承、第三轴承与罗拉轴相连,所述后罗拉套、中后罗拉套和中前罗拉套的第一轴承、第二轴承、第三轴承分别由第一电磁开关、第二电磁开关和第三电磁开关连接,所述第一轴承、第二轴承、第三轴承有两种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锭可控的罗拉间断喂入段彩纱生产控制系统,包括后罗拉、中后罗拉、中前罗拉和前罗拉,其特
征在于:所述后罗拉、中后罗拉、中前罗拉包括罗拉轴,所述后罗拉、中后罗拉、中前罗拉的罗拉轴分别
由第一伺服电机、第二伺服电机和第三伺服电机带动,所述前罗拉由主电机带动,在所述后罗拉、中后罗
拉、中前罗拉的罗拉轴上连接有后罗拉套、中后罗拉套和中前罗拉套,所述后罗拉套、中后罗拉套和中前
罗拉套分别通过第一轴承、第二轴承、第三轴承与罗拉轴相连,所述后罗拉套、中后罗拉套和中前罗拉套
的第一轴承、第二轴承、第三轴承分别由第一电磁开关、第二电磁开关和第三电磁开关连接,所述第一轴
承、第二轴承、第三轴承有两种工作状态,开状态和关状态,两种状态可通过电磁开关控制,开状态时罗
拉套不随罗拉轴转动,关状态时罗拉套跟随罗拉轴转动,每台细纱机上的每个锭子上的后罗拉、中后罗拉、
中前罗拉上的第一电磁开关、第二电磁开关和第三电磁开关与第一、第二和第三伺服电机通过可编程逻辑
控制器相连,所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与触摸屏相连,第一粗纱由所述后罗拉喂入,第二粗纱由所述中后罗
拉喂入,第三粗纱由所述中前罗拉喂入,所述第一粗纱、第二粗纱和第三粗纱的定量可以相同或者不同,
所述第一粗纱、第二粗纱和第三粗纱的颜色不同,所述第一粗纱、第二粗纱和第三粗纱的材质相同。
2.一种单锭可控的罗拉间断喂入段彩纱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锭子包括三种工作状态:第一状态是
定量分别为T1、T2、T3的第一粗纱、第二粗纱和第三粗纱分别由后罗拉、中后罗拉、中前罗拉同时喂入纺
制定量为M1的第一细纱,此时第一轴承、第二轴承和第三轴承均处于关状态,后罗拉、中后罗拉、中前
罗拉和前罗拉分别以速度v1、v2、v...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新金,苏旭中,张洪,谢春萍,徐伯俊,陈松,
申请(专利权)人:江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