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LED聚光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175517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5-10 18: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LED聚光灯,包括:LED光源、聚光透镜及设于所述聚光透镜外的反射杯,聚光透镜包括靠近LED光源的内表面、远离LED光源的外表面及位于聚光透镜中心的光轴;内表面包括环绕光轴的环面及中心由光轴穿过的顶面;入射至环面的光向反射杯折射,入射至顶面的光向光轴折射;从环面透射的光经外表面折射后出射至反射杯,并由反射杯反射出平行于光轴的第一出射光;从顶面透射的光经外表面折射后出射,形成一靠近且平行于光轴的第二出射光。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通过反射及透射的配合可配出一中心光强高、眩光值低且光色均匀的LED聚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照明设备,尤其涉及一种LED聚光灯
技术介绍
LED用于照明灯具已经开始普及,LED的光色品质要求在特定的照面也越来越高,被照物面的光色分布要求越来越高,来满足照面的人性化需求。但是LED是180°发光,其具有眩光严重,光斑效果过渡不均等特点。而在店铺、艺术馆、会议室等商业照明领域,需要用到窄角度光束,这就需要LED配合聚焦光束的光学系统设计。目前通用的聚集光束技术是采用二次全反射式透镜,透镜是多个小透镜的阵列集成在一起,每个小透镜对单颗LED进行单独配光,来达到聚焦光线的目的。然而,这种技术存在中间障碍物在被照面上留下重影的缺点;另外一种技术是采用反射杯,反射杯直接对C0B (板上芯片封装)的LED进行聚焦达到配光的目的,这种技术又存在光色不能完全混合均匀的缺陷,从而产生黄圈。因此,亟需一种新型的LED聚光灯,其对LED光源的聚光效果更佳,具有减少重影、眩光的聚集效果,且其聚集的光中心光强高,光斑均匀。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LED聚光灯。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LED聚光灯,包括:LED光源、聚光透镜及设于所述聚光透镜外的反射杯,所述聚光透镜包括靠近所述LED光源的内表面、远离所述LED光源的外表面及位于所述聚光透镜中心的光轴;所述内表面包括环绕所述光轴的环面及中心由所述光轴穿过的顶面;入射至所述环面的光向所述反射杯方向折射,入射至所述顶面的光向所述光轴折射;从所述环面透射的光经所述外表面折射后出射至所述反射杯,并由所述反射杯反射出平行于所述光轴的第一出射光;从所述顶面透射的光经所述外表面折射后出射,形成一靠近且平行于所述光轴的第二出射光。优选地,所述外表面呈以所述光轴为对称轴的半圆形或类半圆形。优选地,所述顶面为向所述LED光源凸起的凸面。优选地,所述外表面上出射所述第二出射光的部分呈一凸起方向远离所述LED光源的凸透面。优选地,所述凸透面经雾面磨砂制成。优选地,所述LED光源的宽度与所述聚光透镜面向所述LED光源的内表面围设形成的空腔宽度的比值在50%?75%间。优选地,从所述顶面折射的光与所述光轴的夹角为0-20° ;从所述环面折射的光与所述光轴的夹角为20-70°。优选地,所述环面为圆柱面。优选地,所述顶面与所述环面连接于一交界点;当所述交界点与所述LED光源的距离增大时,所述顶面所折射的光线与所述光轴的夹角增大,所述环面所折射的光线与所述光轴的夹角减小;当所述交界点与所述LED光源的距离减小时,所述顶面所折射的光线与所述光轴的夹角减小,所述环面所折射的光线与所述光轴的夹角增大。优选地,经所述外表面折射后投射至所述反射杯的光线与所述光轴的夹角为50-80。 。优选地,所述LED光源为多个,每一所述LED光源外均设有一所述聚光透镜;多个所述聚光透镜形成一聚光透镜组。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聚集后得到的光中心光强高、眩光值低、光斑均勻;2.反射杯的尺寸大大减小,降低占用空间。【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优选实施例中LED聚光灯的结构及出光示意图。图2a为本专利技术聚光透镜的第一透视图;图2b为本专利技术聚光透镜的第二透视图。附图标记:10-聚光透镜、11-内表面、111-环面、112-顶面、12-外表面、121-凸透面、13-光轴、14-固定面;20-反射杯;30-LED 光源。【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参阅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LED聚光灯的结构意图。LED聚光灯包括有置于内部的LED光源30、设于LED光源30外部用作对LED光源30的出光进行聚集的聚光透镜10,以及设于聚光透镜10外用作对从聚光透镜10透射出的光进行反射的反射杯20。结合图1、图2a及图2b,聚光透镜10包括有一靠近LED光源30的内表面11、远离LED光源30的外表面12及位于聚光透镜10中心的光轴13,则LED光源30的出光首先将从该内表面11射入至聚光透镜10内,再从外表面12射出。聚光透镜10通过一安装基础(未示出)设置在反射杯20形成的容纳空间内,反射杯20同样支撑于该安装基础上。为了使聚光透镜10及反射杯20透射、反射配合射出的光中心光强较高,无重叠影,则透射与反射的光应互相独立出射。因此,对聚光透镜10配置如下:内表面11包括有环面111及顶面112,环面111环绕光轴13设置,从而环绕LED光源30,而光轴13则穿过顶面112,即顶面112正对LED光源30或与光轴13稍稍偏移面对LED光源30。由于不同透射面的不同的位置设置,以及光的折射原理,使得射入环面111及顶面112的光在经过第一次折射后偏转方向不同,入射至位于侧面的环面111的光向反射杯20即向外折射,而入射至位于端面的顶面112的光向光轴13折射。则经过第一次的折射后,分射至环面111及顶面112的光的光路已经分离。而LED光源30的出光从该外表面12射出时,由该外表面12进行二次折射,从环面111透射的光经外表面12折射后出射至反射杯20,而从顶面112透射的光经外表面12折射后从反射杯20的出光口射出。在该二次折射后,分射至环面111及顶面112的光的光路进一步地分离,由环面111透射的光与光轴13呈一角度射至反射杯20,并通过反射杯20反射并准直从而射出平行光轴13的第一出射光A,由顶面112透射的光在二次折射后形成靠近光轴13且平行于光轴13的第二出射光B。其中,第一出射光集中在反射杯20靠近外边缘的部分,以形成外部聚集光;而第二出射光集中在靠近光轴13的部分,以形成光强较高的中心聚光。通过聚光透镜10的内表面11及外表面12结构配置,以及与反射杯20的配合使用,将LED光源30的出光分离成两束出光,并对每一出光进行聚集,以达到聚集的配光。同时,由于二次折射的效果,使得从环面111透射而出的光出射时,更加偏向反射杯20,从而在入射到反射杯20的反射处更加靠近反射杯20的底部。通常而言,该出射光入射到反射杯20上时,由于与反射杯20呈的入射角较大,则反射点也相对地位于反射杯20较外部的位置,而当该反射点靠近底部后,反射杯20的尺寸就可降低许多。在一实施例中,经过外表面12折射后,折射光线的偏折角度为10-40°,则投射到反射杯20上的光线与光轴13的夹角为50-80° ,相应地,该光线与反射杯20表面法线方向的夹角(即入射角)减小。由于该入射角减小,反射点较靠近外表面12,反射杯20的尺寸便可减小。对于外表面12的设置,其成形为以光轴13为对称轴的半圆形或类半圆形,以加强二次折射的折射效果。该二次折射效果越大时,入射到反射杯20的反射点也就越靠近反射杯20的底部,反射杯20的尺寸便可设计的更小。[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LED聚光灯,包括:LED光源、聚光透镜及设于所述聚光透镜外的反射杯,所述聚光透镜包括靠近所述LED光源的内表面、远离所述LED光源的外表面及位于所述聚光透镜中心的光轴,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表面包括环绕所述光轴的环面及中心由所述光轴穿过的顶面;入射至所述环面的光向所述反射杯方向折射,入射至所述顶面的光向所述光轴折射;从所述环面透射的光经所述外表面折射后出射至所述反射杯,并由所述反射杯反射出平行于所述光轴的第一出射光;从所述顶面透射的光经所述外表面折射后出射,形成一靠近且平行于所述光轴的第二出射光。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万林邓诗涛
申请(专利权)人:欧普照明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