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活化土壤养分的苗期用营养添加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3174263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5-10 17: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活化土壤养分的苗期用营养添加料,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营养添加料可活化育苗土中矿质养分,促进幼苗根系对营养元素尤其是移动性较差的磷、锌、铜等矿质元素的吸收,四种真菌的使用可通过延伸、扩展和菌根侵染作用,增加幼苗根长密度以及改变根系形态,增大了育苗期根系的吸收范围和吸收能力,配合易吸收速效养分及氨基酸螯合态养分的添加,为作物苗期的生长提供充足的养分供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肥料
,特别涉及一种活化土壤养分的苗期用营养添加料 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可分为苗期、生长期和成熟期三个时期,其营养特性是指在不 同阶段对养分的需求比例,并直接关系到作物产量高低。苗期作为作物的需肥敏感期,该阶 段的营养状况特别是氮素供应对其生长有着重要意义,不仅影响到中后阶段的营养水平, 而且决定了作物最终的产量水平。 大型真菌是指徒手可采,能产生大型子实体的真菌,是自然界重要的分解者之一, 其对作物的侵染可改善根际微环境,促进植物对土壤养分的吸收,同时多元化的有益真菌 之间具有协同作用,能共同促进植物生长,因此,多真菌的混合搭配使用在提高土壤肥力方 面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由于作物生长的苗期较短同时所需养分较少,因此市面上针对作物苗期的营养添 加料很少,并且主要以无机化肥为主,长期使用不仅造成养分失衡,同时由于极低的利用率 导致了土壤环境的污染,危害了作物生长和人体健康。为此,本专利技术人提供了一种作物苗期 使用的营养添加料,其中使用了大量有机生物质,搭配多种真菌作用,不仅能消耗大量农业 废弃物,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并且为作物苗期提供高效环保的有机养料,对作物的苗期生 长和后期产量都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弥补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活化土壤养分的苗期用营养添加料及其 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专利技术地膜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沸石粉20-24、醋糟16-20、木糖粉18-20、硫 酸钙2-4、蚯蚓粪22-28、甘氨酸3-4、氯化铵7-9、火山岩39-41、陈茶叶20-24、废弃作物秸杆 58-62、复合真菌菌丝4-6、苏氨酸母液13-15、水适量; 所述的复合真菌菌丝为牛肝菌菌丝、VA菌根菌剂、橙黄蘑菇菌丝、白迷孔菌菌丝, 所占比例为2:2:1:1。 所述营养添加料的制备的具体步骤如下: (1)将火山岩与苏氨酸母液混合后置于煅烧炉内,在550-650°C下煅烧2-3小时,取 出后粉碎得到火山岩矿质粉末,再与磨碎的陈茶叶混合,置于圆盘造粒机中制成颗粒,备 用; (2)将废弃作物秸杆置于阳光下曝晒4-6天,切成3-4cm的小段后与沸石粉、蚯蚓 粪、醋糟、木糖粉共同混合投入发酵池中,像发酵池中加入复合真菌菌丝,搅拌均匀后加入 适量水保持发酵堆保水量为40 % -45 %,发酵24-25天; (3)将步骤2所得发酵产物压榨脱水得菌渣和发酵液,向发酵液中加入硫酸钙和甘 氨酸,并调节PH至中性,在55-65°C下螯合30-50分钟,冷却后加入氯化铵,搅拌均匀后得螯 合液; (4)将步骤1所得颗粒与步骤3所得菌渣和螯合液混合后搅拌均匀,再投入到离心 机中,以60-80转/分离心20-30分钟,得到包被颗粒; (5)将其他剩余物料以及步骤4离心多余物料混合后用高压喷枪喷到包被颗粒外 表面,并在35-45°C下用鼓风机风干,称量包装后置于干燥阴凉处保存即可。 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制备过程中火山岩与苏氨酸的混合煅烧能充分去除其中含有的有机成分,防止进 入土壤后造成二次污染,同时增加了混合物的比表面积,使其对菌渣的吸附力增强。 使用陈茶叶和工业废弃物苏氨酸母液的混合造粒既是对资源的再利用,同时作为 活化剂其所含的低分子量有机酸和茶多酚等与火山岩中的金属离子产生酸溶作用和络合 作用而释放出作物易吸收的养分,同时含有的碳水化合物可被土壤中的粘土类矿物有效吸 附,从而对粘土矿物表面的磷、钾等吸附位点起掩蔽作用,降低了土壤对营养添加料中已被 活化的有效养分的固定。 本专利技术的营养添加料可活化育苗土中矿质养分,促进幼苗根系对营养元素尤其是 移动性较差的磷、锌、铜等矿质元素的吸收,四种真菌的使用可通过延伸、扩展和菌根侵染 作用,增加幼苗根长密度以及改变根系形态,增大了育苗期根系的吸收范围和吸收能力,配 合易吸收速效养分及氨基酸螯合态养分的添加,为作物苗期的生长提供充足的养分供给。 具体实施方案 下面结合以下【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称取下列重量(kg)的原料制成:沸石粉22、醋糟18、木糖粉19、硫酸钙3、蚯蚓粪25、 甘氨酸3、氯化铵8、火山岩40、陈茶叶22、废弃作物秸杆60、复合真菌菌丝5、苏氨酸母液14、 水适量; 所述的复合真菌菌丝为牛肝菌菌丝、VA菌根菌剂、橙黄蘑菇菌丝、白迷孔菌菌丝, 所占比例为2:2:1:1。所述营养添加料的制备的具体步骤如下: (1)将火山岩与苏氨酸母液混合后置于煅烧炉内,在600°C下煅烧3小时,取出后粉 碎得到火山岩矿质粉末,再与磨碎的陈茶叶混合,置于圆盘造粒机中制成颗粒,备用; (2)将废弃作物秸杆置于阳光下曝晒5天,切成3-4cm的小段后与沸石粉、蚯蚓粪、 醋糟、木糖粉共同混合投入发酵池中,像发酵池中加入复合真菌菌丝,搅拌均匀后加入适量 水保持发酵堆保水量为40 % -45 %,发酵24天; (3)将步骤2所得发酵产物压榨脱水得菌渣和发酵液,向发酵液中加入硫酸钙和甘 氨酸,并调节PH至中性,在60°C下螯合40分钟,冷却后加入氯化铵,搅拌均匀后得螯合液; (4)将步骤1所得颗粒与步骤3所得菌渣和螯合液混合后搅拌均匀,再投入到离心 机中,以70转/分离心25分钟,得到包被颗粒; (5)将其他剩余物料以及步骤4离心多余物料混合后用高压喷枪喷到包被颗粒外 表面,并在35_45°C下用鼓风机风干,称量包装后置于干燥阴凉处保存即可。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应用价值,专利技术人选择使用一次性塑料杯来栽培小白菜 幼苗,以测试本专利技术营养添加料的使用效果。塑料杯高l〇cm,口径8.6cm,容积为230ml,下底 扎3个孔,共100个塑料杯,每杯装普通土壤200g,其中50杯施用20g本专利技术营养添加料并混 匀作为实验组,另50杯施用普通肥料20g并混匀作为对照组,每杯栽种一株小白菜幼苗,成 长期间对所有幼株的管理方式相同,并对移栽期及最终产量进行数据测定,结果如下: 由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对比普通肥料,使用了本专利技术的营养添加料后培养土的有效 养分含量大大增加,同时对幼苗的生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并最终增加了小白菜产量,降 低了虫害发生率。【主权项】1. 一种活化土壤养分的苗期用营养添加料,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沸 石粉20-24、醋糟16-20、木糖粉18-20、硫酸钙2-4、蚯蚓粪22-28、甘氨酸3-4、氯化铵7-9、火 山岩39-41、陈茶叶20-24、废弃作物秸杆58-62、复合真菌菌丝4-6、苏氨酸母液13-15、水适 量; 所述的复合真菌菌丝为牛肝菌菌丝、VA菌根菌剂、橙黄蘑菇菌丝、白迷孔菌菌丝,所占 比例为2:2:1:1。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化土壤养分的苗期用营养添加料,其特征在于,制备方法的 具体步骤如下: (1) 将火山岩与苏氨酸母液混合后置于煅烧炉内,在550-650°C下煅烧2-3小时,取出后 粉碎得到火山岩矿质粉末,再与磨碎的陈茶叶混合,置于圆盘造粒机中制成颗粒,备用; (2)将废弃作物秸杆置于阳光下曝晒4-6天,切成3-4cm的小段后与沸石粉、蚯蚓粪、醋 糟、木糖粉共同混合投入发酵池中,像发酵池中加入复合真菌菌丝,搅拌均匀后加入适量水 保持发酵堆保水量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活化土壤养分的苗期用营养添加料,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沸石粉20‑24、醋糟16‑20、木糖粉18‑20、硫酸钙2‑4、蚯蚓粪22‑28、甘氨酸3‑4、氯化铵7‑9、火山岩39‑41、陈茶叶20‑24、废弃作物秸秆58‑62、复合真菌菌丝4‑6、苏氨酸母液13‑15、水适量;所述的复合真菌菌丝为牛肝菌菌丝、VA菌根菌剂、橙黄蘑菇菌丝、白迷孔菌菌丝,所占比例为2:2:1: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波
申请(专利权)人:凤阳嘉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