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渗漏和不容的血液灌流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173039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5-10 16:00
血液灌流器,机身两侧外壁有与主壳板盖圈下部支撑配合的可调径平台,对应平台部位的机身内径为漏斗状可调内径,机身内径可调范围小于平台外壁可调径范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特别是用于血液净化的血液灌流器。
技术介绍
血液灌流器多用于治疗尿毒症,作为血液透析治疗的辅助治疗手段。很久以来临床中使用的频度不大,因而对机身本身一直沿用几十年不变的构造。机身也仅作为吸附剂和血液的容器,对内部结构缺乏细致研究。设计人收集临床使用血液灌流器的反映时,注意到在临床使用时偶尔会发生机身密封不严,血液会沿主壳板盖渗漏。设计人还注意到具有良好的血液相容性是血液灌流器的必要指标;而研究者为取得良好的血液相容性指标,普遍把注意力放在吸附剂技术的研究上。设计人在研究中,发现在做静态试验中具有良好血液相容性的吸附剂在临床中往往也会出现血液相容性不良的情况。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改进目前血液灌流器的产品,解决临床使用时存在的血液渗漏和血液相容性不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血液灌流器,包括机身、机身两侧以密封胶圈支撑的反应层、密封机身两侧的主壳板盖、主壳板盖中央安装的出入管路接口、封闭血管接口的次壳板;机身两侧外壁有与主壳板盖圈下部支撑配合的可调径平台;对应平台部位的机身内径为漏斗状可调内径,机身内径可调范围小于平台外径可调范围。与两次壳板配合的机身两侧血管接口外壁近两主壳板盖处,以及与主壳板盖配合的机身两侧口部位外壁近平台处分别设计一个搭扣。出入管路接口连接管体内腔部分为漏斗状可调径滑动装接。机身内壁与腔内血液接触部位的胶圈内沿是无缝配合平滑对接。将隔网在胶圈近主壳板盖的外部由胶圈支撑并绷紧,在主壳板盖与机身紧配合的同时,主壳板盖把隔网通过胶圈压紧在机身两侧,主壳板盖内端面呈中央突起的鼓面,在主壳板盖内侧周边与隔网紧密压接在胶圈上,不存在间隔的空间。主壳板盖外端面及外部面安装放射形端面撑杆。【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附图1是本专利技术血液灌流器一个实施例的剖面图; 附图2是附图1的整体外观图。图中的数字标号分别表不: 1、血液出入管路口次壳板,2、支撑反应层的密封胶圈,3、机身两侧漏斗状平滑可调径部位,4、主壳板盖,5、与主壳板盖圈下部支撑配合的可调径平台,6、主壳板的撑杆,7、同3,8、漏斗状可调径滑动装接的出入管路接口连接管体内腔部分。在机身内部充填医用血液净化吸附剂。血液灌流器是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主壳板盖密封机身内部,主壳板盖中央的次壳板密封出入管路口。使用时旋开次壳板将体外循环血路与机身两侧的出入管路口连接。【具体实施方式】结合实施例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加以具体说明: 附图1、2所示的实施例基本结构部件大体和现有技术相同。为了防止血液在任何时候发生泄漏,本专利技术区别于现有技术之处在于,机身两侧有与主壳板盖4圈下部支撑配合的可调径平台5 ;与主壳板盖4配合的机身两侧口外壁近平台5处分别设计一个搭扣,图中没有显示;其作用是当主壳板盖4以旋进方式与机身外壁两侧口配合至压紧密封胶圈2的状态时,主壳板盖内侧的螺口被搭扣卡死,防止非人力作用而使主壳板盖松扣脱落。在平台5的位置上现有技术会有一道限位圈,其作用仅限于对主壳板盖4的限位。本专利技术的平台5及搭扣还具有对主壳板盖4底圈的支撑和紧密配合及防松扣作用,以杜绝临床使用时罐内压力大于外部压力时发生血液渗漏的事故,和防止在保存时非人力作用使主壳板盖松脱。血液灌流器机身两侧的出入管路端口会有一个密封胶塞,图中没显示,次壳板1与出管口密封配合。本设计在与次壳板1配合的机身两侧口外壁近两主壳板盖4处也分别设计一个搭扣,图中没有显示,其作用是当次壳板1以旋进方式与进出管口配合至压紧密封胶塞的状态时,次壳板1内侧的螺口被搭扣卡死。防止非人力作用而使小端盖1松口脱落,导致密封胶塞脱落,杜绝在使用前由此而引起的血液渗漏。血液灌流器都是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使用时用力旋开次壳板即破坏了搭扣,保证不会多次使用。为了确保主壳板盖4在使用时不会因压力变化导致变形,这也是产生血液渗漏的原因之一,本专利技术在主壳板盖4上设计了放射形撑杆6.。设计人在反复试验和观察的基础上发现,在吸附剂具有良好的血液相容性时,血液灌流器内部与血液接触的部位构造对血液相容性具有影响。经过反复试验,设计人改进了现有技术血液灌流器内部的局部构造。改进之处首先是:与平台5对应的机身内壁部位,把同一内径机身改变为向机身两侧漏斗状平滑可调径部位3和7,此处的可调径范围要比机身外壁平台5的可调外径变化小,一般最大直径仅需要扩大内径2-5毫米,最大不超过10毫米。再一处改进是:机身两侧出入管路接口连接管体内腔部分改进为呈漏斗状可调径滑动装接8。机身内壁与腔内血液接触部位的胶圈2内沿是无缝配合平滑对接。避免不平滑的缝隙及转角对流动中血液细胞的挤压,破坏血液相容性。现有技术中阻止吸附剂外漏的隔网是用胶圈2作为支撑架绷紧的,隔网的位置在胶圈中间,隔网两侧的胶圈厚度基本相同;这样一来在隔网与压紧胶圈2的主壳板盖4之间有一段间距为半个胶圈2厚度的空间。本设计是将隔网,图中没显示,在胶圈2近主壳板盖4的外部由胶圈2支撑并绷紧,在主壳板盖与机身紧配合的同时,主壳板盖把隔网通过胶圈压紧在机身两侧。主壳板盖内端面呈中央突起的鼓面,主壳板盖内侧周边把隔网紧密压接在胶圈2上,胶圈2压接在机身上,在主壳板盖4与隔网之间不存在由胶圈2间隔的空间,也就没有血液在流动中贮存的死角或产生的旋流的地方。避免不平滑的缝隙及转角对流动中血液细胞的挤压,破坏血液相容性。设计人在观察中发现,机身内部结构的每一处连接缝和转角都会对在流动的血液中运动的细胞产生不均衡受力的影响,不平滑的连接缝隙和转角会破坏细胞外壁组织,使灌流器破坏血液相容性。上述一系列对机身内部结构的改进,其作用都是在于尽可能地避免存在不平滑的连接缝隙和转角。以上改进设计的每一项都与改善机身在使用中保持良好的血液相容性相关。本设计已经做出试验样品在试验使用中达到预期的目的。本设计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实质性特点是改进了机身及与机身连接的各个部件的设计和连接形式,使血液灌流器的机身本身具有精密性的突出特点。本设计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进步在于无论在保存期或是在使用时,都具有良好的防渗性能。并且通过改进设计使血液灌流器本身具有在使用时不破坏血液相容性的质量保证。【主权项】1.血液灌流器,包括机身、机身两侧以密封胶圈支撑的反应层、密封机身两侧的主壳板盖、主壳板盖中央安装的出入管路接口、封闭血管接口的次壳板;其特征在于:机身两侧外壁有与主壳板盖圈下部支撑配合的可调径平台,对应平台部位的机身内径为漏斗状可调内径,机身内径可调范围小于平台外壁可调径范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液灌流器,其特征在于在与两次壳板配合的机身两侧血管接口外壁近两主壳板盖处,以及与主壳板盖配合的机身两侧口部位外壁近平台(5)处分别设计一个搭扣。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液灌流器,其特征在于出入管路接口连接管体内腔部分为漏斗状可调径滑动装接。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液灌流器,其特征在于机身内壁与腔内血液接触部位的胶圈内沿是无缝配合平滑对接。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液灌流器,其特征在于将隔网在胶圈近主壳板盖的外部由胶圈支撑并绷紧,在主壳板盖与机身紧配合的同时,主壳板盖把隔网通过胶圈压紧在机身两侦牝主壳板盖内端面呈中央突起的鼓面,在主壳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血液灌流器,包括机身、机身两侧以密封胶圈支撑的反应层、密封机身两侧的主壳板盖、主壳板盖中央安装的出入管路接口、封闭血管接口的次壳板;其特征在于:机身两侧外壁有与主壳板盖圈下部支撑配合的可调径平台,对应平台部位的机身内径为漏斗状可调内径,机身内径可调范围小于平台外壁可调径范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娜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华岳微创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