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高杨专利>正文

具有贯穿孔的塑料容器及其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3172806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5-10 15: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贯穿孔的塑料容器,所述塑料容器为PET或PETG材质所述塑料容器包括用于包覆容器内腔的容器外壁;所述贯穿孔贯穿所述容器外壁的相对两侧,且所述贯穿孔的侧壁阻隔所述容器内腔和所述贯穿孔的内腔;所述贯穿孔的深度小于等于20m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具有贯穿孔的塑料容器,具有相对设置的两侧外壁,且形成于两所述侧壁之间的贯穿孔的深度小于等于10mm,从而使得形成贯穿孔的过程中,PET或PETG材质的塑料容器不会有较大的拉伸量,从而使得于PET或PETG材质的塑料容器上能够顺利成型出贯穿孔;形成于与PET或PETG材质的塑料容器两侧外壁之间的贯穿孔与塑料容器为一体结构,从而具有令人满意的强度。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生产上述具有贯穿孔的塑料容器的生产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塑料容器成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为了方便取放塑料容器,通常于塑料容器上设置一把手或挂孔。对于PP或PVC、HDPE材质的塑料容器,其具有较佳的拉塑性,可以成型出与瓶身一体结构的把手的塑料容器;而PET和PETG材质,基于相对低廉的价格、相对较佳的降解性、以及较高的透明度更获得厂商的青睐,但是PET和PETG材质的塑性较差,基于现有工艺不能直接成型出与瓶身一体结构的把手的塑料容器。常见的PET和PETG材质的塑料容器采用的方案为于塑料容器上固定连接把手,如桶装油瓶的后置塑料提手、矿泉水瓶口处卡接的提手等。采用后置或卡接工艺将提手固定连接至塑料容器上的方式,一方面生产工序较多步骤较繁琐,导致生产成本较高,另一方面相较与瓶身一体结构的提手其连接强度相对较差,再一方面提手通常与塑料容器的材质不同导致回收不便。为此,需要一种具有贯穿孔的PET或PETG材质塑料容器,通过与塑料容器一体结构的贯穿孔取放塑料容器,从而简化生产工艺,同时提供令人满意的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贯穿孔的PET或PETG材质塑料容器,通过与塑料容器一体结构的贯穿孔取放塑料容器,从而简化生产工艺,同时提供令人满意的强度。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贯穿孔的塑料容器,所述塑料容器为PET或PETG材质;所述塑料容器包括用于包覆容器内腔的容器外壁;所述贯穿孔贯穿所述容器外壁的相对两侧,且所述贯穿孔的侧壁阻隔所述容器内腔和所述贯穿孔的内腔;所述贯穿孔的深度小于等于20_。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具有贯穿孔的塑料容器,形成于容器外壁相对两侧之间的贯穿孔的深度小于等于20mm,使得在形成贯穿孔的过程中,PET或PETG材质的塑料容器不会有较大的拉伸量,从而使得PET或PETG材质的塑料容器能够顺利成型出贯穿孔;形成于PET或PETG材质的塑料容器相对两侧之间的贯穿孔与塑料容器为一体结构,从而具有令人满意的强度。较佳的,所述容器外壁相对两侧的至少部分区域的距离小于等于20mm;所述贯穿孔形成于所述区域内;设置PET或PETG材质的塑料容器时,于塑料容器的相对两侧的至少部分区域的距离小于等于20mm,贯穿孔形成于该区域内,从而在保障塑料容器的容量和开设贯穿孔之间寻求一较佳的平衡点。较佳的,所述贯穿孔的深度大于等于5mm且小于等于8mm;从加工工艺来讲,贯穿孔的深度越小越方便加工成型,但是贯穿孔的深度太小、贯穿孔处两壁过薄,会导致从贯穿孔处悬挂或提拉塑料容器时,贯穿孔处的单位面积受力过大导致塑料容器变形,为此,贯穿孔的深度较佳取值5mm至8mm之间。在一实施例中,构成所述塑料容器把手的贯穿孔形成于所述塑料容器竖向中心线的外侧;把手形成于塑料容器竖向中心线的外侧,符合操作习惯。在另一实施例中,构成所述塑料容器挂孔的贯穿孔形成于远离所述塑料容器开口方向的一侧;挂孔形成于塑料容器远离所述塑料容器开口方向的一侧,以便当将塑料容器挂起时,不影响正常使用。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具有贯穿孔的塑料容器的生产方法,包括步骤:a.将PET或PETG材质的塑料容器坯料以大于等于1小于等于20的吹胀比吹塑形成塑料容器半成品,且所述塑料容器半成品外壁的相对两侧的至少部分区域的距离小于等于20mm;b.使用焊接设备将所述塑料容器半成品外壁距离小于等于20mm的相对两侧的部分区域焊接至两者相接触形成焊接面;c.将所述焊接面切除形成贯穿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具有贯穿孔的塑料容器的方法,吹塑成型的塑料容器半成品的外壁的相对两侧的至少部分区域的距离小于等于20mm,通过焊接设置将两外壁的相对两侧之间焊接形成焊接面,并通过裁切焊接面形成贯穿孔,从而形成与塑料容器一体结构的贯穿孔,以便对塑料容器进行定位。较佳的,步骤a中,吹塑所述塑料容器坯料的吹胀比大于5且小于11;在该吹胀比条件下形成的塑料容器半成品尚有一定的膨胀能力,以便两所述侧壁的区域可以被焊接设备进一步拉伸并焊接形成焊接面。 较佳的,步骤a中,所述塑料容器半成品的壁厚大于0.01mm且小于0.15mm。具体地,所述焊接设备为激光焊接机、高周波焊接机、超声波焊接机、或红外线焊接机;本专利技术采用激光焊接机、高周波焊接机、超声波焊接机、或红外线焊接机对PET或PETG材质的塑料容器外壁的相对两侧之间进行焊接,使得位于相对两侧的外壁可以顺利粘结至一起形成焊接面,避免PET或PETG材质的塑料容器外壁在温度不足时粘结力不足导致无法焊接的情况发生。【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具有贯穿孔的塑料容器的第一实施例的塑料容器半成品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A方向的剖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具有贯穿孔的塑料容器的第一实施例的塑料容器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B-B方向的剖视图。图5和图6为切除塑料容器半成品的焊接面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具有贯穿孔的塑料容器的第一实施例的塑料容器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中C-C方向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如图1-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具有贯穿孔的塑料容器100,塑料容器100为PET或PETG材质;塑料容器100包括用于包覆容器内腔100a的容器外壁110;贯穿孔120贯穿容器外壁110的相对两侧,且贯穿孔120的侧壁阻隔容器内腔100a和贯穿孔120的内腔;贯穿孔120的深度小于等于20mm。结合图5-图6所示,更具体地:如图3和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具有贯穿孔的塑料容器100,包括容器外壁110,和由容器外壁110围成的用于容置物品的容器内腔100a;贯穿孔120形成于容器外壁110的相对两侧之间,且贯穿孔120贯穿容器外壁110的相对两侧;贯穿孔120的侧壁阻隔容器内腔100a和贯穿孔120的内腔,使得贯穿孔120的内腔与外界相连通但与容器内腔100a相阻隔的状态,使得容器内腔100a内容置的物品不会经由贯穿孔120脱离容器内腔100a。在本实施例中,贯穿孔120构成塑料容器100的把手,以便用户取放或定位塑料容器100。由于PET或PETG材质的塑料容器100的拉伸性能较差,为避免PET或PETG材质的塑料容器100在形成贯穿孔120的过程中、塑料容器100因拉伸过量而发生破裂,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容器外壁110相对两侧的至少部分区域的距离小于等于20mm;形成于该区域内的贯穿孔120的深度小于等于20mm,S卩,于该区域相向拉伸靠近的两侧外壁110的拉伸量为分别为10mm以内,从而有效避免PET或PETG材质的塑料容器100因过量拉伸而变形甚至破裂,保证生广品质提尚合格率。较佳的,贯穿孔120的深度大于等于5mm,且小于等于8mm。从加工工艺来讲,贯穿孔120的深度越小越方便加工成型,但是贯穿孔120的深度太小、贯穿孔120处两壁过薄,会导致从贯穿孔处悬挂或提拉塑料容器100时,贯穿孔120处的单位面积受力过大导致塑料容器100变形。在本实施例中,处于5?8mm之间的贯穿孔120,一方面使得塑料容器100在形成贯穿孔120的过程中变形量较小,同时使得宽度比较舒适,方便手提或者悬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具有贯穿孔的塑料容器,形成于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贯穿孔的塑料容器,所述塑料容器为PET或PETG材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容器包括用于包覆容器内腔的容器外壁;所述贯穿孔贯穿所述容器外壁的相对两侧,且所述贯穿孔的侧壁阻隔所述容器内腔和所述贯穿孔的内腔;所述贯穿孔的深度小于等于20mm。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高杨
申请(专利权)人:王高杨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