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志良专利>正文

医药用开瓶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17036 阅读:2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医药用开瓶器,该装置主要用于医院、制药厂制剂过程中输液瓶回收时拔除其瓶盖瓶塞。该开瓶器为立式手工操作,曲柄杠杆结构,轻松省力。工作部分为刀盘,金属瓶盖被切破,胶塞和瓶盖同时一次拔出,速度快,不伤玻璃瓶,适用于医院、制药厂制剂使用。(*该技术在200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一种医药用快速开瓶器。主要用于医院输液瓶等回收时瓶盖、瓶塞的取出。我们知道,输液瓶输液后,其瓶全部回收,用完后的输液瓶留有金属瓶盖和胶质瓶塞,而瓶盖、瓶塞是不允许再用的,必须将其取出毁掉。目前瓶盖、瓶塞的取出都靠手工完成,其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也不利于卫生和安全。本技术的任务是研制一种效率高,操作方便简单的瓶盖、瓶塞取出器具。本技术的特点为一次取出瓶盖、瓶塞。瓶盖、瓶塞的取出主要由刀盘(4)总成和插刀(17)完成,刀盘(4)上的切刀(5)在瓶盖(13)周围数处切破紧扣住瓶口的金属瓶盖使其破裂放松,插刀(17)插入瓶塞(18)中倒扣由里往外将瓶盖(13)、瓶塞(18)取出。本技术的优点是1.瓶盖、瓶塞一次取出,效率高;2.不损坏玻璃瓶;3.操作方便省力,安全卫生。附图说明图1为本开瓶器基本结构。图2、图3为本开瓶器工作状态结构。图4为本开瓶器刀盘结构。图5为插刀结构。图1描述了本开瓶器的基本结构。结构分为两个部分,即机体部分和工作运动部分。机体由机座(3)、导套(10)、(7)、导套支承板(8)、(9)、定位卡(2)组成;工作运动部分由操作杆(12)、连杆(11)、刀盘(4)、主轴(6)组成。工作时,手动操作杆(12)通过连杆(11)带动轴(6)在导套(10)、(7)中作往复运动;导向板(14)固定在轴(6)上,螺杆(15)将刀盘(4)与导向板(14)连成一整体,随轴(6)上下运动。图2、图3描述了本开瓶器工作状态。工作时,药瓶(1)推入定位卡(2)中,使瓶(1)与刀盘(4)中心相对。操作杆(12)压下,插刀(17)插入瓶中,刺穿瓶塞(18),刀盘(4)中心内孔导正瓶口盖(13)外径,切刀(5)从瓶盖外径周围分几处切破紧扣在瓶口上的金属瓶盖(13),使其破裂放松。操作杆(12)上提,定位卡(2)卡住药瓶(1),插刀(17)倒扣住瓶塞(18)连同瓶盖(13)一起拔出,插刀(17)随轴(6)退入导套(7)中,废瓶盖(13)、瓶塞(18)脱落,完成取出工作。图5描述了刀盘(4)的基本结构。刀盘(4)装有4把高速钢切刀(5),切刀(5)可在刀盘(4)上的刀槽中移动调整。调整的距离刚好切破金属瓶盖(13)而不伤玻璃瓶口。刀片(15)调整后用螺钉(19)固定。修磨时松开螺钉(19)取出刀片(5)。图6描述了插刀(17)的基本结构。插刀(17)用螺钉(16)固定在轴(6)上,如图2、图3所示,可修磨折换。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输液瓶拔瓶盖瓶塞的装置,该装置工作部分为刀盘(4),连同刀盘(4)有一轴(6),刀盘(4)随轴(6)作上下往复运动,其特征在于刀盘(4)上装有刀片(5)和轴(6)上装有插刀(1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刀盘(4)上装有4把刀片(5)。3.根据权利要求1和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插刀(17)呈倒锥形状。专利摘要本技术是一种医药用开瓶器,该装置主要用于医院、制药厂制剂过程中输液瓶回收时拔除其瓶盖瓶塞。该开瓶器为立式手工操作,曲柄杠杆结构,轻松省力。工作部分为刀盘,金属瓶盖被切破,胶塞和瓶盖同时一次拔出,速度快,不伤玻璃瓶,适用于医院、制药厂制剂使用。文档编号B67B7/00GK2079181SQ9021122公开日1991年6月19日 申请日期1990年3月4日 优先权日1990年3月4日专利技术者陈志良 申请人:陈志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输液瓶拔瓶盖瓶塞的装置,该装置工作部分为刀盘(4),连同刀盘(4)有一轴(6),刀盘(4)随轴(6)作上下往复运动,其特征在于刀盘(4)上装有刀片(5)和轴(6)上装有插刀(17)。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志良
申请(专利权)人:陈志良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