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萍专利>正文

一种高效率凝结露式空气取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3156699 阅读: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5-09 19:11
一种高效率凝结露式空气取水系统,包括底板、加热装置、第一液化装置、第二液化装置、过滤装置、第三液化装置及收料装置,底板上设有第一支撑杆、第一斜杆、第二斜杆、第一支架、第二支架、第一定位块、第二支撑杆、第三支撑杆及第三支架,加热装置包括第一框体、进气管、第一散热框、第一加热棒、分隔板、第一横杆、封闭板、第二框体、第一档杆及第一弹簧,第一液化装置包括第三框体、封闭环、冷却箱、冷却管、第四支撑杆、第三横杆、顶靠块、定位架、移动块及的第一管道,第二液化装置包括第二管道、第四框体、液化杆。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将空气中的水分有效的液化成液态水,为解决水资源问题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获取液态淡水的途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气制水
,尤其是涉及一种高效率凝结露式空气取水系统
技术介绍
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水污染严重,淡水供需矛盾日益加剧,尤其是一些海岛、高山、边防哨所灯地区的淡水供应紧张问题十分突出,解决上述地区淡水供应问题的传统方式包括异地淡水运输、海水淡化、开采地下水等,然而上述方式均受到地理环境的限制,进而无法有效的推广应用。由于大气中富含淡水,并且不受地域限制,尤其是在海岛、沿海、高山地区,空气湿度较大,从空气中获取液态淡水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新思路,现有的空气取水装置在缺乏淡水的特殊区域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然而现阶段空气取水装置仍存在取水效率低的问题,并且能源利用率低,造成资源的浪费。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克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有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高效率凝结露式空气取水系统。为达到本专利技术之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种高效率凝结露式空气取水系统,所述高效率凝结露式空气取水系统包括底板、位于所述底板上方的加热装置、位于所述加热装置右侧的第一液化装置、位于所述第一液化装置下方的第二液化装置、位于所述第二液化装置左侧的过滤装置、位于所述过滤装置左侧的第三液化装置及位于所述第三液化装置下方的收料装置,所述底板上设有第一支撑杆、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杆右侧的第一斜杆、位于所述第一斜杆上方的第二斜杆、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杆左侧的第一支架、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杆上方的第二支架、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杆左侧的第一定位块、位于左侧的第二支撑杆、位于所述第二支撑杆左侧的第三支撑杆及位于所述第三支撑杆左侧的第三支架,所述加热装置包括第一框体、位于所述第一框体下方的进气管、位于所述第一框体内的第一散热框、位于所述第一散热框内的第一加热棒、位于所述第一散热框上方的分隔板、位于所述分隔板上方的第一横杆、位于所述第一横杆上方的封闭板、位于所述封闭板上方的第二框体、位于所述第一框体右侧的第一档杆及位于所述第一档杆左侧的第一弹簧,所述第一液化装置包括第三框体、位于所述第三框体内部的封闭环、位于所述第三框体外侧的冷却箱、位于所述冷却箱内的冷却管、位于所述第三框体上方的第四支撑杆、位于所述第四支撑杆上方的第三横杆、位于所述第三横杆上方的顶靠块、位于所述顶靠块右侧的定位架、位于所述定位架内部的移动块及位于所述第三框体右侧的第一管道,所述第二液化装置包括第二管道、位于所述第二管道下方的第四框体、位于所述第四框体内部的液化杆、位于所述第四框体左侧的第二档杆、位于所述第二档杆上方的第四支架、位于所述第二档杆左侧的第一推动杆,所述过滤装置包括第五框体、位于所述第五框体左侧的第五支架、位于所述第五框体内的第一过滤网、位于所述第一过滤网上方的第一竖杆、位于所述第一竖杆右侧的第六支架、位于所述第六支架下方的气缸、位于所述气缸下方的第一支撑板及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板下方的第四弹簧,所述第三液化装置包括第六框体、位于所述第六框体内的导热板、位于所述第六框体右侧的第三管道、设置于所述第三管道上的第一水栗、设置于所述第六框体上的第一固定杆、位于所述第六框体左侧的第四管道、设置于所述第四管道上的第二水栗、位于所述第六框体上方的第一固定架、位于所述第六框体左侧的第五管道及设置于所述第五管道内的滚球,所述收料装置包括收料箱、位于所述收料箱左侧的第一方块、位于所述第一方块右侧的第七弹簧、位于所述第一方块左侧的第二固定架、位于所述第二固定架上方的集料斗、位于所述集料斗下方的出水管、位于所述出水管下方的旋转框及位于所述旋转框下方的第二方块。所述第一支撑杆呈长方体,所述第一支撑杆竖直放置,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下端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斜杆呈倾斜状,所述第一斜杆的下端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斜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斜杆呈倾斜状,所述第二斜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呈L型,所述第一支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的另一端呈L型,所述第二支架呈L型,所述第二支架的一端呈水平状,所述第二支架的另一端呈竖直状,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二支架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定位块的横截面呈直角梯形,所述第一定位块的下表面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定位块的右表面与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呈长方体,所述第二支撑杆竖直放置,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下端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支撑杆呈长方体,所述第三支撑杆竖直放置,所述第三支撑杆的下端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支架呈侧放的凹字形,所述第三支架的一端与所述第三支撑杆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支架的另一端呈水平状,所述第三支架上设有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呈长方体,所述第一固定块的左表面与所述第三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框体呈空心状,所述第一框体上设有位于下表面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一框体的内部相通,所述进气管呈竖直状,所述进气管的上端对准所述第一通孔且与所述第一框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进气管上设有第一阀门,所述第一散热框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左右两侧,所述第一散热框呈倒置的凹字形,所述第一散热框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一框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加热棒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左右两侧,所述分隔板呈水平状,所述分隔板的侧面与所述第一框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分隔板上设有若干贯穿其上下表面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一横杆呈水平状,所述第一横杆的右端与所述第一框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横杆上设有位于下方的第二散热框及位于所述第二散热框内部的第二加热棒,所述第二散热框横截面呈凹字形,所述第二散热框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一横杆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横杆采用隔热材料制成,所述第二散热框采用导热材料制成,所述封闭板呈左下方向右上方倾斜,所述封闭板的下端与所述第一框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封闭板上设有第一密封环,所述第一密封环呈环状,所述第一密封环与所述封闭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框体呈凹字形,所述第二框体的下表面与所述封闭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框体采用隔热材料制成,所述封闭板采用导热材料制成,所述第二框体内设有第三散热框及位于所述第三散热框内的第三加热棒,所述第三散热框呈凹字形,所述第三散热框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二框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散热框采用导热材料制成,所述第一档杆的横截面呈L型,所述第一档杆的下端呈水平状,所述第一档杆的上端呈竖直状,所述第一档杆上设有第一密封块及位于上端的按压块。所述第一密封块呈长方体,所述第一密封块的右表面与所述第一档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密封块的左表面与所述第一框体的右表面接触,所述按压块呈长方体,所述按压块水平放置,所述第一档杆的上端与所述按压块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档杆穿过所述第一密封环,所述第一密封环的内表面与所述第一档杆的侧面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弹簧呈竖直状,所述第一弹簧的上端与所述按压块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上设有位于下方的第二横杆,所述第二横杆呈水平状,所述第二横杆的左端与所述第二框体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横杆的右端顶靠在所述第一档杆的左表面上且与其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下端与所述第二横杆的上表面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效率凝结露式空气取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效率凝结露式空气取水系统包括底板、位于所述底板上方的加热装置、位于所述加热装置右侧的第一液化装置、位于所述第一液化装置下方的第二液化装置、位于所述第二液化装置左侧的过滤装置、位于所述过滤装置左侧的第三液化装置及位于所述第三液化装置下方的收料装置,所述底板上设有第一支撑杆、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杆右侧的第一斜杆、位于所述第一斜杆上方的第二斜杆、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杆左侧的第一支架、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杆上方的第二支架、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杆左侧的第一定位块、位于左侧的第二支撑杆、位于所述第二支撑杆左侧的第三支撑杆及位于所述第三支撑杆左侧的第三支架,所述加热装置包括第一框体、位于所述第一框体下方的进气管、位于所述第一框体内的第一散热框、位于所述第一散热框内的第一加热棒、位于所述第一散热框上方的分隔板、位于所述分隔板上方的第一横杆、位于所述第一横杆上方的封闭板、位于所述封闭板上方的第二框体、位于所述第一框体右侧的第一档杆及位于所述第一档杆左侧的第一弹簧,所述第一液化装置包括第三框体、位于所述第三框体内部的封闭环、位于所述第三框体外侧的冷却箱、位于所述冷却箱内的冷却管、位于所述第三框体上方的第四支撑杆、位于所述第四支撑杆上方的第三横杆、位于所述第三横杆上方的顶靠块、位于所述顶靠块右侧的定位架、位于所述定位架内部的移动块及位于所述第三框体右侧的第一管道,所述第二液化装置包括第二管道、位于所述第二管道下方的第四框体、位于所述第四框体内部的液化杆、位于所述第四框体左侧的第二档杆、位于所述第二档杆上方的第四支架、位于所述第二档杆左侧的第一推动杆,所述过滤装置包括第五框体、位于所述第五框体左侧的第五支架、位于所述第五框体内的第一过滤网、位于所述第一过滤网上方的第一竖杆、位于所述第一竖杆右侧的第六支架、位于所述第六支架下方的气缸、位于所述气缸下方的第一支撑板及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板下方的第四弹簧,所述第三液化装置包括第六框体、位于所述第六框体内的导热板、位于所述第六框体右侧的第三管道、设置于所述第三管道上的第一水泵、设置于所述第六框体上的第一固定杆、位于所述第六框体左侧的第四管道、设置于所述第四管道上的第二水泵、位于所述第六框体上方的第一固定架、位于所述第六框体左侧的第五管道及设置于所述第五管道内的滚球,所述收料装置包括收料箱、位于所述收料箱左侧的第一方块、位于所述第一方块右侧的第七弹簧、位于所述第一方块左侧的第二固定架、位于所述第二固定架上方的集料斗、位于所述集料斗下方的出水管、位于所述出水管下方的旋转框及位于所述旋转框下方的第二方块。...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萍
申请(专利权)人:张萍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