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发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153999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4-11 09: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蒸发管,包括主体管和与主体管一体成型的翅片,且翅片以绕主体管轴线成螺旋角而盘绕的方式设置于主体管外表面上,所述翅片包括沿长度方向连续交错分布的多个主翅片和副翅片,所述主翅片的高度大于副翅片的高度;其中,主翅片和周向相邻的副翅片在周向抵接、且呈高-低错落布置,所述主翅片具备平行于管轴线的矩形纵截面形状,所述副翅片具备平行于管轴线的倒梯形纵截面形状。该蒸发管适用于吸收式机组的喷淋蒸发传热方式,该管型翅片结构能使滴落在管外壁的水滴与轴向成螺旋角度以及在周向迅速摊开,使液膜减薄降低传热热阻提高蒸发换热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传热设备
,特别涉及蒸发传热管
,更特别地是指一种用来强化吸收式机组中蒸发器的热交换性能的蒸发传热管。
技术介绍
自1990年6月在英国伦敦确定把CFC(Cholrof luorocarbons,氟里昂)限制使用时间表提前,发达国家2000年前不许使用,发展中国家可再延长10年后,无CFC替代品的研究与应用迅速发展,绿色、环保的无CFC的制冷机组渐渐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就是其中之一。随着科技的进步,新技术、新方法的不断创新,使溴化锂式制冷机向高效化、小型化、轻量化发展,作为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中制冷关键部件的蒸发管也应随之改进。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组由于能够有效利用废热制冷及供热,节约能源,因此有着广泛的应用。由于吸收式机组内压力比较低,为防止静液高度对换热的影响,蒸发器内采用喷淋蒸发(降膜蒸发)的方式。在早期,蒸发器内基本用光管进行换热,但光管传热效率低,后吸收式机组蒸发器多采用强化传热管来增强换热。技术专利ZL200510132042.lSr—种溴冷机组蒸发器用铜热交换管”所示为一种现有的强化传热管,它在传热管的外表面形成梯形状独立翅片,从而增大换热面积,同时使液滴低落到管表面上时能沿管轴向及周向扩展形成液膜,从而有利于增加制冷剂与换热管表面的充分接触,从而提高传热效率。但是,该现有技术溴化锂热交换管主要存在如下缺陷:1.虽然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蒸发侧的换热性能,但由于翅片高度一致,翅片间距一致,且呈均匀分布,不能充分利用液滴的表面张力改善换热性能,因此,传热管的换热效率提高受局限,不能充分满足制冷设备对蒸发器换热性能的要求;2.虽然翅片因为是具有梯形截面的周向倾斜面而有利于耐受压力变化,但这种截面形状也相应导致液滴难以在呈倾斜梯形的管表面均匀扩展摊薄从而未能充分利用表面积形成热交换液膜,由此管的热交换率提高受局限。3.其通过在传热管的外表面加上翅片增大换热面积以提高传热效率,但是用于降膜蒸发换热管中的翅片间容易积存制冷剂形成弯液面,不利于制冷剂流动下滴。另外,现有强化传热管已应用多年,其中一部分管仅在翅片数目、高度有所变化,管的光管部与翅片之间仍存在一定数量的过渡段,从而相应存在一定数目的不完整翅片,降低了管材散热面积利用率;而其中又一部分管虽然利用翅片的诸如弯曲或锯齿状的不规则形状及其错落布置方式强化了传热,但加工工艺相对复杂。现亟需一种能克服以上缺陷,进一步增强换热的、且加工简单的新型翅状结构的传热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易于加工的、且易于在表面均匀摊薄液滴形成蒸发膜的蒸发管,该蒸发管专门适用于降膜蒸发且使得管外蒸发换热性能提高。为实现上述的目的,本技术的蒸发管,包括主体管和与主体管一体成型的翅片,且翅片以绕主体管轴线成螺旋角而盘绕的方式设置于主体管外表面上,所述翅片包括沿长度方向连续交错分布的多个主翅片和副翅片,所述主翅片的高度大于副翅片的高度;其中,主翅片和周向相邻的副翅片在周向抵接、且呈高-低错落布置,所述主翅片具备平行于管轴线的矩形纵截面形状,所述副翅片具备平行于管轴线的倒梯形纵截面形状。优选地,主翅片高度为0.3至0.5mm,副翅片高度为0.1至0.2mm。 优选地,主翅片长度为2至4_,副翅片长度为2至4_。优选地,在主翅片的顶部上设置有多个翅槽。优选地,所述翅槽的深度为0.1至0.4mm。优选地,沿轴线方向每英寸设置9至50翅,翅片间距0.5至2mm。优选地,主翅片宽度0.1至0.3mm,副翅片宽度0.2至0.6mm。优选地,呈螺旋盘绕的方式设置于主体管外表面上的翅片的螺旋角范围为0.3?1.5。。优选地,所述蒸发管的主体管内表面设置有内齿。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该管型一高一低的结构,能使滴落到管外表面的液滴高低不平分布,使液膜的表面张力发生变化,能使液膜从主翅片较高部位向副翅片的较低部位流动并进而向间隙部分流动,形成逐级流动,从而使液滴沿轴向延展扩散,使液滴尽可能摊薄,从而降低传热热阻,提高换热效率。翅片与轴向成一定螺旋角地具备主副翅片的高低间隙,且毛细现象能抽吸液滴,加上重力的作用使液滴沿周向环道流动,进一步延展摊薄液滴。在周向的环道间隙和在与轴向成螺旋角度的翅片间隙中的双向流动,使液滴能最大限度的摊薄,减小传热热阻,增大液滴与换热管表面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强换热效率。且主翅片的矩形纵截面结合副翅片的倒梯形纵截面,倾斜的倒梯形表面形状不仅有利于耐受压力变化,且这种倒梯形截面形状相较于规则的矩形或正梯形截面形状也相应导致液滴更易于在呈倾斜梯形的表面向低处的环道或翅片较低位置流动,迅速且均匀扩展摊薄、从而充分增大用于形成热交换液膜的表面积,由此进一步改善管的热交换率。在主翅上加工出翅槽后,能加强液滴沿翅槽向轴向扩散的能力,从而进一步使液滴向管轴两方向延展,从而进一步摊薄液膜。【附图说明】图1示出本技术的强化传热蒸发管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的轴侧投影视图;图2示出本技术的强化传热蒸发管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的轴侧投影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显而易见,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
技术实现思路
作详细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强化传热蒸发管的第一实施例的轴侧投影图。如图所示,本技术的强化传热蒸发管包括:主体管1和与主体管一体成型的翅片2,且翅片2以绕主体管轴线呈螺旋盘绕的方式设置于主体管外表面上,所述翅片包括沿长度方向连续交错分布的主翅片2和副翅片3,其中主翅片2的高度大于副翅片3的高度;其中,主翅片2和轴向相邻的副翅片3在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蒸发管,包括:主体管;翅片,其与主体管一体成型,且以绕主体管轴线成螺旋角而盘绕的方式设置于主体管外表面上,所述翅片包括沿长度方向连续交错分布的多个主翅片和副翅片,所述主翅片的高度大于副翅片;其中,所述主翅片具备平行于管轴线的矩形纵截面形状,所述副翅片具备平行于管轴线的倒梯形纵截面形状,主翅片和周向相邻的副翅片在周向抵接、且呈高‑低错落布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常建民武永强李彭滑兆成李前方唐永立
申请(专利权)人:金龙精密铜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