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宏专利>正文

一种单边倾斜汽车矫正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14741 阅读:2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单边倾斜汽车矫正平台,属于汽车矫正平台结构技术领域。一种单边倾斜汽车矫正平台,设有两组举升机构,每组举升机构分别固定于平台(3)的上铰座(16)及固定于底座(15)的下铰座(13),剪臂(8),举升油缸(10)组成,由轴(7)穿过上铰座(16)的铰轴孔将铰座(16)与剪臂(8)的上端连接在一起,下铰座(13)与剪臂(8)的下端由轴(12)连接在一起,举升油缸(10)的上端与剪臂(8)由轴(11)进行连接,特殊之处在于其中一组举升机构所设铰座(16)的铰轴孔为长孔滑道(17),所述长孔滑道(17)的孔长即为上述所要解决的轨迹差h。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合理,构思巧妙,解决了现有的汽车矫正平台只能平起平落的弊端,实现了矫正平台单边倾斜。(*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单边倾斜汽车矫正平台,属于汽车矫正平台结构
二、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汽车的增多,汽车矫正机在世界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其 品种也越来越多,功能越来越强大,但是汽车从地面被放到矫正机平台 上较困难的问题始终没有解决。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1对现有的汽车矫正平台作以简单说明。图1是目前的汽车矫正平台,由于矫正平台3的两组举升机构4所 限,最低只能放到距地面300毫米高。这样汽车2要上到平台3上面必 须经过一个很长很笨重而且非常占用空间的上车桥板1,否则汽车底部 就会在a处被刮伤。现有的汽车矫正机平台的举升机构基本上是由上铰座6,下铰座13, 剪臂8,举升油缸10组成,见图5,剪臂8上端与上铰座6由轴7连接 在一起,下铰座13与剪臂8的下端由轴12连接在一起。举升油缸10的 上端与剪臂8由轴11连接。举升油缸10的下端和油缸铰座14由轴9相 连接。这是一种常见的铰链机构,见图6。由于当前汽车矫正机均是由两 组等同机构组成,从图中可以看出两组铰链机构的上铰座6固定在平台3 上,两个下铰座13、 14是固定在同一块板面15上。两举升油缸10的往 复运动就产生了典型的平行四边形状,不能产生非平行四边形状,所以 不可能产生机构倾斜。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已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 种设计简单实用、省力高效且不占用空间,能够实现单边倾斜的汽车矫 正平台。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打破现有举升机构的平行四边形结构,达到矫正平台3能够向一面倾斜的目的。图7是本技术铰链运动分析图从该图可以看出,要使平台3向一 面倾斜必须有一个支点,在这里我们将右边的举升机构4的铰座6以 01点作为圆心使平台绕此点旋转,以01至03为半径形成一条轨迹线 Rl。剪臂8绕以02至03为半径又形成一条R2的轨迹线,这样在两条 轨迹线间就有一段轨迹差h。解决这段轨迹差h的问题,平台3便可以 作单边倾斜运动。本技术的一种单边倾斜汽车矫正平台,设有两组举升机构,每 组举升机构分别由固定于平台3的上铰座16及固定于底座15的下铰座 13,剪臂8,举升油缸10组成,由轴7穿过上铰座16的铰轴孔将上铰座 16与剪臂8的上端连接在一起,下铰座13与剪臂8的下端由轴12连接 在一起,举升油缸10的上端与剪臂8由轴11进行连接,特殊之处在于 其中一组举升机构所设上铰座16的铰轴孔为长孔滑道17,所述长孔滑道 17的孔长即为上述所要解决的轨迹差h,当平台3向一边倾斜时,轴7 不但可自转同时又可在长孔滑道17中作直线运动。参见图10,这样此运 动轨迹便打破了原平行四边形的运动轨迹,达到了平台3向一边倾斜的 目的;由于上铰座16的铰轴孔为长孔滑道17,平台3在上升过程中,两端 重力不平衡时,平台3上的汽车就会因平台3的倾斜而发生滑移,为了 保证平台3在水平状态的稳定性,长孔滑道17上设有与其相配套的定位 板18,定位板18的内侧设有复位扭簧22;所述举升机构左右上铰座16之间设有连接轴25,连接轴25的中部 固定有拉臂24,拉臂24上连接有拉杆23,由拉杆23带动拉臂24致使 连接轴25进行转动,连接轴25和定位板18是制成一体组件并装配在轴 7上。本技术一种单边倾斜汽车矫正平台,设计合理,构思巧妙,解 决了现有的汽车矫正平台只能平起平落的弊端,实现了矫正平台单边倾斜,这样汽车在上下矫正平台的过程中的上车桥板就可以设计很短,一 个人就可以轻松搬动,而且不占用空间,省时省力,提高了工作效率。四、 附图说明图l:为现有汽车矫正平台结构示意图;图2:本技术一种单边倾斜汽车矫正平台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技术汽车上到平台后平台又恢复到水平状态示意图; 图4:是本技术汽车上到平台后从最低的水平状平起到指定高 度示意图;图5:现有汽车矫正平台的举升机构结构示意图;图6:现有汽车矫正平台举升机构的铰链运动机构示意图;图7:本技术技术铰链运动机构分析示意图;图8:本技术举升机构所用的铰座示意图;图9:现有汽车矫正平台的举升机构所用的铰座示意图;图10:本技术举升机构所用铰座的使用效果示意图;图ll:本技术定位板安装结构示意图;图12:本技术定位板定位状态结构示意图;图13:本技术一种单边倾斜汽车矫正平台三维全貌示意图;图14:图13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15:平台平行状态时定位板在扭簧的反作用力下复位的结构示意图。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给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用来对本技术 的构成进行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本实施例的一种单边倾斜汽车矫正平台参考图1-15,设有两组举升 机构,每组举升机构分别由固定于平台3的上铰座16及固定于底座15 的下铰座13,剪臂8,举升油缸10组成,由轴7穿过上铰座16的铰轴 孔将上铰座16与剪臂8的上端连接在一起,下铰座13与剪臂8的下端由轴12连接在一起,举升油缸10的上端与剪臂8由轴11进行连接,其 中一组举升机构所设上铰座16的铰轴孔为长孔滑道17,长孔滑道17的 孔长即为上述所要解决的轨迹差h,当平台3向一边倾斜时,轴7不但可 自转同时又可在长孔滑道17中作直线运动。参见图10,这样此运动轨迹 便打破了原平行四边形的运动轨迹,达到了平台3向一边倾斜的目的;由于上铰座16的铰轴孔为长孔滑道17,平台3在上升过程中,两端 重力不平衡时,平台3上的汽车就会因平台3的倾斜而发生滑移,为了 保证平台3在水平状态的稳定性,长孔滑道17上设有与其相配套的定位 板18;所述举升机构左右上铰座16之间设有连接轴25,连接轴25的中部 固定有拉臂24,拉臂24上连接有拉杆23,由拉杆23带动拉臂24致使 连接轴25进行转动,连接轴25和定位板18是制成一体组件并装配在轴 7上,定位板18的内侧设有复位扭簧22。当平台3为水平状态时,定位板18为锁定状态,这时的定位板18 其直面19处正好与平台3的直面20处相接触,需要平台3倾斜时,参 见图14,在拉杆23上施加拉力F (按箭头方向),解除定位板18的锁定 并带动其旋转,此时的定位板18与平台3的直面20相分离,这时轴7 在拉力作用下从长孔滑道17的一侧向另一侧滑移,同时带动轴7上的剪 臂8作直线运动,当轴7达到长孔滑道17的另一侧时,平台3正好处于 单边倾斜状态,汽车就可借助一块很短的上车桥板轻松的上到平台3上, 当汽车上到平台3的上部中央时,由于汽车的重力所致,轴7又滑到长 孔滑道17原来的一侧,此时平台3恢复到平行状态,这时的定位板18 在扭簧22的反作用力下复位,使定位板18与平台3接触相抵,轴7与 剪臂8被固定在一点上,从而使平台3无论怎样偏重都会平起平落。本技术一种单边倾斜汽车矫正平台,设计合理,构思巧妙,解 决了现有的汽车矫正平台只能平起平落的弊端,实现了矫正平台单边倾 斜,这样汽车在上下矫正平台的过程中的上车桥板就可以设计很短,一 个人就可以轻松搬动,而且不占用空间,省时省力,提高了工作效率。权利要求1、一种单边倾斜汽车矫正平台,设有两组举升机构,每组举升机构分别由固定于平台(3)的上铰座(16)及固定于底座(15)的下铰座(13),剪臂(8),举升油缸(10)组成,由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单边倾斜汽车矫正平台,设有两组举升机构,每组举升机构分别由固定于平台(3)的上铰座(16)及固定于底座(15)的下铰座(13),剪臂(8),举升油缸(10)组成,由轴(7)穿过上铰座(16)的铰轴孔将上铰座(16)与剪臂(8)的上端连接在一起,下铰座(13)与剪臂(8)的下端由轴(12)连接在一起,举升油缸(10)的上端与剪臂(8)由轴(11)进行连接,特征在于其中一组举升机构所设上铰座(16)的铰轴孔为长孔滑道(17)。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宏秦培德
申请(专利权)人:李宏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