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三辊直头机的工作辊,包括辊芯,所述辊芯的外表面上粘接有由聚氨酯制成的包覆层,所述包覆层的厚度为8~12mm,所述辊芯的水平度≤0.1/1000mm。可以有效的避免因带钢问题造成工作辊损伤而带来的二次伤害,工作辊的更换频率与原来使用钢辊工作辊时降低一半,使工作辊使用寿命大大延长,同时还可以让磨损到达下限的辊系重复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辊,尤其涉及一种三辊直头机的工作辊。
技术介绍
目前,平整线上的三辊直头机都采用硬质表面结构的钢辊辊系,现场使用过程中常出现如下问题:若平整机线上的三辊直头机的减速机与入口夹送辊之间速度不匹配,三辊直头机在穿带过程中会造成带钢堆积,从而挫伤压辊表面;部分修复卷存在烂尾、重叠、浪型严重等问题,其通过三辊直头机辊系时会拉、锯、磋、磨辊系表面;一旦辊面凹凸不平就会在带钢穿带过程中造成大面积带钢表面辊印挫伤,影响产品质量,出现降级品几率大幅提高;同时会缩短辊系使用寿命,增加辊系更换频率,增加人工成本及备件费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三辊直头机的工作辊,其能提高成品带钢平整开卷时的质量,延长辊系使用寿命。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三辊直头机的工作辊,包括辊芯,所述辊芯的外表面上粘接有由聚氨酯制成的包覆层,所述包覆层的厚度为8?12mm,所述辊芯的水平度仝 0.1/1000mm。优选的,所述辊芯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喷砂层。优选的,所述喷砂层的材料为80?100目氧化铝磨料。优选的,所述包覆层的中高率为0.5/1000mm。优选的,所述包覆层的表面外表面邵氏硬度值为8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可以有效的避免因带钢问题造成工作辊损伤而带来的二次伤害,工作辊的更换频率与原来使用钢辊工作辊时降低一半,使工作辊使用寿命大大延长,同时还可以让磨损到达下限的辊系重复利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不意图;图2是图1中A-A剖视示意图;图1?图2中所示:乳辊1、包覆层2、喷砂层3。【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的三辊直头机的工作辊,包括辊芯1,所述辊芯1的外表面上粘接有由聚氨酯制成的包覆层2,所述包覆层2的厚度为8?12mm,所述辊芯1的水平度<0.1/1000mm。将包覆层2的厚度控制在8?12mm可以使乳辊1的强度和硬度都符合要求,本实施例中,包覆层2的厚度为10mm;将乳辊1的辊面水平度控制在< 0.1/1000_,有利于避免粘接包覆层2后,工作辊表面出现厚薄不一,导致工作辊上机后使用寿命大大缩短,影响正常设备功能及增加维护维修成本。由聚氨酯制成的包覆层2,表面光洁度高,耐磨抗压性能好,因此,不会划伤带钢表面,当烂尾、重叠、浪型严重的修复卷通过三辊辊系时也不容易损伤包覆层的表面,可以有效的避免因带钢问题造成工作辊损伤而带来的二次伤害,工作辊的更换频率也较原来使用钢辊时降低一半,使工作辊使用寿命大大延长,同时还可以让磨损到达下限的工作辊重复利用。为了提高包覆层2与乳辊1的辊面之间的粘接效果,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辊芯1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喷砂层3优选的,所述喷砂层3的材料为80?100目氧化铝磨料。优选的,所述包覆层2的中高率为0.5/1000mm,以弥补包覆层2在运转中的挠度变形。机组设备设计正常生产上线的带钢温度在0°?80°之间,并且辊系正常运转带钢穿带时受到的挤压力在45kN左右,机组设备24小时不停机生产,辊系做往复运动,所以需要更好的耐磨性、抗温性、抗压性的包覆层才能满足需求,为了更适合现场生产工艺需求,优选的,所述包覆层2的外表面邵氏硬度值为85°。当现有的三辊直头机的工作辊辊面凹凸不平,需要更换时,可以通过对工作辊的辊身车削打磨,然后在车削后的辊面进行喷砂处理,然后再将由聚氨酯制成的包覆层粘接在辊面上对其进行修复,保证修复后的工作辊与其它工作辊辊的外直径一致,以避免出现因与入口夹送辊之间出现速度不匹配造成堆钢影响生产,避免辊缝之间的间隙发生变化影响带钢穿带。【主权项】1.三辊直头机的工作辊,其特征在于:包括辊芯(1),所述辊芯(1)的外表面上粘接有由聚氨酯制成的包覆层(2),所述包覆层(2)的厚度为8?12mm,所述辊芯(1)的水平度<0.1/1000mmο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辊直头机的工作辊,其特征在于:所述辊芯(1)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喷砂层(3)。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辊直头机的工作辊,其特征在于:所述喷砂层(3)的材料为80?100目氧化铝磨料。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三辊直头机的工作辊,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覆层(2)的中高率为0.5/1000mm。5.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三辊直头机的工作辊,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覆层(2)的表面外表面邵氏硬度值为85°。【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三辊直头机的工作辊,包括辊芯,所述辊芯的外表面上粘接有由聚氨酯制成的包覆层,所述包覆层的厚度为8~12mm,所述辊芯的水平度≤0.1/1000mm。可以有效的避免因带钢问题造成工作辊损伤而带来的二次伤害,工作辊的更换频率与原来使用钢辊工作辊时降低一半,使工作辊使用寿命大大延长,同时还可以让磨损到达下限的辊系重复利用。【IPC分类】B21D1/02【公开号】CN205128659【申请号】CN201520972107【专利技术人】蒲皓, 冯辉 【申请人】攀钢集团西昌钢钒有限公司【公开日】2016年4月6日【申请日】2015年11月30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三辊直头机的工作辊,其特征在于:包括辊芯(1),所述辊芯(1)的外表面上粘接有由聚氨酯制成的包覆层(2),所述包覆层(2)的厚度为8~12mm,所述辊芯(1)的水平度≤0.1/1000mm。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蒲皓,冯辉,
申请(专利权)人:攀钢集团西昌钢钒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