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萃华专利>正文

旗杆旗帜自动升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14432 阅读:3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旗杆旗帜自动升降装置,其设一中空套筒,于其套筒上下侧分别具有两道圆润凸缘以形成环状滑槽,旗帜架一侧之套环套于其中,旗帜架另侧上、下方分别设有一弹性卡座及一固定承座,一旗帜杆卡入其中形成固定,当套筒套合在旗杆时,拉线一端接于套筒上缘并循序穿绕滑轮及穿设套筒一侧外缘所膨突之孔道,拉线另端于伸入驱动装置后衔接在套筒下缘,可令套筒及旗帜架循旗杆作上、下之自动升降。(*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旗杆旗帜自动升降装置。传统以拉绳控制旗帜升降之旗杆,若遇风向不定之大风吹拂时,通常旗帜整面会缠绕于旗杆上,不但使旗帜失去其彰显之意义,若旗帜为国旗,更令人感觉有所不敬,本创作人有鉴于上述有关旗帜升降之各种缺失,不断致力于实际之研究创新,致有本创作之产生。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旗帜作上、下升降及防止旗帜缠卷于旗杆的旗杆旗帜自动升降装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旗杆旗帜自动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含有一套筒,成一中空状,于其上、下方分别设有两道圆润状凸缘,以构成两环状滑槽,一侧外缘膨突一孔道;一旗帜架,由塑质材料制成,一侧上、下方设有套环,且套合于所述套筒的滑槽中,另侧上、下方则设一弹性卡座及一固定承座,其中固定承座中设一凹窝,而弹性卡座中供穿设一穿附有弹性件之倒T形柱,该倒T形柱垂直端上方并结合一卡套,下方水平部则凹陷一凹窝;一拉绳,一端固结在套筒上方之凸缘上,绳体循序穿绕滑轮及套筒一侧外缘所膨突之孔道,拉绳下方伸入驱动装置,另端则设在套筒下方之凸缘上;一旗帜杆两端卡固于弹性卡座及固定承座之间,且拉绳缠绕于马达原动轴上形成一正向及一反向之卷绕区。所述的旗杆旗帜自动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套筒之固定式构造,是将一车缝有旗帜之中空状套筒以松配合套合在旗杆上,并于旗杆上、下侧固设两固定件。本技术的效果是本创作设有一上、下侧分具两道圆润凸缘之套筒,以供旗帜架一侧所设之套环能套合在该圆润凸缘所构成之环状滑槽中并能顺畅转动,旗帜架另侧上、下方分别设一弹性卡座及一固定承座,令一旗帜杆能卡入于其中形成固定,当套筒套合于旗杆上时,拉绳一端衔接在套筒上缘并循序穿绕滑轮及穿设套筒一侧外缘所膨突之孔道,拉绳另端于伸入驱动装置后衔接在套筒下缘,使能以拉绳及旗杆底部之驱动装置,令套筒及旗帜架循旗杆作上、下之自动升降,且旗帜于受风吹拂时,该旗帜架及旗帜能循旗杆周缘作转动,而防止旗帜缠卷于旗杆上。综合以上所述,本创作以一装设有旗帜架之套筒套合于旗杆上,使套筒能受拉绳带动形成上下动作,以构成旗帜杆上旗帜之自动升降,且因旗帜架可循套筒之滑槽而转动,使旗帜不致因受风吹动而卷缠于旗杆上,另外其整体美观,装卸、制造上皆容易。以下仅以具体实施例,且佐以图式作详细之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创作之立体分解示意图。图2是本创作之组合剖视示意图。图3是本创作之实施状态示意图。图4是本创作另一固定式之实施例图。请同时参阅图1、2所示,本创作设有一中空状之长形套筒1,于其上、下侧分别设有两道圆润凸缘11、12及13、14,以形成两具适当宽度之环状滑槽15、16,而一旗帜架2整体是由塑质材料制成,其一侧上、下方针对滑槽15、16设置位置设有套环21、22,由于其由塑质制成具适当弹性,能直接以迫入之方式套合在滑槽15、16中,且能循滑槽15、16作顺畅之转动,而旗帜架2另侧上、下方分别设一弹性卡座23及固定承座24,其中弹性卡座23中央供一倒T形柱25穿设,其上方透出端结合一卡套26,而下方水平部份与弹性卡座23间隙之杆体上则穿套一弹性件27,以形成一弹性状态,使一结合有旗帜31之旗帜杆3其下方杆端直接插置于固定承座24中所开之凹窝241中,上方杆端之装设,则是稍使T形柱25上移,令其杆端卡入倒T形柱25所开之凹窝251中,复以弹性件27之弹性作用使倒T形柱25抵顶旗帜杆3杆端,整体达到固定旗帜杆3之效果,故本创作之旗帜杆3于拆卸时只要拉取倒T形柱25上移,即可令旗帜杆3迅速脱离旗帜架2;而本创作套筒1主要是套合于一旗杆4上,该旗杆4于上方杆端分别螺入旗杆头41及滑轮42,并使一拉绳5一端固结在套筒1上方之凸缘11上,绳体并循序穿绕一滑轮42及套筒1一侧外缘所膨突之孔道17,且拉绳5下方伸入驱动装置6后(请同时参阅图3所示,其内部构造容后再述),其另端则设于套筒1下方之凸缘14上。请参阅图3所示,本创作拉绳5于伸入驱动装置6后,其缠绕于马达原动轴63上形成一正向及一反向之卷绕区,经由控制电路62使马达原动轴63产生正、反向之转动,而构成一拉及一放之相对动作,实际操作时,能以遥控器61之操控使拉绳5带动套筒1及旗帜架2循旗杆4作上、下之升降动作,且旗帜31受风吹动时,因套筒1上、下方分别为拉绳5所固定无法转动,而令旗帜架2及旗帜杆3能循套筒1周缘作转动,达到防止旗帜31缠卷于旗杆4上之功效。请参阅图4所示,本创作另一固定式构造实施例,主要是将一车缝有旗帜71之中空状套筒7,直接以松配合套合于旗杆4上,并于其上、下端及于旗杆4上固设两上、下固定件81、82,使该旗帜71无法作上、下之升降,形成定位效果,供套筒7亦能于旗帜71受风吹动时循旗杆4周缘作转动,使旗帜71不致于缠卷在旗杆4上。权利要求1.一种旗杆旗帜自动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含有一套筒,成一中空状,于其上、下方分别设有两道圆润状凸缘,以构成两环状滑槽,一侧外缘膨突一孔道;一旗帜架,由塑质材料制成,一侧上、下方设有套环,且套合于所述套筒的滑槽中,另侧上、下方则设一弹性卡座及一固定承座,其中固定承座中设一凹窝,而弹性卡座中供穿设一穿附有弹性件之倒T形柱,该倒T形柱垂直端上方并结合一卡套,下方水平部则凹陷一凹窝;一拉绳,一端固结在套筒上方之凸缘上,绳体循序穿绕滑轮及套筒一侧外缘所膨突之孔道,拉绳下方伸入驱动装置,另端则设在套筒下方之凸缘上;一旗帜杆两端卡固于弹性卡座及固定承座之间,且拉绳缠绕于马达原动轴上形成一正向及一反向之卷绕区。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旗杆旗帜自动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套筒之固定式构造,是将一车缝有旗帜之中空状套筒以松配合套合在旗杆上,并于旗杆上、下侧固设两固定件。专利摘要一种旗杆旗帜自动升降装置,其设一中空套筒,于其套筒上下侧分别具有两道圆润凸缘以形成环状滑槽,旗帜架一侧之套环套于其中,旗帜架另侧上、下方分别设有一弹性卡座及一固定承座,一旗帜杆卡入其中形成固定,当套筒套合在旗杆时,拉线一端接于套筒上缘并循序穿绕滑轮及穿设套筒一侧外缘所膨突之孔道,拉线另端于伸入驱动装置后衔接在套筒下缘,可令套筒及旗帜架循旗杆作上、下之自动升降。文档编号B66F11/00GK2312222SQ9722100公开日1999年3月31日 申请日期1997年7月4日 优先权日1997年7月4日专利技术者杨萃华 申请人:杨萃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旗杆旗帜自动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含有:一套筒,成一中空状,于其上、下方分别设有两道圆润状凸缘,以构成两环状滑槽,一侧外缘膨突一孔道;一旗帜架,由塑质材料制成,一侧上、下方设有套环,且套合于所述套筒的滑槽中,另侧上、下方则设 一弹性卡座及一固定承座,其中固定承座中设一凹窝,而弹性卡座中供穿设一穿附有弹性件之倒T形柱,该倒T形柱垂直端上方并结合一卡套,下方水平部则凹陷一凹窝;一拉绳,一端固结在套筒上方之凸缘上,绳体循序穿绕滑轮及套筒一侧外缘所膨突之孔道,拉绳下 方伸入驱动装置,另端则设在套筒下方之凸缘上;一旗帜杆两端卡固于弹性卡座及固定承座之间,且拉绳缠绕于马达原动轴上形成一正向及一反向之卷绕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萃华
申请(专利权)人:杨萃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