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电力设备局部放电检测技术,具体来涉及一种电力电容器前置检测放大电路,包括声发射传感器、电荷转换电路、适调放大电路、输出放大电路、第一过载指示电路、第二过载指示电路和稳压电源电路,所述声发射传感器与电荷转换电路连接,所述电荷转换电路通过适调放大电路与输出放大电路连接,所述电荷转换电路还与过载指示电路连接,所述稳压电源电路分别与电荷转换电路、适调放大电路、输出放大电路和过载指示电路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检测电力电容器局部放电时产生的声脉冲信号,可以不受电磁干扰的限制,克服了传统电力电容器局放检测装置灵敏度低和信噪低的缺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电力设备局部放电检测技术,具体来涉及一种电力电容器前置检测放大电路。
技术介绍
在使用声测法对电力电容器进行局部放电检测时,需要使用声发射传感器来将局部放电的声信号转换成电信号。通常声发射传感器检测到的局部放电信号具有信号弱,频率高的特点。不宜直接用一般的检测电路进行检测。声发射传感器可以看作是一个能产生电荷的高内阻发电元件,并且产生的电荷量也很小,一般的检测电路的输入阻抗较小,声发射传感器的电荷通过检测电路时会被输入电阻迅速泄漏引入测量误差,直接影响到整个测量系统的测量效果。因此,声发射传感器产生的微弱信号需要经过配套的前置检测放大电路转换放大以后再进行处理。电力电容器进行局部放电产生的声信号非常的不稳定,幅值波动范围大,会导致声发射传感器产生的电信号幅值波动很大,电信号在经过前置检测放大电路容易导致放大器进入非线性工作区,导致放大电路放大的信号不精确。也同样会使最终检测的信号失真。国内厂家生产的检测放大电路的频带范围大多为0.3Hz-100kHz,能完成归一化连续调节和数字显示,通常比较昂贵,性价比很低。更突出的是这些检测放大电路的宽带范围并不适用于电力电容器局部放电检测,电力电容器局部放电检测使用的频带范围0.03 ?1.5MHzo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干扰小的电力电容器前置检测放大电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种电力电容器前置检测放大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声发射传感器、电荷转换电路、适调放大电路、输出放大电路、第一过载指示电路、第二过载指示电路和稳压电源电路,所述声发射传感器与电荷转换电路连接,所述电荷转换电路通过适调放大电路与输出放大电路连接,所述电荷转换电路还与过载指示电路连接,所述稳压电源电路分别与电荷转换电路、适调放大电路、输出放大电路和过载指示电路连接。优选地,所述电荷转换电路包括轨到轨FET输入放大器A1、电容C1、电容C5、电容C4、电阻R1、电阻R2和电阻R3,所述电容C5的一端与电容C1的一端连接后与声发传感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容C4与电阻R2并联连接后的一端分别与电容C5的另一端、电阻R1的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4与电阻R2并联连接后的另一端与轨到轨FET输入放大器A1的正极输入端连接,所述轨到轨FET输入放大器A1的输出端分别与电容C1另一端、电阻R1的另一端、适调放大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轨到轨FET输入放大器A1的负极输入端与电阻R3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与地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一过载指示电路包括第一比较放大器A2、第二比较放大器A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电阻R7、第一分压二极管D1、第二分压二极管D2和第一发光二极管D3,所述第二过载指示电路包括第三比较放大器A21、第四比较放大器A31、电阻R41、电阻R51、电阻R61、电阻R71、第三分压二极管D11、第四分压二极管D21和第二发光二极管D31,稳压电源电路输出的第一基准电压接入第一过载指示电路的电阻R4的一端,稳压电源电路输出的第一基准电压接入第二过载指示电路的电阻R41的一端,稳压电源电路输出的第二基准电压接入第一过载指示电路的电阻R6的一端,稳压电源电路输出的第二基准电压接入第二过载指示电路的电阻R61的一端,所述电荷转换电路输出的第一指示信号接入电阻第一过载指示电路的电阻R5的一端,所述输出放大电路输出的第二指示信号接入第一过载指示电路的电阻R51的一端,所述电阻R4的另一端与第一比较放大器A2的负极输入端连接,所述电阻R6的另一端与第二比较放大器A3的正极输入端连接,第一比较放大器A2的输出端与第一分压二极管D1的阳极连接,第二比较放大器A3的输出端与第二分压二极管D2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一分压二极管D1的阴极与第二分压二极管D2的阴极连接后再与电阻R7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7的另一端与发光二极管D3的阳极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D3的阴极与地连接,所述电阻R41的另一端与第三比较放大器A21的负极输入端连接,所述电阻R61的另一端与第四比较放大器A31的正极输入端连接,第三比较放大器A21的输出端与第三分压二极管D11的阳极连接,第四比较放大器A31的输出端与第二分压二极管D21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三分压二极管D11的阴极与第四分压二极管D21的阴极连接后再与电阻R71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71的另一端与发光二极管D3的阳极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D3的阴极与地连接。优选地,所述适调放大电路包括第五比较放大器A4、电阻R8、电阻R9和电阻R10,所述电阻R8的一端与电荷转换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阻R8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五比较放大器A4的负极输入端、电阻R10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五比较放大器A4的输出端分别与电阻R10的另一端、输出放大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阻R9的一端与第五比较放大器A4的正极输入端连接,所述电阻R9的另一端与地连接。优选地,所述输出放大电路包括第六比较放大器A5、电阻R11、电阻R12、调节电位器R13、第一稳压二极管ZD1和第二稳压二极管ZD1,所述电阻R11的一端与适调放大电路输入端连接,所述电阻R11的另一端分别与、调节电位器R13的一端、第六比较放大器A5的负极输入端连接,所述第六比较放大器A5的输出端分别与调节电位器R13的另一端、第二过载指示电路的指示信号输入端、信号预处理电路连接。优选地,所述轨到轨FET输入放大器A1选用AD823芯片。优选地,第一比较放大器A2和第二比较放大器A3以及第三比较放大器A21和第四比较放大器A31采用器件型号为LM392双限集成运算比较器芯片。优选地,所述第一稳压二极管ZD1和第二稳压二极管ZD1采用的型号为IN4740A稳压二极管。综上所述,本技术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检测电力电容器局部放电时产生的声脉冲信号,可以不受电磁干扰的限制,克服了传统电力电容器局放检测装置灵敏度低和信噪低的缺点。(2)本技术可以将声发射传感器输出高阻电信号转换成低阻电压信号,并将其信号进行放大,以便进行检测,干扰小。(3本技术在放大声发射传感器的电信号时,可以监视电荷转换电路和输出放大电路的工作的状态,防止放大器进入非线性工作更大的范围。(4)本技术具有测量信号精确、结构简单、价格便宜的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实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的附图做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一种电力电容器前置检测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图2是本技术的电荷转换电当前第1页1 2 3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力电容器前置检测放大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声发射传感器、电荷转换电路、适调放大电路、输出放大电路、第一过载指示电路、第二过载指示电路和稳压电源电路,所述声发射传感器与电荷转换电路连接,所述电荷转换电路通过适调放大电路与输出放大电路连接,所述电荷转换电路还与过载指示电路连接,所述稳压电源电路分别与电荷转换电路、适调放大电路、输出放大电路和过载指示电路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志都,黄维,蒋圣超,王乐,俸波,田树军,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