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13515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起重装置,尤其是用于将曲轴轴承安装到内燃机中或者将曲轴轴承从内燃机中拆卸出来的曲轴轴承起重装置,包括具有第一平台(12)的第一基体(11)、具有第二平台(15)的第二基体(14)以及将第一基体(11)耦连到第二基体(14)上的管状的中间体(17),其中第一基体(11)的相对于第一平台(12)伸出的区段(13)在管状中间体(17)的第一端部(18)内、而第二基体(14)的相对于第二平台(15)伸出的区段(16)在管状中间体(17)的第二端部(19)内分别通过螺纹可旋转地被引导,从而通过旋转管状的中间体(17),一方面中间体(17)可以相对于第一基体(11)、并且同时另一方面第二基体(14)可以相对于中间体(17)伸缩式地进行调节,也就是以这种方式:取决于所述中间体(17)的旋转方向,或者第一基体(11)和第二基体(14)相互相向移动,或者第一基体(11)和第二基体(14)相互背离移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起重装置,尤其是用于将曲轴轴承安装到内燃机 中或者将曲轴轴承从内燃机中拆卸出来的曲轴轴承起重装置。
技术介绍
为了维修内燃机,在某些情况下需要将内燃机中的曲轴轴承拆卸 下来,并需要重新安装回去,其中这需要借助于起重装置来实现,使 得曲轴轴承在装配和拆卸时能够移动。根据实践,在此使用基于杠杆原理的起重装置。这种基于杠杆原理的起重装置使用的是非线性的起 升行程。此外如果这种杠杆起重机要在移入状态下具有较小的结构高 度,那么它很难提供较大的工作行程。
技术实现思路
由此出发,本专利技术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起重装置。这项任 务通过权利要求1的起重装置来完成。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起重装置包括具 有第一平台的第一基体、具有笫二平台的第二基体以及将第一基体耦 连到第二基体上的管状的中间体,其中第一基体的相对于第一平台伸 出的区段在管状中间体的笫一端部内、而第二基体的相对于第二平台 伸出的区段在管状中间体的笫二端部内分别通过螺紋可旋转地被引 导,从而通过旋转管状的中间体, 一方面中间体可以相对于第一基体、 并且同时另一方面第二基体可以相对于中间体伸缩式地进行调节,也就是以这种方式取决于所述中间体的旋转方向,或者笫一基体和第 二基体相互相向移动,或者第一基体和笫二基体U4)相互分离移动。通过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起重装置,可以在较小的结构高度时实现大的 工作行程。此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起重装置具有线性的起升行程,并且 在整个起升行程上具有恒定力施加。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起重装置另一优点 在于,它在整个行程上是自锁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起重装置可以简单地 手动操纵,并且具有较小的自重。第一基体的相对于第一平台伸出的区段优选构造为管状,从而当通过旋转管状的中间体使这两个基体相互相向移动时,第二基体的相 对于第二平台伸出的区段进入到笫一基体的管状区段内。在第 一基体的区段与中间体之间的螺紋以及在第二基体的区段与 中间体之间的螺紋优选具有不同的旋向、不同的螺距和不同的直径, 其中在第二基体的区段与中间体之间的螺紋具有更大的螺距。附图说明由从属权利要求和随后的说明给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改进方案。根据插图更详细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但是不局限于此。附图示出图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起重装置连同操纵棘轮在第一位置上的横截面;图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起重装置连同操纵棘轮在第二位置上的横截 面j 和图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起重装置连同操纵棘轮在第三位置上的横截面。附图标记列表10起重装置11第一基体12第一平台13区段14笫二基体15第二平台16区段17中间体18笫一端部19第二端部20操纵棘轮21卡环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至3分别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起重装置10在不同位置上6^横 截面,其中在图1中,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起重装置IO完全移到一起,而在 图3中则完全移开。图2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起重装置IO的一个位置,即位于图1中完全移入的状态和图3中完全移出的状态之间的一个位 置。根据图1至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起重装置10具有两个基体,也就是 第一基体ll和第二基体14,其中第一基体ll具有一个第一平台12以 及一个相对于笫一平台12伸出的区段13,第二基体14具有一个第二 平台15以及一个相对于第二平台15伸出的区段16。两个基体11和14的区段13和16分别在笫一端部与相应的平台 12和15柠紧以及焊接,其中焊接确保了区段13、 16与两个基体11、 14的平台12、 15之间的螺紋连接。除了两个基体11和1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起重装置还包括一个中间体 17,该中间体17构造为管状。第一基体ll的相对于笫一平台12伸出的区段13可旋转地在管状 中间体17的第一端部18中被引导,第二基体14的相对于第二平台15 伸出的区段16可旋转地在中间体17的、位于笫一端部18对面的第二 端部19中被引导,确切地说各自通过相应的螺紋。其中在第一基体11的区段13和中间体17之间的螺紋以及在第二 基体14的区段16和中间体17之间的螺紋具有不同的旋向,从而当管 状中间体17通过设置操纵棘轮20而被旋转时,取决于中间体17的旋 向,或者第一基体11和第二基体14伸缩式地相互相向移动,或者第 一基体11和第二基体14伸缩式地相互分离移动。根据图1至3,笫一基体11的相对于笫一平台12伸出的区段13 构造为管状,从而当通过旋转管状的中间体17而使这两个基体11和 14伸缩式地相互相向移动时,第二基体14的相对于第二平台15伸出 的区段16进入到第一基体11的管状区段13内。这可以由图l和图2 得知。由此可以在移到一处的状态下,实现较小的起重装置的结构高 度。为了在两个基体11和14伸缩式地相互相向移动时,实现两个基 体11和14的两个区段13和16的相互移入,此外所述螺紋具有不同的 直径,由此具有不同的尺寸。如同已经说明的那样,在第一基体ll的区段13和中间体17之间 的螺紋以及在第二基体14的区段16和中间体17之间的螺紋具有不同 的旋向。此外所述螺紋具有不同的螺距,其中在第二基体14的区段16和中间体17之间的螺紋具有比在第一基体11的区段13和中间体17 之间的螺紋更大的螺距。因此使得对于管状中间体17的每圏旋转,第 二基体14实现了比第一基体11更大的行程。由此可以提供大工作行 程。两个基体ll、 14的两个平台12、 15具有固定装置,用于将根据本 专利技术的起重装置通过它的平台12、 15与部件相连接。由此根据本专利技术 的起重装置既可以用于部件的压分、也可以用于部件的拉合,根据本 专利技术的起重装置通过两个基体11、 14的平台12、 15与所述部件连接。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起重装置IO相应地既可以在压应力下、又可以在拉应力 下使用。当使用用于将曲轴轴承安装到内燃机中或者将曲轴轴承从内燃机 中拆卸出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起重装置时,第一基体11的平台12优选与 内燃机的机油盘或者与附加的设备例如横梁连接,并且第二基体14的 平台15与曲轴轴承的曲轴轴承盖连接。如同已经说明的那样,为了使管状中间体17旋转,在中间体17 上作用有操纵棘轮20,其中卡环保证了操纵棘轮20在中间体17上的位置。权利要求1.起重装置,尤其是用于将曲轴轴承安装到内燃机中或者将曲轴轴承从内燃机中拆卸出来的曲轴轴承起重装置,包括具有第一平台(12)的第一基体(11)、具有第二平台(15)的第二基体(14)以及将第一基体(11)耦连到第二基体(14)上的管状的中间体(17),其中第一基体(11)的相对于第一平台(12)伸出的区段(13)在管状中间体(17)的第一端部(18)内、而第二基体(14)的相对于第二平台(15)伸出的区段(16)在管状中间体(17)的第二端部(19)内分别通过螺纹可旋转地被引导,从而通过旋转管状的中间体(17),一方面中间体(17)可以相对于第一基体(11)、并且同时另一方面第二基体(14)可以相对于中间体(17)伸缩式地进行调节,也就是以这种方式取决于所述中间体(17)的旋转方向,或者第一基体(11)和第二基体(14)相互相向移动,或者第一基体(11)和第二基体(14)相互分离移动。2. 按照权利要求l所述的起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体 (11)的相对于笫一平台U2)伸出的区段(l3)构造为管状的,从而当通过旋转管状的中间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起重装置,尤其是用于将曲轴轴承安装到内燃机中或者将曲轴轴承从内燃机中拆卸出来的曲轴轴承起重装置,包括具有第一平台(12)的第一基体(11)、具有第二平台(15)的第二基体(14)以及将第一基体(11)耦连到第二基体(14)上的管状的中间体(17),其中第一基体(11)的相对于第一平台(12)伸出的区段(13)在管状中间体(17)的第一端部(18)内、而第二基体(14)的相对于第二平台(15)伸出的区段(16)在管状中间体(17)的第二端部(19)内分别通过螺纹可旋转地被引导,从而通过旋转管状的中间体(17),一方面中间体(17)可以相对于第一基体(11)、并且同时另一方面第二基体(14)可以相对于中间体(17)伸缩式地进行调节,也就是以这种方式:取决于所述中间体(17)的旋转方向,或者第一基体(11)和第二基体(14)相互相向移动,或者第一基体(11)和第二基体(14)相互分离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P德鲁克米勒W米歇勒
申请(专利权)人:曼柴油机欧洲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德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