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亮点空间振幅变化率的油藏预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3124682 阅读:1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4-06 12: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亮点空间振幅变化率的油藏预测方法,首先多方面分析判断研究区目的层段是否具备运用亮点技术寻找油藏的条件。然后在待评价的具有“亮点”特征的岩性圈闭内沿三个不同的方向分析油藏高度内和油藏高度外的地震反射振幅变化特征,若三个方向振幅变化均表现为两段式的特征:油藏高度内的振幅数据为第一段,斜率较小,振幅较大;油藏高度外的振幅数据为另一段,振幅值明显低于第一段,并且与第一段之间存在振幅突然降低的拐点,则该圈闭含油可能性较大。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分析地震反射上表现为“亮点”的岩性圈闭在不同方向的振幅变化率对圈闭是否含油气进行预测,提高了利用“亮点”特征进行油气藏预测的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亮点空间振幅变化率的油藏预测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利用“亮点”分析技术进行油藏预测的方法,属于石油勘探中油气藏预测

技术介绍
所谓亮点,狭义地讲就是指在地震剖面上,由于地下油气藏(以气藏最为典型)的存在所引起的地震反射波振幅相对增强。它与其上下左右的反射振幅相比,更为突出。亮点特征尤其表现在浅层含油气砂岩层被较厚层泥岩包裹的岩性组合结构中,在速度上,多为砂岩速度小于泥岩,在含油气后砂岩速度变得更小,油气层与围岩阻抗差异增大,从而在地震剖面上表现为亮点特征。但叠后地震反射“亮点”并非指示储层含油气的标准。“亮点”反射特征存在多方面影响因素,包括储层与围岩间速度差异(埋深)、油水层速度差异、原油密度、含油饱和度、砂岩厚度以及储层的非均质性等。在一个地区,一般浅层砂岩的速度小于泥岩,随着埋深的增加,砂泥岩速度差减小,到一定深度后,砂岩的速度大于泥岩,这时砂岩储层在含油气后,速度减小,与泥岩的速度(阻抗)差减小,振幅减弱,油气反而出现“暗点”的特征。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无法利用“亮点”技术来预测油气。基于“亮点”形成的原理,油层与水层之间速度差异越大,越容易形成亮点。油层的速度受含油饱和度以及原油密度的影响,油层速度会随着含油饱和度的增大和原油密度的减小而降低。因此含油饱和度高、密度小的油层速度与水层速度差异大,“亮点”特征更为明显;而含油饱和度低、密度大的油层速度与水层速度差异小,这时无法利用“亮点”技术预测油气。储层厚度也是影响反射振幅的因素之一,正演分析表明,厚层的油层比薄层的油层“亮点”特征更加明显,所以如果油层厚度较薄,利用“亮点”技术预测油气的效果也不好。砂岩储层的非均质性也是影响砂岩速度差异的重要原因,其影响程度不亚于含不同流体后所产生的速度差异。已有研究表明物性好的储层速度小于含泥质或者灰质储层,相对于差储层,即使物性较好的储层含水后仍能形成亮点,因此使得“亮点”更加的多解。综上所述,利用亮点技术来识别油层多解性非常多,但其最主要的因素包括三个方面,分别是储层埋深、储层厚度和油水层之间速度差异。如何预测“亮点”是否含油,必须要结合油藏在空间上的特征进行分析。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亮点”空间振幅变化率的油藏预测方法,来提高油气预测的精度。使用本预测方法之前,首先从储层与地震对应关系、研究区油藏特征、亮点产生的深度范围、油层与水层地震反射特征等方面分析判断研究区目的层段是否具备运用亮点技术寻找油藏的条件。分析主要目的层是否存在相互干涉,这是利用亮点反射特征进行含油预测的基础。若储层上下被较厚层泥岩包裹,则具备分析的基础。若主要目的层上部仍有砂岩储层,则在地震反射上为砂组共同形成的反射,不能代表主要目的层的地震响应,不能直接用来进行亮点分析。具有一定区域内油藏含油高度相似等规律性的油藏特征是研究区油藏可预测的基础条件。建立砂泥岩阻抗(或速度)随深度变化趋势量板,依据含不同流体速度差异,在分析研究区原油密度和含油饱和度的基础上,分析含油与含水之间的阻抗差异,从而筛选出产生亮点的最佳深度范围,这是亮点产生的背景条件,也是运用亮点分析技术寻找油藏的基础。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正演以及典型油藏地震反射特征解剖,明确不同厚度油层所产生的地震反射特征。在上述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利用“亮点”空间振幅变化率的方法预测油藏。基于“亮点”空间振幅变化率的油藏预测方法采用如下步骤:(1)、通过地震监测获得将要评价的具有“亮点”特征的岩性圈闭的振幅图,并将所述振幅图与构造等值线图相叠合得到目标岩性圈闭叠合图;(2)、按照该研究区周围油藏含油高度的三倍范围内,从目标岩性圈闭的左中右三个不同位置,分别在目标岩性圈闭叠合图上从圈闭最高点向下按照构造等值线等间距取多个对应的振幅数据点进行数据分析;例如,若研究区含油高度约30米,则需在目标圈闭叠合图上从圈闭最高点向下按照构造等值线取90米范围内所对应的振幅数据点;(3)、分别画出三组数据从圈闭高点向低部位的振幅变化散点图,将振幅数据分为油藏高度内数据和油藏高度外数据,计算振幅变化率;将按照构造等值线等间距所取的振幅值作为纵轴,距离圈闭最高点的等值线间距作为横轴进行交汇;若是从所评价的圈闭中所取的左中右三组数据都具有两段式特征:其中油藏高度内的振幅数据定义为第一段,油藏高度外的振幅数据定义为第二段,如果第一段斜率较小,且与第二段存在振幅突然降低拐点,第二段振幅值明显低于第一段,则这个具有“亮点”特征的圈闭含油的可能性较大。上述方案还进一步包括:所述步骤(2)中若油藏含油高度在20米及以上,则所取的振幅数据点间距为5-10米。所述步骤(3)中若三组数据都具有两段式特征,但振幅突然降低拐点位于油藏高度之外,则这个具有“亮点”特征的圈闭含油的可能性也较小。本预测方法代表了三个方面的含义:第一,目标圈闭的振幅变化特征要具有典型油藏的油层亮点强振幅、水层振幅变弱的特征;第二,之所以需要从目标亮点圈闭的不同位置取三组数据按照构造等值线进行评价分析,是因为典型的油层亮点特征其振幅突然减小的变化带(油水边界)基本是与构造等值线相平行的;第三,目标圈闭的含油高度与周围已知油藏具有可类比性,若是油藏高度内振幅数据点均位于第一段中,油藏高度外振幅数据点均位于第二段中,则该圈闭含油可能性较大(当然也不排除含油高度变化的可能)。本专利技术在分析判断研究区目的层段具备运用亮点技术寻找油藏的条件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地震反射上表现为“亮点”的岩性圈闭在不同方向的振幅变化率对圈闭是否含油气进行预测,提高了利用“亮点”特征进行油气藏预测的精度;解决了直接利用叠后地震反射“亮点”特征进行含油预测多解性强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基于“亮点”空间振幅变化率的油藏预测方法的流程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c7岩性圈闭振幅与构造等值线叠合图,图中标出了左、中、右三个方向的振幅取值点;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c7岩性圈闭左侧亮点空间振幅变化率图,没有两段式的特征;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c7岩性圈闭中部亮点空间振幅变化率图,具有两段式的特征,振幅突减点在30米以后,与已知油藏含油高度不一致,周围区域已知油藏含油高度约20米;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中c7岩性圈闭右侧亮点空间振幅变化率图,具有两段式的特征,振幅突减点在30米以后,与已知油藏含油高度不一致,周围区域已知油藏含油高度约20米。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表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利用本专利技术对亮点圈闭进行含油气预测时,首先从储层与地震对应关系、研究区油藏特征、亮点产生的深度范围、油层与水层地震反射特征等方面分析判断研究区目的层段是否具备运用亮点技术寻找油藏的条件。本案例选取了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地区,统计研究区油藏含油高度在20-100m,且车排子地区一定区域内油藏含油高度相似。油藏实际形态在平面上(包括振幅属性图)多呈现近底平顶凸的半圆型。具有规律性的油藏特征是该区油藏可预测的基础条件。研究区原油密度一般在0.9g/cm3,油藏的含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基于亮点空间振幅变化率的油藏预测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亮点”空间振幅变化率的油藏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通过地震监测获得将要评价的具有“亮点”特征的岩性圈闭的振幅图,并将所述振幅图与构造等值线图相叠合得到目标岩性圈闭叠合图;(2)、按照该研究区周围油藏含油高度的三倍范围内,从目标岩性圈闭的左中右三个不同位置,分别在目标岩性圈闭叠合图上从圈闭最高点向下按照构造等值线等间距取多个对应的振幅数据点进行数据分析;(3)、分别画出三组数据从圈闭高点向低部位的振幅变化散点图,将振幅数据分为油藏高度内数据和油藏高度外数据,计算振幅变化率;将按照构造等值线等间距所取的振幅值作为纵轴,距离圈闭最高点的等值线间距作为横轴进行交汇;若是从所评价的圈闭中所取的左中右三组数据都具有两段式特征:其中油藏高度内的振幅数据定义为第一段,油藏高度外的振幅数据定义为第二段,如果第一段斜率较小,且与第二段存在振幅突然降低拐点,第二段振幅值明显低于第一段,则这个具有“亮点”特征的圈闭含油的可能性较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亮点空间振幅变化率的油藏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通过地震监测获得将要评价的具有“亮点”特征的岩性圈闭的振幅图,并将所述振幅图与构造等值线图相叠合得到目标岩性圈闭叠合图;(2)、按照研究区周围油藏含油高度的三倍范围内,从目标岩性圈闭的左中右三个不同位置,分别在目标岩性圈闭叠合图上从圈闭最高点向下按照构造等值线等间距取多个对应的振幅数据点进行数据分析;(3)、分别画出三组数据从圈闭高点向低部位的振幅变化散点图,将振幅数据分为油藏高度内数据和油藏高度外数据,计算振幅变化率;将按照构造等值线等间距所取的振幅值作为纵轴,距离圈闭最高点的等值线间距作为横轴进行交汇;若是从所评价的圈闭中所取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志伟陈学国于腾飞时秀朋张建华王有涛王月蕾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西部分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