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中学专利>正文

建筑用手拉葫芦吊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11490 阅读:2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能够在吊篮内控制吊篮上下行走的建筑外墙用载人吊篮,它是将手拉葫芦中间负重链取消增加长度,换上油丝绳,加上框架,铺上跳板组成的吊篮,具有使用操作安全,工作效率高的特点。(*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建筑楼房外墙用载人装置,尤其是能在负重的情况下,在吊篮内控制上下行走的载人吊篮。目前公知的吊篮是由两根棕绳下端系寸管,寸管上面铺两块跳板而成,工作时先将棕绳上端固定在楼房顶部,人员进入吊篮工作吊篮要上升或下降时,人员走出吊篮到楼房顶部解开棕绳做上升或下降新的位置固定。由于吊篮简陋每换一下位置工作人员都得进出一次。不仅工作效率低,安全系数也低,随时都有危险发生。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将手拉葫芦中间负重链取消,增加中间长度,以缠绕足够的油丝绳为准,油丝绳两侧有两片挡板避免与固定板摩擦,取消中间连接杆,把两片固定板各加大成方型,上面各钻六个孔。四个孔穿连接杆,两个孔穿与框架相连接的螺杆。框架由上前梁两端与上横梁、上斜梁、前腿、前斜腿连接。后腿上端与上横梁上斜梁、后网架固定套连接,下端与下横梁连接,下横梁另一端与前腿连接,上面还有跳板固定螺杆、固定带钢、稳定杆套焊接在上前梁下面套上有顶丝,稳定杆一端靠墙面时起吊篮稳定作用。由于采用上述方案吊篮换位置时人在吊篮内手拽拉链即可调换位置。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主观2是俯视3是侧视中1、左固定板2、拉链外壳3、固定板螺母4、手拉链5、框架螺母6、固定板螺母7、稳定杆8、稳定杆套9、顶丝10、框架后腿11、框架上横梁12、框架上斜梁13、连接杆14、框架前腿15、油丝绳16、油丝绳空心轴17、齿轮外壳18、油丝绳挡板19、右固定板20、前斜腿21、下横梁22、螺杆23、固定带钢24、螺母25、跳板26、后网架固定套27、顶丝28、上前梁29、带钢30、油丝绳弹簧夹31、弹簧在图1中框架前腿(14)、上横梁(11)、后腿(10)、下横梁(21)、形成交圈、为保证人身安全制做框架拉力应大于负重。在图2所示实施例中,上横梁(11)、上前梁(28)、上斜梁(12)形成交圈、下面有稳定杆(7)、稳定杆套(8)顶丝(9)、油丝绳弹簧夹(30)两端环扣在连接杆(13)上面、在弹簧(31)压力下保证油丝绳紧而不乱。在图3所示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油丝绳(15)与两侧挡板(18)接触、连接杆(13)两端与左固定板(1)、右固定板(19)连接,固定板下面与框架上横梁(11)、上斜梁(12)用螺杆连接、上前梁两端与前腿,前斜腿连接。权利要求1.一种建筑用手拉葫芦吊篮,其特征是中间缠绕油丝绳的手拉葫芦方形固定板用螺杆连接在框架中的上横梁、上斜梁上、上横梁与前腿、下横梁、后腿形成交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篮,其特征是手拉葫芦中的两片方形固定板由连接杆两端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篮,其特征是上横梁两端与上前梁、上斜梁形成交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篮,其特征是手拉葫芦中间油丝绳两侧有挡板,油丝绳上有弹簧夹。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篮,其特征是上前梁两端与前腿,前斜腿连接,上前梁下面设有稳定杆。全文摘要一种能够在吊篮内控制吊篮上下行走的建筑外墙用载人吊篮,它是将手拉葫芦中间负重链取消增加长度,换上油丝绳,加上框架,铺上跳板组成的吊篮,具有使用操作安全,工作效率高的特点。文档编号B66D3/12GK1101326SQ9311840公开日1995年4月12日 申请日期1993年10月6日 优先权日1993年10月6日专利技术者李中学 申请人:李中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建筑用手拉葫芦吊篮,其特征是:中间缠绕油丝绳的手拉葫芦方形固定板用螺杆连接在框架中的上横梁、上斜梁上、上横梁与前腿、下横梁、后腿形成交圈。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中学
申请(专利权)人:李中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23[中国|黑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