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近灯的多重反射面TIR透镜光学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109376 阅读: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3-31 14: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远近灯的多重反射面TIR透镜光学结构,其包含:一本体,其具有一光轴,本体于该光轴的一末端设有一容置空间,且该本体对应该光轴成型有依序相邻的第一光学面、第二光学面、第三光学面和第四光学面,且该光轴通过该第一光学面,第四光学面成型有一交于该光轴的第五光学面;通过上述技术特征,第一光学面将由容置空间入射的光线折射后平行于光轴并由第五光学面射出;第二光学面将由该容置空间入射的光线折射至该第三光学面,并经该第三光学面反射至该第四光学面射出,以通过所述光学面于前方投影面形成强光区、扩散区及明暗截止线,以降低制造成本并有效提高光学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远近灯的多重反射面TIR透镜光学结构,其通过一种呈透明的第一至第五光学面将光源的光线经第一及第二光学面收光后分别由第四及第五光学面出光,并于投影面形成明暗截止线。
技术介绍
现有的大多数车灯均为于灯罩内部经真空蒸镀而形成反射面,以通过反射面将光线反射至所需光型的位置;然而,真空蒸镀过程中的温度较高,故灯罩的材质选用将受到极大的限制,且亦须予以考虑镀膜与基材的结合性;此外,真空蒸镀极易产生镀膜厚度不均的现象,从而影响光学反射的精度,导致出光后的光型与原设计光型之间存在误差;故光学领域的技术人员通过TIR(Total Internal Reflect1n,全内反射)的光学设计,以通过一光学本体将光源的光线收光,并经光学本体内部全反射后而完全出光,令灯具的灯罩无须参与光线的反射,即能于理论上达到100%的反射率,以提升光学精度,且令灯罩无须经由真空蒸镀的制造过程。中国台湾第1491833号的“车用照明装置”一案,其主要通过非镜像对称的第二透光面,以将光线分别通过外围绕面中具有连续曲面的扩光区域及聚光区域以进行反射,进而投射出符合明暗截止线的光型;但是,明暗截止线中具有15度线的转折点;而就车灯设计而言,通常将光线的强光区投射于该转折点处,扩散区则绕于该强光区,以与强光区形成明暗截止线;而1491833号一案的扩光区域及聚光区域分别位于外围绕面的上半部及下半部,故若需分别投射出强光区及扩散区以明显呈现明暗截止线,则其曲面设计将极为繁杂,导致成型加工不易,且容易造成光型分布不均。有鉴于此,本案专利技术人特地针对TIR车灯加以研究及改进,期以一较佳技术改善上述问题,并在经过长期研发及不断测试后,始有本技术的问世。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案专利技术人提供了一种远近灯的多重反射面TIR(TotalInternal Reflect1n,全内反射)透镜光学结构,其包含:一本体,其具有一光轴,本体于该光轴的一末端设有一容置空间,且该本体对应该光轴成型有依序相邻的第一光学面、第二光学面、第三光学面和第四光学面;该第四光学面成型于该本体相对该容置空间的一端,且该第四光学面成型有一交于该光轴的第五光学面;其中,该第一光学面设于该容置空间的底面,且该光轴通过该第一光学面;该第一光学面将由该容置空间入射的光线折射后平行于该光轴并由该第五光学面出光;该第二光学面设于该容置空间的侧壁面,且该第二光学面将由该容置空间入射的光线折射至该第三光学面并经该第三光学面反射至该第四光学面后射出。据上所述的远近灯的多重反射面TIR透镜光学结构,其中,该第五光学面为一多曲率的非对称曲面,且该第五光学面距该第一光学面较远的一端位于该光轴的下方。据上所述的远近灯的多重反射面TIR透镜光学结构,其中,该第四光学面还设有一凸垣,且该第五光学面成型于该凸垣。据上所述的远近灯的多重反射面TIR透镜光学结构,其中,该凸垣呈圆柱状设置,且该凸垣的周缘处呈一圆角。据上所述的远近灯的多重反射面TIR透镜光学结构,其中,该第五光学面为一光滑面。据上所述的远近灯的多重反射面TIR透镜光学结构,其中,该第五光学面凹设于该第四光学面。据上所述的远近灯的多重反射面TIR透镜光学结构,其中,该第三光学面为呈非对称设置的多曲率全反射面;该第一光学面、第二光学面及第四光学面均完全对称于该光轴;且该本体呈透明状。据上所述的远近灯的多重反射面TIR透镜光学结构,其中,该第五光学面的面积大于该第一光学面的面积。据上所述的远近灯的多重反射面TIR透镜光学结构,还包含一光源,其设置于该容置空间内,且该光源朝该第一光学面及第二光学面投射光线。据上所述的远近灯的多重反射面TIR透镜光学结构,其中,经由该第五光学面射出的光线于一位于该本体前端的投影面形成一强光区,由该第四光学面出光的光线于该投影面形成一绕于强光区周缘的扩散区,且该强光区及扩散区于该投影面形成一明暗截止线。由上述说明及设置,可见本技术主要具有以下优点及功效:1.本技术除了可符合明暗截止线的相关规范外,亦通过第五光学面位于光轴处的设置,以利于依所需的强光区所需的位置及光型而设计第五光学面的曲面,故可以提升光型设计的精度,并同时减少光型设计复杂度,进而降低研发成本;而第三光学面则可具有充分的空间,从而对所需扩散区的范围及光线均匀度设计其曲率,故本技术于形成明暗截止线的光型时,可确实提升光型的精度及饱和度,并具有较佳的均旋光性。2.本技术中的第一光学面、第二光学面及第四光学面均360度完全对称于该光轴,故使本技术整体并无过多复杂的曲面设计,因此较易于制造成型,从而可大幅降低本技术的研发制造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左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右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俯视图;图5为本技术的仰视图;图6为本技术于X - Z截面暨由第五光学面出光的光学路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于Y - Z截面暨由第五光学面出光的光学路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于投影面投射出强光区的光学实验图;图9为本技术于Y - Z截面暨由第四光学面出光的光学路径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于投影面投射出扩散区的光学实验图。附图标记说明:1-本体;11-容置空间;12-第一光学面;13-第二光学面;14-第三光学面;15_第四光学面;151_凸垣;16_第五光学面;2_光源;A_光轴。【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远近灯的多重反射面TIR透镜光学结构,其实施手段、特点及其功效,兹举几种较佳可行实施例并配合图式于下文进行详细说明。首先,如图1至图5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远近灯的多重反射面TIR(TotalInternal Reflect1n,全内反射)透镜光学结构,其包含:—本体I,其呈透明状,且具有一光轴A,本体I于该光轴A的一末端设有一容置空间11,且该本体I对应该光轴A成型有依序相邻的第一光学面12、第二光学面13、第三光学面14及第四光学面15;在一实施例中,该第一光学面12、第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远近灯的多重反射面TIR透镜光学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一本体,其具有一光轴,该本体于该光轴的一末端设有一容置空间,且该本体对应该光轴成型有依序相邻的第一光学面、第二光学面、第三光学面和第四光学面;该第四光学面成型于该本体相对该容置空间的一端,且该第四光学面成型有一交于该光轴的第五光学面;其中,该第一光学面设于该容置空间的底面,且该光轴通过该第一光学面;该第一光学面将由该容置空间入射的光线折射后平行于该光轴并由该第五光学面射出;该第二光学面设于该容置空间的侧壁面,且该第二光学面将由该容置空间入射的光线折射至该第三光学面并经该第三光学面反射至该第四光学面后射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明峰施明智
申请(专利权)人:堤维西交通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