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高如桐专利>正文

组合式导绳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10840 阅读:1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组合式导绳装置。涉及起重机抓斗。主要解决导绳装置对开闭绳磨损问题。特征是:1.在同一平面内至少设置两个滚动体(6),组成孔(12);两相邻外沿面无间隙;在其上焊有钢球(5)。2.在同一平面内,至少设有两个滚动体(6);在其两相邻面上方,设有凸出滚动体(14);在底板(1)下设有四点支承的回转机构。此称三重滚动组合。3.在同一平面内,设有数个滚动体(6),该滚动体(6)为钢球,组成孔(12);上下两层相错半个向位角设置;钢球之间用固定架(25)限位。4.在同一平面内,设有数个滚动体(6),该滚动体(6)为钢球,组成孔(12);在两相邻钢球之上分别固联钢球(5)。主要用于起重机抓斗导动开闭绳。是抓斗的一个部件。(*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说明 一、
本技术涉及起重机,特别是其抓斗的导绳装置。二、技术背景 用于起重机的抓斗,开闭绳穿过上横梁上拉下松,实现抓斗的抓取物料和卸掉物料。在上拉下松过程中,开闭绳与上横梁有相对运动,因此,需设导绳装置。该导绳装置设在上横梁顶面上,开闭绳从其中心穿入抓斗内部,主要由底板、支架、转轴、轴承、滚动体等组成。其型式随着抓斗的发展在演变。先后有喇叭型、一字型、井字型和十字型。均在一定范围内有应用。喇叭型,由于为纯滑动,现在已很少有人使用。一字型简单,两个导轮呈一字排设;中间有间隙;当开闭绳从中心沿其轴线方向倾斜拉动时,其滚动摩擦发生变化,开始被挤夹,磨损加剧,严重时,像锯一样,切割上横梁顶面,造成坏件;同时,其电机功率耗损加大。十字型,由于导轮数量加倍,效果要好些,但没有质的变化。井字型的缺点是开闭绳的外圆柱面与直辊圆柱面接触,当其倾斜加大,开始被辗压,倾角愈大,辗压力愈大,造成开闭绳使用寿命降低;再有,若开闭绳沿其辊轴线45°方向斜拉动,则增受扭曲力和挤夹力,因此,滚动效果更加不好。中国专利号98212129.6和99233868.9,提出一种防磨损的导绳装置,但仍存在许多缺点。上述两项专利,实际上后者其中一项是对前者的补充。具体缺点如下A.导轮传统型式呈一字型设置。绳槽偏离中心20mm,顺向呈长槽;并在夹板中心里侧镶有钢球。钢球是镶住不动的。后改滑轮架顶部中心为尖形。实际产品上,焊一个圆板代替。三者一个作用当开闭绳在中心沿导轮轴线方向倾斜拉动时,即被尖形物拨分,产生相对滑动,而且沿20mm长度,继续滑动一段距离。钢对淬硬钢的滑动摩擦系数比淬硬钢对淬硬钢的滚动摩擦系数大100倍以上。摩擦系数直接关连着摩擦磨损,摩擦系数愈小,磨损愈微。因此,该两项专利,即产生滑动摩擦,其摩擦磨损相比仍然较大。B.说明书附图是说明书文字部分的补充和具体描述。其导轮比较大,而且标称导轮与开闭绳的绳径比为8~14。再叠加固定座,因此,体高、体大,给支持绳的平衡架设置造成困难。所以该专利,把支持绳与抓斗的栓卡,改放在上横梁的两侧面,继而产生两根支持绳互相不能受力平衡的缺点。C.从说明书附图中看到,转盘轴承只设一个深沟球轴承。属设计不合理,因该结构,主要承受倾覆力矩和轴向力,而该深沟球轴承,所承受的力,与此正相反。使用时间短看不出不好的效果。D.导轮大,如果使用MC尼龙,易老化、易变形,使用寿命不会长久。构造比原有技术复杂,但仍有滑动摩擦磨损,这是主要缺点。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使结构、原理趋于完善,开闭绳的磨损最小,提高其使用寿命;为克服上述导绳装置的缺点,分别提出四种新方案,根据情况,酌情选用;要做到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体积小,使用效果相比最佳。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总的构思是大幅度降低摩擦系数。根据设备和使用条件,可设计的四种型式如下A.至少设置两个滚动体(在这里导轮和滚动体本质上是同一概念),组成圆孔,在其上部固联圆形体;B.在两个滚动体对称中心线上方、沿其轴向分别设有两个凸出滚动体;在底板下设有四点支承的回转机构,形成三重滚动;C.在同一平面内设置多个滚动体,该滚动体为钢球,组成圆孔;上下两层交错设置。D.在同一平面内设置多个滚动体,该滚动体为钢球,组成圆孔;在两相邻钢球之间的上方,固联圆形体。本技术和已有技术相比,突出的优点是一字型或十字型的导绳装置,不会发生切割滚动体外沿面和上横梁顶面,使用效果会有质的变化,有效地提高开闭绳的使用寿命;带回转机构的导绳装置,三处滚动,不再发生滑动摩擦磨损,而且体积小,是最理想的型式;钢球组合的导绳装置,摩擦系数很小,结构最简单,体积最小,相比喇叭型,同样有质的好效果。第一、二种方案的滚动体,由于体积小,可优先使用非金属材料,进一步提高开闭绳的使用寿命。A、C、D三种方案,适宜开闭绳拉动时倾斜角不大、物料斜面小的场合。家用电器有高低档之分,本专利产品,也有相似之处;根据情况选用,达到最佳综合效果。四附图说明图1是滚动体与钢球组合的导绳装置的主视图。图2是滚动体与钢球组合的导绳装置的俯视图。图3是三重滚动组合的导绳装置的主视图。图4是三重滚动组合的导绳装置的俯视图。图5是钢球两重组合的导绳装置的主视图。图6是钢球两重组合的导绳装置的俯视图。图7是图5中钢球固定架的主视图。图8是钢球组合的第二方案的导绳装置的主视图。图9是钢球组合的第二方案的导绳装置的俯视图。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图1-9,详细说明本技术最佳实施例的具体细节和工作情况。例一参照图1、2。是对现有的一字型的导绳装置进行改进。现有的该种导绳装置,主要有底板1、支架2、轴3、滚动轴承4、滚动体6等组成,并设有防尘盖8、隔套9,用圆螺母10、止动垫圈11固牢。本实施例的改进之处是三个滚动体6在同一平面内组成孔12,该孔12为圆孔,两相邻外沿面无间隙;若有间隙也可以,主要是在其上设有钢球5,与支架2焊牢。为焊接方便,可在其下事先加工出一个凹窝。或其它固牢方式也可以。开闭绳7从孔12中心穿过,底板1与上横梁用螺栓紧固或焊牢。开闭绳7上拉,当在钢球5上方倾斜,会产生相对滑动,由于该钢球硬而光,所以磨损很小。最大的作用是挡住开闭绳7在此径向切磨滚动体6,从而不会从此处损坏滚动体6和上横梁顶面。开闭绳得到保护;同时,其起升电机功率,也不会加大消耗。改动虽小,确有精妙存在。本实施例,特别适合对抓斗要求不高的场合。图示为三个滚动体6。也可设两个或四个滚动体6,其钢球5数量,相应设置。三者是等效的。例二参照图3、4。是对本说明书技术背景内介绍的两项专利的改进。不同之处在于两个滚动体6在同一平面内组成孔12,该孔12呈椭圆,当然孔口也可随意设计,效果一样。图中其它相应件同例一;以及在底板1下设回转机构底板1下延伸产生空心轴15,该15的肩部对钢球16有一个支承点,底座17内设V型槽,对钢球16有两个支承点,压环18,对钢球16有一个支承点,并用圆螺母19、止动垫圈20固牢。形成四点支承的回转机构。其四点支承的接触面也可相应为圆弧曲面。该机构简单、承载能力大、高度尺寸小。其回转支承机构,多种多样,但效果基本是一样。本实施例最大不同之处在两滚动体6的对称中心线上方、平行于其轴线,分别设有两个外表面为凸出的滚动体14。图示为尖形,其夹角为90°或120°。此角度值可变动。它们是等效的。内设有滚动轴承24、密封盖23、用小轴13、轴用挡圈22,安装在小支架21上。其内的滚动轴承24等,也可为滑动轴承结构,两者是等效的。图中孔12该孔一边的绳槽深为(0.6~0.9)开闭绳7的直径。当开闭绳7在中心线上沿滚动体6轴向倾斜拉动,遇到凸出滚动体14的斜面,必对该斜面有作用力,产生转动力矩,促其绕中心公转;由于滚动体6的绳槽深为(0.6~0.9)开闭绳7的直径,此为卷筒深槽的几何尺寸,具有导绳作用,因此,底板1将在其力作用下回转,迅速使开闭绳7与滚动体6底径相对滚动。图示滚动体6为两个,也可设三个或四个,当然凸出滚动体14也要相应增设。与现有专利技术相比,由原来的开闭绳与圆板等物产生滑动摩擦,变为开闭绳7与凸出滚动体14形成滚动摩擦,一滑一滚,两者有本质的差别。凸出的滚动体14,是本实施例的唯一主要专利技术点。以上两个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起重机抓斗的组合式导绳装置,包括底板(1)下设的回转机构、上设的滚动体(6)组成的导绳装置、支架(2)上的尖形物,开闭绳(7)从孔(12)中心穿入抓斗内部,相对滚动体(6),上拉下松,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是:回转机构的底板(1)下伸空心轴(15),该(15)的肩部为一支承点,支承钢球(16),底座(17)内设V型槽,两点支承钢球(16),压环(18)通过圆螺母(19)、止动垫圈(20),固联于空心轴(15),继形成一点支承钢球(16);底板(1)之上、在同一平面内至少设置两个滚动体(6),用轴(3)、滚动轴承(4)、防尘盖(8)、隔套(9)、圆螺母(10)、止动垫圈(11)装在支架(2)上,形成孔(12);在滚动体(6)两相邻面的上方、平行于其轴线设有相应数量的凸出滚动体(14),该(14)用小轴(13)、滚动轴承(24)、密封盖(23)、轴用挡圈(22),装于小支架(21)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如桐
申请(专利权)人:高如桐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