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偏头痛的壮药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104803 阅读:1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3-31 11: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治疗偏头痛的壮药组合物,其原料以重量份计,包括路边青10~50份、望江南10~50份、岗梅根10~50份、山芝麻10~30份、苍耳子5~20份、金粟兰10~30份、钩藤6~20份、狗肝菜10~30份、苦丁茶5~20份、马鞭草10~30份。上述原料净选浸泡;头煎:武火煎煮至沸腾,改文火煎煮20~25分钟,将药汁滤出;二煎:重新加入常温水武火煎煮至沸腾,改文火煎煮20~25分钟,将药汁滤出;合并头煎与二煎所得药汁。本发明专利技术壮药组合物具有疏风毒、清热毒、止头痛、通调龙路、火路的功效,对头部跳痛、刺痛、胀痛、隐痛有较好的止痛效果,能有效缓解头痛症状,减轻发作频率,降低头痛发病风险,疗效确切、迅速、稳定、安全、无毒副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民族医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偏头痛的壮药组合物
技术介绍
偏头痛是一种周期性发作性神经-血管功能障碍,以反复发作的偏侧或双侧头痛为特征,其疼痛部位或前额、额颞、巅顶、顶枕部或全头部,头痛性质多为跳痛、刺痛、胀痛、隐痛、头痛如裹、头痛如裂等。常伴有恶心、呕吐、畏声、畏光等症状,是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发病率高,反复发作,病程较长,常迀延难愈,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景岳全书》载:“若夫偏正头风,久而不愈者,乃内挟痰涎风火,郁遏经络,气血壅滞。”指出气血瘀滞头部经络为偏头痛的基本病机。偏头痛壮医称为巧尹,壮文:gyaeujin。壮医认为:偏头痛(巧尹)是由于外感或内生邪毒阻滞“巧坞”(大脑)内的龙路、火路网络,使气血瘀滞不畅或不通而出现的临床以自觉头部疼痛为主症的一种病证,其主要病机是气血瘀滞于巧坞”(大脑)内的龙路、火路网络,按病变部位属壮医“巧坞”(大脑)病、火路病范畴。临床治疗偏头痛多投以西药,以镇痛剂、镇静剂等控制发作为主,但镇痛效果欠佳,长期用药毒副作用明显,难以根治。壮医在治疗偏头痛(巧尹)方面具有独到的见解并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镇痛效果及后期疗效甚好。因此,开发一种具有疏风毒、清热毒、止头痛、通调龙路、火路的功效,对头部跳痛、刺痛、胀痛、隐痛等有较好的止痛效果,能有效减轻发作频率,降低头痛发病风险,疗效确切、迅速、稳定、安全的壮药组合物,具有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疏风毒、清热毒、止头痛、通调龙路、火路的功效,对头部跳痛、刺痛、胀痛、隐痛有较好的止痛效果,能有效减轻偏头痛发作频率,降低头痛发病风险,疗效确切、迅速、稳定、安全的治疗偏头痛的壮药组合物。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种治疗偏头痛的壮药组合物,其原料以重量份计,包括路边青10?50份、望江南10?50份、岗梅根10?50份、山芝麻10?30份、苍耳子5?20份、金粟兰10?30份、钩藤6?20份、狗肝菜10?30份、苦丁茶5?20份、马鞭草10?30份。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重量份分别称取上述原料净选,加水浸泡15?30分钟;头煎:武火煎煮至沸腾,改文火煎煮20?25分钟,将药汁滤出;二煎:重新加入常温水至高出药材平面0.5?1厘米,武火煎煮至药液沸腾后改为文火煎煮20?25分钟,将药汁滤出;将头煎与二煎所得药汁合并即可。所述壮药组合物的剂型为汤剂。路边青,载于《中国壮药原色图谱》,壮名为Goheuhenzloh,来源于马鞭草科植物大青木Clerodendrum cyrtophyllum Turcz.的叶、根;性味:苦,寒;功效:清热利湿,凉血解毒;主治:伤风高热,头痛,痄腮,喉痹,丹毒,热痢等。望江南,载于《中国壮医学》,壮名为Duhheundoi,来源于豆科植物望江南Cassiaoccidental is L.的茎叶;性味:苦,寒;功效:止咳平喘,清肝明目,解毒止痛,泻下;主治:咳喘,眼睛红,偏头痛,疔疮肿毒,大便干结等。岗梅根,载于《中国壮医学》,壮名为Raggodiem jcaengh,来源于冬青科植物梅叶冬青Ilex asprella(Hook.et Arn)Champ.ex Benth.的根;性味:苦、甘,寒;功效:清解热毒,祛瘀毒,消肿,通龙路、火路;主治:发热,热痢,头痛,咽喉痛,跌打损伤,津伤口渴等。山芝麻,载于《中国壮医学》,壮名为Lwgrazndei,来源于梧桐科植物山芝麻He 1 icteres angustifolia L.的根;性味:辛、微苦,凉;功效:清解热毒,消肿止痛,除湿毒、祛风毒;主治:痧气,热性伤风头痛,麻疹,猪头肥,痈肿等。苍耳子,载于《中国壮药原色图谱》,壮名为Gocangl./ wjcauj,来源于菊科植物苍耳Xanthium sibiricum Patr.ex Widder的果实;性味:苦、甘、辛,温;功效:散风寒,通气道,祛风湿,止痒;主治:头风头痛,湿痹,皮肤瘙痒等。金粟兰,载于《广西本草选编》,壮名为Goginhsuzlanz,来源于金粟兰科植物金粟兰Chloranthus spicatus(Thunb.)Mak.的莖叶;性味:苦、微辛,平;功效:通龙路,活血散瘀止痛;主治:风湿痹痛,偏头痛,劳伤咳嗽,跌打骨折,顽癣等。钩藤,载于《中国壮医学》,壮名为Godayezgouhdwngz,来源于茜草科常绿木质藤本大叶钩藤Uncaria macrophylla ffal 1.的干燥带钩莖枝;性味:甘、苦,凉;功效:清肝息风,疏风毒,止抽筋;主治:肝热上攻巧坞的头晕、头痛、抽筋等。狗肝菜,载于《中国壮医学》,壮名为Byaekdaepma,来源于爵床科植物狗肝菜Dicliptera chinensis(L.)Nees.的全草;性味:苦,寒;功效:清热毒,除湿毒,清肝明目,通利水道,凉血止痢,透疹化斑;主治:屙痢,湿热疮疡,流脓臭黄水,眼睛红肿痛,头晕头痛,口苦耳聋,肠风下血,热淋,斑疹等。苦丁茶,载于《中国壮药原色图谱》,壮名为Gocazdaeng,来源于冬青科植物苦丁茶Ilex kudingcha C.J.Tseng.的叶;性味:苦、甘,凉;功效:清热解毒,生津止渴;主治:热病烦渴,中暑,咽喉肿痛,头痛,目赤,齿痛等。马鞭草,载于《中国壮医学》,壮名为Rumbienmax,来源于马鞭草科植物马鞭草Verbena officinalis L.的全草或带根全草;性味:苦、辛,寒;功效:解热毒,除瘀血,通龙路,通水道;主治:黄病,痧症,头痛,热毒痈肿,龙路不通,跌打损伤,臌胀,淋病,瘴疾等。根据壮医公母主帮带的组方配伍原则,公药是治疗阴证的药,母药是治疗阳证的药,主药是针对主要病症或病因的药,帮药是帮助主药治疗主病的辅助药物,带药是引导其他药物到达病所或调和药味的药。方中路边青、岗梅根、金粟兰清热解毒祛瘀为主药;望江南、山芝麻、苦丁茶解毒止痛,苍耳子、钩藤疏风止痛,马鞭草祛瘀解毒,共为帮药;狗肝菜弓I药至头,对偏头痛尤其是肝热头痛甚好,为引药;金粟兰、苍耳子又为公药,其余为母药。全方公母主帮带合用,共奏疏风毒、清热毒、止头痛、通调龙路、火路的功效。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显著效果:本专利技术具有明确的疏风毒、清热毒、止头痛、通调龙路、火路的功效,对头部跳痛、刺痛、胀痛、隐痛等有较好的止痛效果,能有效减轻发作频率,降低头痛发病风险,疗效确切、迅速、稳定、安全、无毒副作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是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任何限制。实施例1:1.壮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路边青50g、望江南30g、岗梅根10g、山芝麻10g、苍耳子5g、金粟兰20g、钩藤12g、狗肝菜30g、苦丁茶12g、马鞭草20g。2.壮药组合物制备方法:按重量份分别称取上述原料,将原料净选,倒入药锅,加水浸泡15?30分钟;头煎:武火煎煮至沸腾,改文火煎煮20?25分钟,煎至200ml,将药汁滤出;二煎:重新加入常温水至高出药材平面0.5?1厘米,武火煎煮至药液沸腾后改为文火煎煮20?25分钟,煎至200ml,将药汁滤出;将头煎与二煎所得药汁合并即可,共400ml。所述壮药组合物为汤剂。3.用药方法:口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偏头痛的壮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原料以重量份计,包括路边青10~50份、望江南10~50份、岗梅根10~50份、山芝麻10~30份、苍耳子5~20份、金粟兰10~30份、钩藤6~20份、狗肝菜10~30份、苦丁茶5~20份、马鞭草10~30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宁李浪辉秦祖杰梁薇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中医药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