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承力可回收定位与通信浮标及组装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3095441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3-30 21: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一种海洋装备,特别涉及一种定位与通信浮标及组装方法。一种承力可回收定位与通信浮标,包括:外壳(1),定位与通信主机(2),接插件(3),主机安装件(4),预埋法兰(5),密封圈(6),底座(7),电缆保护座(8),电缆护套(9),通信电缆(10),电缆水密头(11),下电缆承力板(12-1),上电缆承力板(12-2)。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设置于水下平台的回收装置内。当水下平台需要接收定位信号或与岸基通信时,回收装置主动释放定位与通信浮标,定位与通信浮标依靠自身正浮力上浮至水面,水下平台开启定位与通信主机从而接收定位信号或与岸基进行双向通信。当完成定位与通信后,回收机构将定位与通信浮标收回到水下平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一种海洋装备,特别涉及一种定位与通信浮标及组装方法。
技术介绍
定位与通信浮标是海洋无人水下平台获取定位信息、与岸基进行双向通信的重要技术装备之一。这类浮标的特点在于:实现了从水下平台到水面、水面至卫星、卫星至岸基、水下平台到水面至附近船只的多信息传输通道,具有隐蔽性、耐大深度外压、使用灵活、可重复使用等特点。由于可承力回收,使水下平台所需搭载的浮标数量减少到1个,从而大大减少了水下平台的体积、重量、成本,增强了水下平台的灵活机动性。由于水下平台需获取实时定位信息或双向通信,应此不同于一般浮标:1)它由通信电缆连接水下平台,随着水下平台应耐大深度外压;2)它可在需要时释放、完成定位/通信后回收到水下平台内,因此需承受较大的拉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可由水下平台回收和重复使用,保障水下平台实时通信的可承力回收定位与通信浮标及其组装方法。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承力可回收定位与通信浮标,其特征是:它包括:外壳,定位与通信主机,接插件,主机安装件,预埋法兰,密封圈,底座,电缆保护座,电缆护套,通信电缆,电缆水密头,下电缆承力板,上电缆承力板;外壳采用透波性强的玻璃纤维钢化材料,通过预埋法兰、密封圈与底座连接,构成容纳定位与通信主机密封腔体;底座设有电缆孔和安装电缆水密头的电缆凹槽;电缆保护座连接于底座的底部;定位与通信主机安装在固连于底座内的主机安装件上;通信电缆由下至上依次穿过电缆护套、电缆保护座、电缆水密头,底座、下电缆承力板、上电缆承力板,通过接插件连接定位与通信主机;下电缆承力板和上电缆承力板固连在底座上,用于将通信电缆穿过底座部分的外表皮去除后所露出的凯芙拉压紧而形成承力部位。一种承力可回收定位与通信浮标组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不带接插件的通信电缆依次穿过电缆护套、电缆保护座、电缆水密头,底座,将穿过底座电缆孔的通信电缆外表皮割除150-200mm,露出内部直列编制的凯芙拉,将通信电缆内的芯线依次穿过下电缆承力板和上电缆承力板,将露出的凯芙拉分为4股,分别穿过下电缆承力板上的4个弧形孔,在拉紧凯芙拉的同时用沉头螺钉将下电缆承力板装配到底座上,由下电缆承力板与底座之间的压紧平面构成第一道承力部位;然后将4股凯芙拉在下电缆承力板上表面向外径方向均布平铺并拉紧,同时用盘头螺钉将上电缆承力板装配到下电缆承力板上,由上电缆承力板与下电缆承力板的压紧平面组成第二道承力部位;第二步:拉紧通信电缆,将电缆水密头装入底座的电缆凹槽,在底座的电缆凹槽内通过电缆水密头将橡胶垫压紧,实现通信电缆进入密封腔体的水密处理;用螺钉将电缆保护座与底座连接,将电缆护套压紧在底座与电缆保护座之间,形成对浮标底部通信电缆的保护;第三步:制作通信电缆的接插件,依次完成主机安装件与底座的装配、接插件连接定位与通信主机、定位与通信主机与主机安装件的装配;第四步:用沉头螺钉将粘接为一体的外壳与底座连接在一起,外壳与底座之间装配有密封圈,整个装配过程结束。本专利技术的定位与通信浮标设置于水下平台的回收装置内。当水下平台需要接收定位信号或与岸基通信时,回收装置主动释放定位与通信浮标,定位与通信浮标依靠自身正浮力上浮至水面,水下平台开启定位与通信主机从而接收定位信号或与岸基进行双向通信。当完成定位与通信后,回收机构将定位与通信浮标收回到水下平台。本专利技术具有可承力、耐高压、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精巧等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下电缆承力板的主视图和A-A剖面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上电缆承力板的剖面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电缆水密头部位局部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参见附图1,一种承力可回收定位与通信浮标,它包括:外壳1,定位与通信主机2,接插件3,主机安装件4,预埋法兰5,密封圈6,底座7,电缆保护座8,电缆护套9,通信电缆10,电缆水密头11,下电缆承力板12-1,上电缆承力板12-2;外壳1采用透波性强的玻璃纤维钢化材料,通过预埋法兰5、密封圈6与底座7连接,构成容纳定位与通信主机2密封腔体;底座7设有电缆孔和安装电缆水密头11的电缆凹槽;电缆保护座8连接于底座7的底部;定位与通信主机2安装在固连于底座7内的主机安装件4上;参见附图2、3、4,通信电缆10由下至上依次穿过电缆护套9、电缆保护座8、电缆水密头11,底座7、下电缆承力板12-1、上电缆承力板12-2,通过接插件3连接定位与通信主机2;下电缆承力板12-1和上电缆承力板12-2固连在底座7上,用于将通信电缆10穿过底座7部分的外表皮去除后所露出的凯芙拉压紧而形成承力部位。较优的,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还可以增加用于调节浮标的质浮心距,而加装在底座7或主机安装件4上的配重铅块。实施例2:一种承力可回收定位与通信浮标组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不带接插件的通信电缆10依次穿过电缆护套9、电缆保护座8、电缆水密头11,底座7,将穿过底座7电缆孔的通信电缆10外表皮割除150-200mm,露出内部直列编制的凯芙拉,将通信电缆10内的芯线依次穿过下电缆承力板12-1和上电缆承力板12-2,将露出的凯芙拉分为4股,分别穿过下电缆承力板12-1上的4个弧形孔13,在拉紧凯芙拉的同时用沉头螺钉将下电缆承力板12-1装配到底座7上,由下电缆承力板12-1与底座7之间的压紧平面构成第一道承力部位;然后将4股凯芙拉在下电缆承力板12-1上表面向外径方向均布平铺并拉紧,同时用盘头螺钉将上电缆承力板12-2装配到下电缆承力板12-1上,由上电缆承力板12-2与下电缆承力板12-1的压紧平面组成第二道承力部位;第二步:拉紧通信电缆10,将电缆水密头11装入底座7的电缆凹槽,在底座7的电缆凹槽内通过电缆水密头11将橡胶垫压紧,实现通信电缆10进入密封腔体的水密处理;用螺钉将电缆保护座8与底座7连接,将电缆护套9压紧在底座7与电缆保护座8之间,形成对浮标底部通信电缆10的保护;第三步:制作通信电缆10的接插件3,依次完成主机安装件4与底座7的装配、接插件3连接定位与通信主机2、定位与通信主机2与主机安装件4的装配;第四步:用沉头螺钉将粘接为一体的外壳1与底座7连接在一起,外壳1与底座7之间装配有密封圈,整个装配过程结束。综上所述,以上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32/CN105438407.html" title="一种承力可回收定位与通信浮标及组装方法原文来自X技术">承力可回收定位与通信浮标及组装方法</a>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承力可回收定位与通信浮标,其特征是:它包括:外壳(1),定位与通信主机(2),接插件(3),主机安装件(4),预埋法兰(5),密封圈(6),底座(7),电缆保护座(8),电缆护套(9),通信电缆(10),电缆水密头(11),下电缆承力板(12‑1),上电缆承力板(12‑2);所述外壳(1)采用玻璃纤维钢化材料,通过所述预埋法兰(5)、所述密封圈(6)与所述底座(7)连接,构成容纳所述定位与通信主机(2)密封腔体;所述底座(7)设有电缆孔和安装所述电缆水密头(11)的电缆凹槽;所述电缆保护座(8)连接于所述底座(7)的底部;所述定位与通信主机(2)安装在固连于所述底座(7)内的所述主机安装件(4)上;所述通信电缆(10)由下至上依次穿过所述电缆护套(9)、所述电缆保护座(8)、所述电缆水密头(11),所述底座(7)、所述下电缆承力板(12‑1)、所述上电缆承力板(12‑2),通过所述接插件(3)连接所述定位与通信主机(2);所述下电缆承力板(12‑1)和所述上电缆承力板(12‑2)固连在所述底座(7)上,用于将所述通信电缆(10)穿过所述底座(7)部分的外表皮去除后所露出的凯芙拉压紧而形成承力部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承力可回收定位与通信浮标,其特征是:它包括:外壳(1),定位与通信主机(2),
接插件(3),主机安装件(4),预埋法兰(5),密封圈(6),底座(7),电缆保护座(8),
电缆护套(9),通信电缆(10),电缆水密头(11),下电缆承力板(12-1),上电缆承力板(12-2);
所述外壳(1)采用玻璃纤维钢化材料,通过所述预埋法兰(5)、所述密封圈(6)与所
述底座(7)连接,构成容纳所述定位与通信主机(2)密封腔体;所述底座(7)设有电缆孔
和安装所述电缆水密头(11)的电缆凹槽;所述电缆保护座(8)连接于所述底座(7)的底
部;
所述定位与通信主机(2)安装在固连于所述底座(7)内的所述主机安装件(4)上;
所述通信电缆(10)由下至上依次穿过所述电缆护套(9)、所述电缆保护座(8)、所述
电缆水密头(11),所述底座(7)、所述下电缆承力板(12-1)、所述上电缆承力板(12-2),
通过所述接插件(3)连接所述定位与通信主机(2);
所述下电缆承力板(12-1)和所述上电缆承力板(12-2)固连在所述底座(7)上,用于
将所述通信电缆(10)穿过所述底座(7)部分的外表皮去除后所露出的凯芙拉压紧而形成承
力部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承力可回收定位与通信浮标,其特征是:它还包括:用于调
节浮标的质浮心距,而加装在所述底座(7)或所述主机安装件(4)上的配重铅块。
3.一种承力可回收定位与通信浮标组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不带接插件的所述通信电缆(10)依次穿过所述电缆护套(9)、所述电缆保护
座(8)、电缆水密头(11),所述底座(7),将穿过所述底座(7)电缆孔的所述通信电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强兵牛群峰吕志刚陈雯刘峡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〇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