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爆车用折叠座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092861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3-30 19: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爆车用折叠座椅,不仅结实、耐用,而且折叠的操作快速、简便,包括坐垫、靠垫、靠背骨架、支座以及折叠机构,所述折叠机构位于靠背部与底座之间;所述折叠机构包括侧挡板、支撑板与折叠件,侧挡板设有两个,侧挡板的表面形状与支撑板的横截面均为“L”字形结构,且两个侧挡板分别位于支撑板的两侧并与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靠背骨架通过折叠件与侧挡板连接,所述支座与折叠机构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防爆车用折叠座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座椅制造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防爆车用折置座椅。
技术介绍
防爆车是针对当前社会治安、平息群体骚乱暴动、打击恐怖活动和武装警卫等多项任务需要而研制、生产的一种多用途车辆,包括通讯车、运钞车、弹药车等防爆车辆,在各个领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由于用途特殊,防爆车里普通的座椅只能满足乘坐的要求,不能腾出更多的空间满足于其它用途,从而不能满足防爆车在使用中多样化的需求。因此,现有防爆车中也出现了很多可以折叠的座椅,在需要时能够通过折叠腾出空间。但是,可折叠座椅相比普通的座椅结构复杂,需要将普通座椅的受力、支撑等关键部位,从固定式的结构改成可以活动的,这样的改动必将带来座椅结构强度以及操作的变化,而防爆车的使用环境特殊,相比普通家用汽车的座椅所需要的舒适性,防爆车对座椅的要求、尤其是可折叠座椅,更倾向于结实、耐用,以及简便、快速的操作这两个特点,因此,对于现有防爆车中的可折叠座椅,还有进一步的改进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爆车用折叠座椅,不仅结实、耐用,而且折叠的操作快速、简便。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爆车用折叠座椅,包括坐垫、靠垫、靠背骨架、支座以及折叠机构,所述折叠机构位于靠背部与底座之间;所述折叠机构包括侧挡板、支撑板与折叠件,侧挡板设有两个,侧挡板的表面形状与支撑板的横截面均为“L”字形结构,且两个侧挡板分别位于支撑板的两侧并与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靠背骨架通过折叠件与侧挡板连接,所述支座与折叠机构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支座为“U”字形的弯管结构,支座的两端与支撑板连接,所述坐垫嵌设于支座上。进一步的,所述靠垫的下部设有用于支撑人体腰部的腰部支撑面,坐垫的前部设有用于支撑腿部的腿部支撑面。进一步的,所述支座的一侧设有翻转结构;所述翻转结构包括与车体连接的固定件,固定件上设有与自身连接的翻转支架。进一步的,所述翻转支架呈“L”字形结构,且翻转支架短边的自由端与固定件铰接,翻转支架的长边位于支座的底部并与支座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折叠机构中的“L”字形结构的侧挡板,将靠背骨架与支座间隔开来,这样的设计,能够利用折叠件实现座椅靠背折叠功能;当人们坐在座椅上时,由于人体的重心集中在腰部、尤其是尾骨部位,这样的设计,将折叠件的位置上移后,与传统的座椅相比,能够避免人体的作用力集中于折叠件上,从而对折叠件造成不必要的压力和负载,发生减少使用寿命的情况;然后,在此基础上,通过侧挡板与支撑板的配合形成“L”字形的支撑结构,可以同时支撑起靠背骨架与支座,一体成型的拐角也具有足有的结构强度,能够牢牢地支撑起人体最大的施力部位。通过将折叠件的位置上移,以及设置侧挡板与支撑板这两个方面的设计,保证了座椅的结实和耐用,而且,上移后的折叠件没有了坐垫的阻碍,更加方便人们的使用和操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防爆车用折叠座椅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防爆车用折叠座椅实施例的示意图1;图3为本技术防爆车用折叠座椅实施例的示意图2;图4为本技术防爆车用折叠座椅实施例的示意图3。图中:1、坐垫;11、腿部支撑面;2、靠垫;21、腰部支撑面;3、靠背骨架;4、支座;5、折叠机构;51、侧挡板;52、支撑板;6、翻转结构;61、固定件;62、翻转支架。【具体实施方式】—种防爆车用折叠座椅,包括坐垫1、靠垫2、靠背骨架3、支座4以及折叠机构5,所述折叠机构5位于靠背部与底座之间;所述折叠机构5包括侧挡板51、支撑板52与折叠件,侧挡板51设有两个,侧挡板51的表面形状与支撑板52的横截面均为“L”字形结构,且两个侧挡板51分别位于支撑板52的两侧并与支撑板52固定连接;所述靠背骨架3通过折叠件与侧挡板51连接,所述支座4与折叠机构5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折叠机构5中的“L”字形结构的侧挡板51,将靠背骨架3与支座4间隔开来,这样的设计,能够利用折叠件实现座椅靠背折叠功能;当人们坐在座椅上时,由于人体的重心集中在腰部、尤其是尾骨部位,这样的设计,将折叠件的位置上移后,与传统的座椅相比,能够避免人体的作用力集中于折叠件上,从而对折叠件造成不必要的压力和负载,发生减少使用寿命的情况;然后,在此基础上,通过侧挡板51与支撑板52的配合形成“L”字形的支撑结构,可以同时支撑起靠背骨架3与支座4,一体成型的拐角也具有足有的结构强度,能够牢牢地支撑起人体最大的施力部位。通过将折叠件的位置上移,以及设置侧挡板51与支撑板52这两个方面的设计,保证了座椅的结实和耐用,而且,上移后的折叠件没有了坐垫I的阻碍,更加方便人们的使用和操作。进一步的,所述支座4为“U”字形的弯管结构,支座4的两端与支撑板52连接,所述坐垫I嵌设于支座4上。“U”字形的弯管结构的支座4,用最简单的结构起到最基本的对人体的受力支撑,成本低、装配方便,通过两个自由端与支撑板52的固定连接,将自身的受力传递一部分给了支撑板52,同时,支座4两个自由端与支撑板52或侧挡板51还可以采用转动连接的方式,在需要的时候,还能够将支座4与坐垫I向上掰起、收拢,支撑板52则能够防止支座4向下转动,进一步提高了座椅的多用途性,实现这种设计,则需要将座椅的支撑部位设于支撑板52或侧挡板51处;至于如何实现转动,可以通过在自由端上设置套管,配合轴承连接在侧挡板51上等,本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进一步的,所述靠垫2的下部设有用于支撑人体腰部的腰部支撑面21,坐垫I的前部设有用于支撑腿部的腿部支撑面11。两个支撑面大大提高了座椅的舒适性,更重要的是,通过腰部支撑面21,能够将人体的重心稍稍前移,避免臀部陷入靠背骨架3与支座4之间的空隙处,腿部支撑面11则保证了人体的重心在前移的同时,又不会脱离支撑板52与侧挡板51的支撑范围,避免对支座4造成太多的压力。与此同时,为保证座椅折叠后的平整度,靠背与坐垫I的表面因可相互贴合,凹凸部位相互对应。进一步的,所述支座4的一侧设有翻转结构6;所述翻转结构6包括与车体连接的固定件61,固定件61上设有与自身连接的翻转支架62。进一步的,所述翻转支架62呈“L”字形结构,且翻转支架62短边的自由端与固定件61铰接,翻转支架62的长边位于支座4的底部并与支座4固定连接。翻转结构6的设置,进一步提高座椅的用途,在需要时,能够将折叠后的座椅翻转,贴合墙面;固定件61起到与车辆壁面的固定、支撑作用,可由一块平面板构成,在平面板上设置凸出连接件,作为转动机构,然后翻转支架62的特质形状,实现与连接件连接、转动的同时,长边段能够起到对支座4的支撑作用,这样设计,座椅折叠后,既可以选择向下翻转,又可以根据需要朝上翻转,大大提高实用性;而且,座椅的底部可以不需要支撑脚,使底部能够有更大的空间提供使用,或是在折叠、收起后,体积更小、释放出的空间更大;此处需说明的是:1、折叠件与转动机构可以在现有座椅折叠、翻转技术的基础上,设置控制件实现开关功能,避免在不需要折叠、翻转的时候,发生意外,至于具体的结构本实施例不再赘述;2、本实施例可以设置多个转动机构与翻转支架62的配合,提高座椅稳定性; 3、靠背骨架3优选为“U”字形结构,中间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爆车用折叠座椅,包括坐垫、靠垫、靠背骨架、支座以及折叠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机构位于靠背部与底座之间;所述折叠机构包括侧挡板、支撑板与折叠件,侧挡板设有两个,侧挡板的表面形状与支撑板的横截面均为“L”字形结构,且两个侧挡板分别位于支撑板的两侧并与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靠背骨架通过折叠件与侧挡板连接,所述支座与折叠机构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正生刘荣方
申请(专利权)人:温岭市富康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