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文举专利>正文

吊车中间电源电缆180°转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08932 阅读:1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吊车中间电源电缆180°转向装置,属吊车电源电缆转向装置的设计与制造技术领域。在目前生产实际中,吊车电源电缆采用绳子绑缚、铁板夹诠的形式来固定电缆。十分不安全。有时松动脱落,有时被吊车拉走。很容易将电缆损坏,造成短路和断路,影响生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转向装置。其结构是在固定板一侧有一电缆固定卡。在另一侧有一固定管。固定管口内有一转向弯管,固定板固定在底座上。吊车在运行中转向装置在电缆带动下可自动转向。因为有电缆固定卡将电缆卡住,又有转向弯管对电缆的保护,所以有存在被吊车拉走和磨损电缆造成短路和断路的问题发生。是一种理想的吊车电源电缆转向装置。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吊车中间电源电缆转向装置的设计与制造

技术介绍
目前在生产实际中使用的门式吊车,其电源是设置在运行轨道的中部,电缆卷筒是装设在吊车上,在吊车运行中需要收放电缆。在收放过程中,电缆须做180°转向,也就是吊车运行在中间电源的一侧时,电缆做收的动作,在运行超过中间电源至另一侧时,电缆卷筒须做放的动作。电缆同时做180°转向。而现在所用的中间电源电缆的固定方法,有的是用绳子捆绑,还有用铁板夹住电缆来固定。这样的固定十分不安全,有时松动脱落,吊车将电缆拉走。长时间不规范固定,可将电缆损伤、折断,造成短路和断路事故发生。影响生产正常进行。并造成经济损失。目前还没有与本技术相同产品在生产实际中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安全可靠,无事故隐患的吊车中间电源电缆固定转向装置,以解决现有固定方法存在的实际问题。 本技术的结构如附图所示在固定板的上面带有固定管支架,在固定管支架上带有固定管。固定管焊接在固定管支架上。在固定板的右侧上有一电缆固定卡。在固定管的两端部带有固定圈。在固定管的上面带有注油孔。在固定管内带有转向弯管。在固定板的下面有一底座。本技术的使用方法是主电源电缆穿过电缆固定卡和转向弯管,通过电缆卷筒连在吊车配电箱上。在吊车运行中,电缆卷筒收放电缆,当吊车在中间电源前方时,电缆卷筒电机正转,电缆卷筒收线。转向弯管不动。当吊车运行超过中间电源时,由电缆带动转向弯管做180°转向。同时电缆卷筒电机反转,电缆卷筒放线。由于电缆包在转向弯管内,加之电缆固定卡的卡住作用,使电缆不能被拉走。有转向弯管的保护,电缆不能被损伤、拉断。有效地避免了事故发生。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是一种理想的吊车中间电源电缆固定转向装置。附图说明1-转向弯管 2-固定管 3-底座 4-固定板 5-电缆固定卡 6-固定圈 7-注油孔 具体实施方式 本技术的结构如附图所示在固定板(4)的上面带有固定管支架,在固定管支架上带有固定管(2)。固定管焊接在固定管支架上。在固定板的右侧上有一电缆固定卡(5)。在固定管的两端部带有固定圈(6)。在固定管的上面带有注油孔(7)。在固定管内带有转向弯管(1)。转向弯管焊接在固定圈上。在固定板的下面有一底座(3)。固定板通过地脚螺丝固定在底座上。权利要求1.吊车中间电源电缆180°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固定板(4)的上面带有固定管支架,在固定管支架上带有固定管(2),在固定板的右侧上有一电缆固定卡(5),在固定管的两端部带有固定圈(6),在固定管的上面带有注油孔(7),在固定管内带有转向弯管(1)。专利摘要吊车中间电源电缆180°转向装置,属吊车电源电缆转向装置的设计与制造
在目前生产实际中,吊车电源电缆采用绳子绑缚、铁板夹诠的形式来固定电缆。十分不安全。有时松动脱落,有时被吊车拉走。很容易将电缆损坏,造成短路和断路,影响生产。本技术提供一种转向装置。其结构是在固定板一侧有一电缆固定卡。在另一侧有一固定管。固定管口内有一转向弯管,固定板固定在底座上。吊车在运行中转向装置在电缆带动下可自动转向。因为有电缆固定卡将电缆卡住,又有转向弯管对电缆的保护,所以有存在被吊车拉走和磨损电缆造成短路和断路的问题发生。是一种理想的吊车电源电缆转向装置。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文档编号B66C13/12GK201027148SQ20072001181公开日2008年2月27日 申请日期2007年4月20日 优先权日2007年4月20日专利技术者刘文举 申请人:刘文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吊车中间电源电缆180°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固定板(4)的上面带有固定管支架,在固定管支架上带有固定管(2),在固定板的右侧上有一电缆固定卡(5),在固定管的两端部带有固定圈(6),在固定管的上面带有注油孔(7),在固定管内带有转向弯管(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文举
申请(专利权)人:刘文举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1[中国|辽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