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织物的编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3079157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3-30 12: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针织物的编织方法,该针织物具备在纵行方向及线圈横列方向的双方上难以伸长的组织。设编织宽度方向的规定范围为伸长抑制区域时,包括:工序α,通过n次(其中,n为1以上的自然数)的折返将包括挑半目编织和浮线编织的基本编织进行n+1次,编织伸长抑制区域的一个线圈列;工序β,使在挑半目编织中选择的起点线圈和从起点线圈拉出的新线圈重叠而形成重叠线圈;及工序γ,对于包括重叠线圈的伸长抑制区域的线圈编织新的线圈。工序α中,第n+1次基本编织中的挑半目编织对于在第n次以前的全部的基本编织中进行了浮线编织的线圈中的至少一个进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针织物的编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具备在纵行方向及线圈横列方向的双方难以伸长的组织的针织物的编织方法。
技术介绍
运动用的内衣、运动护身带、医疗用的运动护身带等要求伸缩性的针织物有时使用弹性针织纱来编织。上述运动护身带等需要在手臂、腿部等的关节部分的可动区域降低接触压力,并且对除此以外的肌肉部分或患部等的期望部位进行固定(抑制伸长)。例如,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如下内容:在含有弹性纱,且在针织物中具有伸度不同的低伸度部和高伸度部的圆针织物中,低伸度部通过含有热粘纱,以及形成为还具有浮线线圈(ミスループ)的编织组织,来抑制伸长。另外,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如下内容:在形成有多个大小的线圈密度的圆针织物中,紧固力比周边强的紧固部通过使线圈的大小比其他线圈小来抑制伸长。【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012733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3-167038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但是,专利文献1、2的技术中,对于抑制针织物的纵行方向及线圈横列方向的双方的伸长而言并不充分。专利文献1中,虽然通过具有浮线线圈而与成圈线圈(ニットループ)相比能够抑制线圈横列方向的伸长,但期望进一步抑制伸长。这是因为,在专利文献1中,通过使用热粘纱而能够抑制伸长,但在使用了弹性纱的情况下,在浮线线圈中也会伸长。专利文献2中,通过改变线圈的大小而与其周边相比能够抑制伸长,但线圈彼此连接,因此如果被周边的线圈牵拉则容易伸长,对于伸长的抑制而言并不充分。本专利技术鉴于上述问题而创立,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在纵行方向及线圈横列方向的双方上具备难以伸长的组织的针织物的编织方法。本专利技术的针织物的编织方法,使用至少具备前后一对针床,且在前后的针床间能够进行线圈的移圈的横机,其中,设编织宽度方向的规定范围为伸长抑制区域时,包括以下的工序α~工序γ。[工序α]…通过n次(其中,n为1以上的自然数)的折返将包括挑半目编织(割増やし)和浮线编织的基本编织进行n+1次,编织所述伸长抑制区域的一个线圈列。此时,第n+1次基本编织中的挑半目编织对于在第n次以前的全部的基本编织中进行了浮线编织的线圈中的至少一个进行。[工序β]…使在所述挑半目编织中选择的起点线圈和从所述起点线圈拉出的新线圈重叠而形成重叠线圈。[工序γ]…对于包括所述重叠线圈的所述伸长抑制区域的线圈编织新的线圈。在此处,编织一个线圈列是指,在相同的线圈横列中,通过进行n次折返编织(其中,n为1以上的自然数),使一个编织线圈横列结束。挑半目编织是指,使从钩挂于一方的针床的线圈选择的起点线圈向另一方的针床移圈,并且,将从该起点线圈拉出的新线圈形成于一方的针床的公知的编织动作(参照日本专利第2604653号公报等)。作为本专利技术的针织物的编织方法的一方式,可例举所述工序β在所述工序α之后进行。作为本专利技术的针织物的编织方法的一方式,可例举所述基本编织是对由一个线圈的挑半目编织和两个线圈的浮线编织构成的基本单位反复进行多次的编织。此时,所述工序α中,通过2次折返将所述基本编织进行3次,在编织所述伸长抑制区域的一个线圈列时,第n+1次基本编织中的挑半目编织对于在第n次以前的全部的基本编织中进行了浮线编织的基本单位中的线圈的任一个进行。【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针织物的编织方法,通过将包括挑半目编织和浮线编织的基本编织反复进行多次,能够抑制纵行方向及线圈横列方向的双方的伸长。首先,通过使在挑半目编织中选择的起点线圈和新线圈重叠,而在起点线圈及新线圈的针织纱彼此上产生摩擦力,通过该摩擦力能够抑制纵行方向及线圈横列方向的双方的伸长。特别是由于使在挑半目编织中选择的起点线圈和新线圈重叠,而起点线圈和新线圈的各沉降弧相互牵拉,通过该牵拉部分的摩擦力,而能够进一步抑制伸长。另外,通过利用与重叠线圈接续的新的线圈将起点线圈和新线圈一体地连接,利用两个线圈的线圈支承新的线圈,因此与利用一个线圈的线圈支承新的线圈相比,能够抑制纵行方向的伸长。接着,通过进行浮线编织,通过浮线编织形成的连接纱通过基本编织的反复进行而排列多根。因此,通过多根连接纱彼此发生摩擦而在连接纱彼此产生摩擦力,通过该摩擦力能够抑制线圈横列方向的伸长。另外,通过浮线编织,与成圈编织相比能够减少针织物的编织宽度方向的每单位长度的针织纱的绝对量,由此也能够抑制线圈横列方向的伸长。由以上可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针织物的编织方法,产生在挑半目编织中选择的起点线圈及新线圈的针织纱彼此的摩擦力、连接纱彼此的摩擦力、及线圈的针织纱与连接纱的摩擦力这些针织纱彼此的摩擦力的情况较多。由此,通过各摩擦力而阻力较大,因此能够编织具备在纵行方向及线圈横列方向的双方上难以伸长的组织的针织物。通过在工序α之后进行工序β,能够利用在工序α中的挑半目编织中选择的起点线圈和新线圈夹持基于浮线编织的连接纱。通过利用起点线圈和新线圈夹持连接纱,连接纱和各线圈的摩擦力进一步增大,因此能够进一步抑制伸长。另外,根据基本编织的次数,连接纱被夹在挑半目中选择的起点线圈及新线圈的根数变化,因此根据该连接纱的根数的不同,在针织物体现凹凸,能够形成各种罗纹状的组织表现。对该罗纹状的组织表现在后面说明。连接纱过长则收缩力容易作用,可能在针织物产生褶皱等而影响针织物的外观。因此,通过使基本编织成为将由一个线圈的挑半目编织和两个线圈的浮线编织构成的基本单位反复进行多次的编织,而能够使连接纱的长度适度,能够提高针织物的外观。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针织物的编织方法的编织工序图。图2是通过实施方式1的针织物的编织方法编织的针织物的线圈图。图3表示通过实施方式1的针织物的编织方法编织的具有捆束(テーピング)效果的运动裤,左图是其前方的示意图,右图是其后方的示意图。【标号说明】100伸长抑制区域1~6线圈(起点线圈)11~16线圈(新线圈)1;11~6;16重叠线圈21~26线圈(关边线圈)B1,B2,B3基本编织M1,M2,M3连接纱8给纱口具体实施方式以下,说明在使用弹性纱编织针织物时,在希望抑制针织物的伸长的区域应用本专利技术的针织物的编织方法的例子。<实施方式1>基于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针织物的编织方法的实施方式。图中的同一标号表示同一名称物。实施方式中,说明使用如下的两针床横机的编织例:具备沿左右方向延伸且在前后方向上相互对置的一对针床,在前后的针床间能够进行线圈的移圈,并且至少一方的针床能够横移。该横机具备的织针使如下的复合针:在织针的侧面不具备移圈用的叶片,而具备具有针钩的针本体、和具有使针钩开闭的两张叶片的滑动件,在两张叶片之间能够进行线圈的交接。此外,使用的横机也可以是四针床横机。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针织物的编织方法的编织工序图。图1的左栏的“S+数字”表示编织工序的编号,右栏表示各编织工序中的针床的编织状态。右栏中,FB表示前针床,BB表示后针床,A~J的黑点表示织针,实心圆圈表示在该编织工序编织的线圈,空心圆圈表示钩挂于织针的旧线圈,双层圆圈表示重叠线圈,倒三角形表示给纱口。此外,为了说明方便,使用的针数比实际的编织少。以下,以利用从给纱口8给纱的弹性纱编织的平面状的针织物为例进行说明。S1中,示出使用FB的织针A~J编织平面状的基础针织物部的状态。S1是使给纱口8向编织宽度方向的左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针织物的编织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针织物的编织方法,使用至少具备前后一对针床,且在前后的针床间能够进行线圈的移圈的横机,其中,设编织宽度方向的规定范围为伸长抑制区域时,包括:工序α,通过n次(其中,n为1以上的自然数)的折返将包括挑半目编织和浮线编织的基本编织进行n+1次,编织所述伸长抑制区域的一个线圈列;工序β,使在所述挑半目编织中选择的起点线圈和从所述起点线圈拉出的新线圈重叠而形成重叠线圈;及工序γ,对于包括所述重叠线圈的所述伸长抑制区域的线圈编织新的线圈,所述工序α中,第n+1次基本编织中的挑半目编织对于在第n次以前的全部的基本编织中进行了浮线编织的线圈中的至少一个进行。

【技术特征摘要】
2014.09.18 JP 2014-1903921.一种针织物的编织方法,使用至少具备前后一对针床,且在前后的针床间能够进行线圈的移圈的横机,其中,设编织宽度方向的规定范围为伸长抑制区域时,包括:工序α,通过n次的折返将包括挑半目编织和浮线编织的基本编织进行n+1次,编织所述伸长抑制区域的一个线圈列,其中,n为1以上的自然数;工序β,使在所述挑半目编织中选择的起点线圈和从所述起点线圈拉出的新线圈重叠而形成重叠线圈;及工序γ,对于包括所述重叠线圈的所述伸长抑制区域的线圈编织新的线圈,所述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谷口多哉谷河豪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岛精机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