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勇专利>正文

一种心血管内科用人工呼吸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078888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3-30 12: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心血管内科用人工呼吸装置,包括吸氧罩体,吸氧罩体通过输气管与三通管连接;三通管的另外两个接头分别连接有第一自动控制管和第二自动控制管;第一自动控制管与辅助呼吸管连接,第一自动控制管的管腔内设置有第一盖头,第一盖头上设置有第一柱形体,第一柱形体上套接有第一灵敏弹簧;第二自动控制管与进氧管连接,第二自动控制管的管腔内设置有第二盖头,第二盖头上设置有朝向三通管的第二柱形体,第二柱形体上套接有第二灵敏弹簧。该心血管内科用人工呼吸装置,通过三通管分别连接自动控制管,吸氧和人工辅助呼吸可以自主交替进行,不需要借助截止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心血管内科用人工呼吸装置
技术介绍
人工辅助呼吸是抢救呼吸停止及呼吸严重抑制患者时,以人工的方式维持呼吸的急救措施。心血管内科临床中常使用吸氧和人工辅助呼吸,有时需要交替进行。现有的人工辅助呼吸装置留有氧气管开关接头,接上氧气管就能吸氧,分别在氧气管和人工呼吸管上设置截止阀就可以交替进行人工辅助呼吸和吸氧治疗。其缺点是:由于介质通过阀门的流动方向发生了变化,因此截止阀的最小流阻也较高于大多数其他类型的阀门;由于行程较长,开启速度也较慢。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自动调控吸氧和人工呼吸的心血管内科用人工呼吸装置。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种心血管内科用人工呼吸装置,包括吸氧罩体,所述吸氧罩体通过输气管与三通管连接;所述三通管的另外两个接头分别连接有第一自动控制管和第二自动控制管;所述第一自动控制管与辅助呼吸管连接,所述第一自动控制管的内径大于辅助呼吸管的内径,所述第一自动控制管的管腔内设置有第一盖头,所述第一盖头位于第一自动控制管与辅助呼吸管的连接处,所述第一盖头上设置有朝向三通管的第一柱形体,所述第一柱形体上套接有第一灵敏弹簧,所述第一灵敏弹簧的自由端顶在三通管与第一自动控制管连接的接头上;所述第二自动控制管与进氧管连接,所述第二自动控制管的内径大于进氧管的内径,所述第二自动控制管的管腔内设置有第二盖头,所述第二盖头位于第二自动控制管与进氧管的连接处,所述第二盖头上设置有朝向三通管的第二柱形体,所述第二柱形体上套接有第二灵敏弹簧,所述第二灵敏弹簧的自由端顶在三通管与第二自动控制管连接的接头上。本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一自动控制管和第二自动控制管的内径均大于三通管的内径。本技术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一盖头和第二盖头均为球冠形。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辅助呼吸管的自由端设置有橡胶塞。本技术由于采取上述技术手段而产生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心血管内科用人工呼吸装置,通过三通管分别连接自动控制管,吸氧和人工辅助呼吸可以自主交替进行,互不影响,不需要借助截止阀。【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心血管内科用人工呼吸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吸氧罩体,2-输气管,3-三通管,4-第一自动控制管,5-第二自动控制管,6-辅助呼吸管,7-橡胶塞,8-进氧管,9-第一盖头,10-第一柱形体,11-第一灵敏弹簧,12-第二盖头,13-第二柱形体,14-第二灵敏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本技术的心血管内科用人工呼吸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吸氧罩体1,吸氧罩体1通过输气管2与三通管3连接;三通管3的另外两个接头分别连接有第一自动控制管4和第二自动控制管5;第一自动控制管4与辅助呼吸管6连接,辅助呼吸管6的自由端设置有橡胶塞7,第一自动控制管4的内径大于辅助呼吸管6的内径,第一自动控制管4的管腔内设置有第一盖头9,第一盖头9优选为球冠形,第一盖头9位于第一自动控制管4与辅助呼吸管6的连接处,第一盖头9上设置有朝向三通管3的第一柱形体10,第一柱形体10上套接有第一灵敏弹簧11,第一灵敏弹簧11的自由端顶在三通管3与第一自动控制管4连接的接头上;第二自动控制管5与进氧管8连接,第二自动控制管5的内径大于进氧管8的内径,第二自动控制管5的管腔内设置有第二盖头12,第二盖头12优选为球冠形,第二盖头12位于第二自动控制管5与进氧管8的连接处,第二盖头12上设置有朝向三通管3的第二柱形体13,第二柱形体13上套接有第二灵敏弹簧14,第二灵敏弹簧14的自由端顶在三通管3与第二自动控制管5连接的接头上。作为优选,第一自动控制管4和第二自动控制管5的内径均大于三通管3的内径。本技术的心血管内科用人工呼吸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使用时将吸氧罩体配置好,需要人工辅助呼吸时,进氧管8停止输送氧气,此时第一盖头受到来自辅助呼吸管6的气体压力而自动打开,气体通过第一自动控制管4,经由三通管3进入输气管2,第二盖头12在第二灵敏弹簧14的压力下封堵进氧管8的管口,防止气体通过进氧管8散出。反之,当需要吸氧治疗时,辅助呼吸管6停止输送气体,此时第二盖头受到来自进氧管8的气体压力而自动打开,氧气通过第二自动控制管5,经由三通管3进入输气管2,第一盖头9在第一灵敏弹簧10的压力下封堵辅助呼吸管6的管口,防止氧气通过辅助呼吸管6散出。本技术的心血管内科用人工呼吸装置,通过三通管分别连接自动控制管,吸氧和人工辅助呼吸可以自主交替进行,互不影响,不需要借助截止阀。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因此,本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主权项】1.一种心血管内科用人工呼吸装置,包括吸氧罩体,所述吸氧罩体通过输气管与三通管连接;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三通管的另外两个接头分别连接有第一自动控制管和第二自动控制管; 所述第一自动控制管与辅助呼吸管连接,所述第一自动控制管的内径大于辅助呼吸管的内径,所述第一自动控制管的管腔内设置有第一盖头,所述第一盖头位于第一自动控制管与辅助呼吸管的连接处,所述第一盖头上设置有朝向三通管的第一柱形体,所述第一柱形体上套接有第一灵敏弹簧,所述第一灵敏弹簧的自由端顶在三通管与第一自动控制管连接的接头上; 所述第二自动控制管与进氧管连接,所述第二自动控制管的内径大于进氧管的内径,所述第二自动控制管的管腔内设置有第二盖头,所述第二盖头位于第二自动控制管与进氧管的连接处,所述第二盖头上设置有朝向三通管的第二柱形体,所述第二柱形体上套接有第二灵敏弹簧,所述第二灵敏弹簧的自由端顶在三通管与第二自动控制管连接的接头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心血管内科用人工呼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自动控制管和第二自动控制管的内径均大于三通管的内径。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心血管内科用人工呼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盖头和第二盖头均为球冠形。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心血管内科用人工呼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呼吸管的自由端设置有橡胶塞。【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心血管内科用人工呼吸装置,包括吸氧罩体,吸氧罩体通过输气管与三通管连接;三通管的另外两个接头分别连接有第一自动控制管和第二自动控制管;第一自动控制管与辅助呼吸管连接,第一自动控制管的管腔内设置有第一盖头,第一盖头上设置有第一柱形体,第一柱形体上套接有第一灵敏弹簧;第二自动控制管与进氧管连接,第二自动控制管的管腔内设置有第二盖头,第二盖头上设置有朝向三通管的第二柱形体,第二柱形体上套接有第二灵敏弹簧。该心血管内科用人工呼吸装置,通过三通管分别连接自动控制管,吸氧和人工辅助呼吸可以自主交替进行,不需要借助截止阀。【IPC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心血管内科用人工呼吸装置,包括吸氧罩体,所述吸氧罩体通过输气管与三通管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三通管的另外两个接头分别连接有第一自动控制管和第二自动控制管;所述第一自动控制管与辅助呼吸管连接,所述第一自动控制管的内径大于辅助呼吸管的内径,所述第一自动控制管的管腔内设置有第一盖头,所述第一盖头位于第一自动控制管与辅助呼吸管的连接处,所述第一盖头上设置有朝向三通管的第一柱形体,所述第一柱形体上套接有第一灵敏弹簧,所述第一灵敏弹簧的自由端顶在三通管与第一自动控制管连接的接头上;所述第二自动控制管与进氧管连接,所述第二自动控制管的内径大于进氧管的内径,所述第二自动控制管的管腔内设置有第二盖头,所述第二盖头位于第二自动控制管与进氧管的连接处,所述第二盖头上设置有朝向三通管的第二柱形体,所述第二柱形体上套接有第二灵敏弹簧,所述第二灵敏弹簧的自由端顶在三通管与第二自动控制管连接的接头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勇
申请(专利权)人:张勇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