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桐树的栽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3078549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3-30 12: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法桐树的栽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树种的挖取;步骤二,树种的修剪;步骤三,栽植,⑴在定植前,首先在土球及根部喷晒生根剂,再将树种放进已经挖好的土坑中扶正后填入泥土,浇充足的水;⑵在树干部位固定一根竖直的主管,主管的上端连通有若干分管,分管的数量根据树冠的大小选择,每根分管的上端连通有喷雾器并与树枝固定在一起,该主管的下端连接有一个水泵。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安装喷雾器,从而保持了叶片的湿润状态,也就保持了叶片的正常生理功能,使得叶片的光合作用得以正常进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园林植物种植
,尤其是一种。
技术介绍
法桐树适应性强,又耐修剪整形;是优良的行道树种,广泛应用于城市绿化苗木;对多种有毒气体抗性较强,并能吸收有害气体;果可入药。然而,在我国北方地区冬春季节干旱多风,蒸发量大,尤其是春天树苗发芽之时,采用普通的方法移栽法桐树的成活率不高,因为传统的栽植方法主要是围绕根部供水和降低树干、树冠的蒸发量二进行的,尤其是枝叶生长较多时移栽的成活率更低,主要原因是北方气候干燥,刚刚移栽的法桐树根系正在修复之中,供给枝叶的水分较少,或是不充足,树叶变黄,导致树木枯死的问题。经检索,发现一篇与本专利内容相关的专利文献,公开号为CNl994053的中国专利,该专利提供一种提尚苗木成活率的栽植方法,具体为一种提尚苗木成活率的栽植方法,适用于裸根木本植物苗木。苗木栽植前用磷肥水蘸根,能满足树苗生长初期对养分的需要,使新根增多,扩大吸收范围,这样有利于苗木根系的伸展,又有利于苗木根系的迅速恢复和生长,更有利于成活。按重量份数计,将过磷酸钙4 一 5份、黄泥浆40 — 50份混合,搅拌后用其蘸根,然后立即栽植。本专利技术可以提高苗木成活率,该方法可以缩短移植苗木的缓苗时间,从而快速达到绿化效果,为其在园林中大量应用提供可行方案。通过对比,上述专利公开文献与本专利申请在技术方案上有较大不同。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成活率高、操作方法简单的栽植方法。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树种的挖取 将树种从原生长地连根带土一同挖取出来,夏天选择阴天或雨天或晴天的下午或晴天的早晨挖取; 步骤二,树种的修剪 当树种从原生长地挖取,保留根脱离土壤后,将树冠部位的部分树主干、树枝、树叶修剪掉; 步骤三,栽植 ⑴,在定植前,首先在土球及根部喷晒生根剂,再将树种放进已经挖好的土坑中扶正后填入泥土,浇充足的水; ⑵,在树干部位固定一根竖直的主管,主管的上端连通有若干分管,分管的数量根据树冠的大小选择,每根分管的上端连通有喷雾器并与树枝固定在一起,该主管的下端连接有一个水栗。而且,所述步骤三中每两棵树共用一台水栗,喷射时间为一个月,而且24小时不间断为树叶进行补水。而且,所述步骤三中,当树木栽种两天后,抹平泥土表面的裂缝,再进行根部浇水,再过两三天后,重复前面抹平泥土表面的裂缝后再浇水。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本专利技术通过安装喷雾器,从而保持了叶片的湿润状态,也就保持了叶片的正常生理功能,使得叶片的光合作用得以正常进行。由于树冠制造的大量营养杯输送如根部,可有效果促进新根的生长。2、本专利技术在栽植后进行三遍根部浇水,并且在浇水之前抹平泥土表面的缝隙,从而保证了根部供水的需求,有效提高成活率。3、本专利技术栽植科学、方法简单易行,特别适合根部受损严重和自身不易成活的树种,有效提尚树种的成活率。【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述,以下实施例只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种,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树种的挖取 选择胸径在10cm-15cm的树种,将树种从原生长地连根带土一同挖取出来,夏天选择阴天或雨天或晴天的下午或晴天的早晨挖取; 步骤二,树种的修剪 当树种从原生长地挖取,保留根脱离土壤后,尽快修剪,修剪根据种植要求将树冠部位的部分树主干、树枝、树叶修剪掉; 步骤三,栽植 1,在定植前,首先在土球及根部喷晒生根剂,然后再将树种放进已经挖好的土坑中扶正后填入泥土,浇充足的水。2,在树干部位固定一根竖直的PVC主管,主管的上端连通有若干分管,分管的数量根据树冠的大小选择,一般为5-10根,每根分管的上端连通有喷雾器并与树枝固定在一起,该主管的下端连接有一个水栗,一般情况下,每两棵树共用一台水栗,通过喷雾器喷射雾水达到给树木枝叶供水的目的。喷射时间为一个月,而且24小时不间断,时时为树叶进行补水。3,当树木栽种两天后,抹平泥土表面的裂缝,再进行根部浇水,再过两三天后,重复前面抹平泥土表面的裂缝后再浇水。这种做法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泥土表面的裂缝容易损伤树木根部,因此必须马上覆盖,可大大提高成活率。以下通过实验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取200株尺寸、树龄、品种大小相同的树种,分成A、B两组,分组各100株,移栽至土壤相同的环境中,其中A组树种采用传统的移栽方法,B组树种采用本专利技术中移栽方法,经过实验对比发现,B组树种的成活率为98%,树种高度的平均值为2.25m,且枝叶茂密;而A组树种的成活率为52%,树种高度平均值为1.67m。显然,采用本专利技术方法移栽的树种成活率、生长情况明显高于A组。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主权项】1.一种,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树种的挖取 将树种从原生长地连根带土一同挖取出来,夏天选择阴天或雨天或晴天的下午或晴天的早晨挖取; 步骤二,树种的修剪 当树种从原生长地挖取,保留根脱离土壤后,将树冠部位的部分树主干、树枝、树叶修剪掉; 步骤三,栽植 ⑴在定植前,首先在土球及根部喷晒生根剂,再将树种放进已经挖好的土坑中扶正后填入泥土,然后浇充足的水; ⑵在树干部位固定一根竖直的主管,主管的上端连通有若干分管,分管的数量根据树冠的大小选择,每根分管的上端连通有喷雾器并与树枝固定在一起,该主管的下端连接有一个水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每两棵树共用一台水栗,喷射时间为一个月,而且24小时不间断为树叶进行补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当树木栽种两天后,抹平泥土表面的裂缝,再进行根部浇水,再过两三天后,重复前面抹平泥土表面的裂缝后再浇水。【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树种的挖取;步骤二,树种的修剪;步骤三,栽植,⑴在定植前,首先在土球及根部喷晒生根剂,再将树种放进已经挖好的土坑中扶正后填入泥土,浇充足的水;⑵在树干部位固定一根竖直的主管,主管的上端连通有若干分管,分管的数量根据树冠的大小选择,每根分管的上端连通有喷雾器并与树枝固定在一起,该主管的下端连接有一个水泵。本专利技术通过安装喷雾器,从而保持了叶片的湿润状态,也就保持了叶片的正常生理功能,使得叶片的光合作用得以正常进行。【IPC分类】A01G25/02, A01G17/00, A01G23/04【公开号】CN105432424【申请号】CN201511012869【专利技术人】陈秋传, 吴言红, 李伟 【申请人】镇江常青园林工程有限公司【公开日】2016年3月30日【申请日】2015年12月31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法桐树的栽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树种的挖取将树种从原生长地连根带土一同挖取出来,夏天选择阴天或雨天或晴天的下午或晴天的早晨挖取;步骤二,树种的修剪当树种从原生长地挖取,保留根脱离土壤后,将树冠部位的部分树主干、树枝、树叶修剪掉;步骤三,栽植⑴在定植前,首先在土球及根部喷晒生根剂,再将树种放进已经挖好的土坑中扶正后填入泥土,然后浇充足的水;⑵在树干部位固定一根竖直的主管,主管的上端连通有若干分管,分管的数量根据树冠的大小选择,每根分管的上端连通有喷雾器并与树枝固定在一起,该主管的下端连接有一个水泵。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秋传吴言红李伟
申请(专利权)人:镇江常青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