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树木移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062378 阅读: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3-24 01:25
一种树木移栽装置,包括:移动单元,进一步包括:承载平台,用于承载各功能部件;万向轮,设置在承载平台之底侧,并通过电机驱动;手推部,设置在承载平台上,并在一侧端部间隔设置手柄和操作面板之安装平台;液压铲单元,设置在所述承载平台上,所述液压铲单元之第二液压缸的第二活塞杆与活动铲固定;活动铲;旋转臂,通过固定块固定设置在所述承载平台上;旋转夹具;环形轨道,进一步包括:轨道内环和轨道外环。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液压铲单元替代人工采挖,不仅实现了待移栽苗木的根系整体分离,而且保证根系土壤的附着,降低移栽过程中水分和养分的流失。另一方面,极大的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园林树木移栽的自动化率,具有极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园艺移栽
,尤其涉及一种树木移栽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绿化的要求,对于大型苗木的移栽也快速增加。但是,由于大型苗木已经过多年生长,其根系庞杂、树根粗壮,人工采挖耗时耗力,效率低下。故,大型苗木的挖掘移植被视为最大劳动强度的工作之一。为此,不少公司选择使用大动力的挖掘机,采用环绕树根挖掘的方式挖掘。但是,仅凭借挖掘机的动力强大之优势,其在大型苗木移植方面工作受限,挖掘速度较低。现有的挖掘机的挖斗适于土方开挖,但不适合切断树根,其附着土球不达标,易于造成水分和养分流失,严重影响苗木移植的成活率。故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案设计人凭借从事此行业多年的经验,积极研究改良,于是有了本专利技术一种树木移栽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针对现有技术中,传统的树木移栽采用人工采挖,耗时耗力,效率低下;或者采用挖掘机开挖,不适合切断树根,其附着土球不达标,易于造成水分和养分流失,严重影响苗木移植的成活率等缺陷提供一种树木移栽装置。为实现本专利技术之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树木移栽装置,所述树木移栽装置,包括:移动单元,进一步包括:承载平台,用于承载所述树木移栽装置之各功能部件;万向轮,活动设置在所述承载平台之底侧,并通过电机驱动;手推部,通过推杆固定设置在所述承载平台上,并在所述手推部之异于所述万向轮的一侧端部间隔设置手柄和操作面板之安装平台;液压铲单元,设置在所述承载平台上,并进一步包括:支撑箱体,所述支撑箱体通过安装铰块设置在所述承载平台上,并在所述支撑箱体之异于所述承载平台的一侧设置安装架,在所述支撑箱体之沿旋转方向的外侧设置第一液压缸,且所述第一液压缸之第一缸体与所述承载平台铰接,所述第一液压缸之第一活塞杆与所述支撑箱体中部的第一铰链底座铰接;第二液压缸,通过嵌合设置在所述安装架之安装槽内的安装滑块与所述安装架连接,且所述第二液压缸之第二缸体与所述安装滑块固定设置,所述第二液压缸之第二活塞杆与活动?产固定;活动铲,包括安装块、分别设置在所述安装块两侧的滑动杆和铲面,且在所述铲面之异于所述安装块一端设置的铲尖外侧布置铲齿,端部设置铲峰;旋转臂,进一步包括:第一臂,通过固定块固定设置在所述承载平台上;第二臂,所述第二臂之凸块嵌合设置在所述第一臂内;连接块,设置在所述第二臂之异于所述第一臂的一端,且所述连接块之凸出块嵌合设置在所述第二臂内;第三液压缸,所述第三液压缸之第三缸体与所述第一臂上的第二铰链底座铰接,所述第三液压缸之第三活塞杆与所述第二臂上的第三铰链底座固定设置;第四液压缸,所述第四液压缸之第四缸体与所述第二臂上的第四铰链底座固定,所述第四液压缸之第四活塞杆与设置在所述第二臂之异于所述第一臂一端的连接块上的第五铰链底座铰接;旋转夹具,进一步包括:呈弧状对置且通过螺栓锁固的夹持装置;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之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夹持装置之外凸部处;环形轨道,进一步包括:轨道内环和轨道外环,所述轨道内环和所述轨道外环之间形成运动环形;固定座,固定设置在所述轨道内环之异于所述轨道外环的一侧,并在所述固定座上设置具有螺母的丝杆,且所述丝杆之一端与所述固定座连接,所述丝杆之另一端与所述连接板连接;旋转块,通过所述连接块与所述旋转臂相连设置,并在所述旋转块之导槽内嵌合设置所述轨道外环。可选地,所述万向轮进一步包括设置在所述承载平台之底侧的轴承、活动设置在所述轴承内的转轴、滚轮,以及用于安装所述滚轮,并与所述转轴连接的支撑架。可选地,所述万向轮设置在所述承载平台之底侧的四角处。可选地,所述操作面板较所述手柄更位于所述树木移栽装置之运动方向的前端。可选地,所述树木移栽装置进行大型苗木移栽时,包括以下步骤:执行步骤S1:将所述树木移栽装置移动至工作区域;执行步骤S2:调节所述丝杆之长度,并调整所述呈对置的夹持装置之开口,以环抱待移栽之苗木,进而通过所述螺栓进行锁固;执行步骤S3:通过所述操作面板调节所述旋转臂之长度,选择旋转半径,使所述移动单元位于旋转轨道上;执行步骤S4:通过所述操作面板先后调节所述液压铲单元之第一液压缸、第二液压缸的角度,以调节所述活动铲之铲面的角度,进而选择入土角度;执行步骤S5:通过所述第二液压缸控制所述活动铲往复运动,并在电机的驱动下绕待移栽之苗木旋转,以完成移栽分离。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树木移栽装置利用液压铲单元替代人工采挖,不仅实现了待移栽苗木的根系整体分离,而且保证根系土壤的附着,降低移栽过程中水分和养分的流失。另一方面,极大的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园林树木移栽的自动化率,具有极大的推广应用价值。【附图说明】图1 (a)所示为本专利技术树木移栽装置的主视图;图1 (b)所示为本专利技术树木移栽装置的侧视图;图1 (C)所示为本专利技术树木移栽装置的俯视图;图2所示为本专利技术树木移栽装置之活动铲的局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创造的
技术实现思路
、构造特征、所达成目的及功效,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予以详细说明。随着城市绿化的要求,对于大型苗木的移栽也快速增加。但是,由于大型苗木已经过多年生长,其根系庞杂、树根粗壮,人工采挖耗时耗力,效率低下。故,大型苗木的挖掘移植被视为最大劳动强度的工作之一。为此,不少公司选择使用大动力的挖掘机,采用环绕树根挖掘的方式挖掘。但是,仅凭借挖掘机的动力强大之优势,其在大型苗木移植方面工作受限,挖掘速度过低。现有的挖掘机的挖斗适于土方开挖,但不适合切断树根,其附着土球不达标,易于造成水分和养分流失,严重影响苗木移植的成活率。请参阅图1(a)?I (C),并结合参阅图2,图1(a)所示为本专利技术树木移栽装置的主视图。图1(b)所示为本专利技术树木移栽装置的侧视图。图1 (C)所示为本专利技术树木移栽装置的俯视图。图2所示为本专利技术树木移栽装置之活动铲的局部放大图。所述树木移栽装置1,包括:移动单元11,所述移动单元11进一步包括:承载平台111,所述承载平台111用于承载所述树木移栽装置I之各功能部件;万向轮112,所述万向轮112活动设置在所述承载平台111之底侧,并通过电机113驱动;手推部114,所述手推部114通过推杆115固定设置在所述承载平台111上,并在所述手推部114之异于所述万向轮112的一侧端部间隔设置手柄116和操作面板117之安装平台118 ;液压铲单元12,所述液压铲单元12设置在所述承载平台111上,并进一步包括:支撑箱体121,所述支撑箱体121通过安装铰块122设置在所述承载平台111上,并在所述支撑箱体121之异于所述承载平台111的一侧设置安装架123,在所述支撑箱体121之沿旋转方向的外侧设置第一液压缸124,且所述第一液压缸124之第一缸体(未图不)与所述承载平台111铰接,所述第一液压缸124之第一活塞杆(未图示)与所述支撑箱体121中部的第一铰链底座125铰接;第二液压缸126,所述第二液压缸126通过嵌合设置在所述安装架123之安装槽127内的安装滑块128与所述安装架123连接,且所述第二液压缸126之第二缸体(未图示)与所述安装滑块128固定设置,所述第二液压缸126之第二活塞杆(未图示)与活动伊"13固定;活动铲13,所述活动铲13进一步包括安装块131、分别设置在所述安装块131两侧的滑动杆132和铲面13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树木移栽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树木移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树木移栽装置,包括:移动单元,进一步包括:承载平台,用于承载所述树木移栽装置之各功能部件;万向轮,活动设置在所述承载平台之底侧,并通过电机驱动;手推部,通过推杆固定设置在所述承载平台上,并在所述手推部之异于所述万向轮的一侧端部间隔设置手柄和操作面板之安装平台;液压铲单元,设置在所述承载平台上,并进一步包括:支撑箱体,所述支撑箱体通过安装铰块设置在所述承载平台上,并在所述支撑箱体之异于所述承载平台的一侧设置安装架,在所述支撑箱体之沿旋转方向的外侧设置第一液压缸,且所述第一液压缸之第一缸体与所述承载平台铰接,所述第一液压缸之第一活塞杆与所述支撑箱体中部的第一铰链底座铰接;第二液压缸,通过嵌合设置在所述安装架之安装槽内的安装滑块与所述安装架连接,且所述第二液压缸之第二缸体与所述安装滑块固定设置,所述第二液压缸之第二活塞杆与活动铲固定;活动铲,包括安装块、设置在所述安装块两侧的滑动杆和铲面,且在所述铲面之异于所述安装块一端设置的铲尖外侧布置铲齿,端部设置铲峰;旋转臂,进一步包括:第一臂,通过固定块固定设置在所述承载平台上;第二臂,所述第二臂之凸块嵌合设置在所述第一臂内;连接块,设置在所述第二臂之异于所述第一臂的一端,且所述连接块之凸出块嵌合设置在所述第二臂内;第三液压缸,所述第三液压缸之第三缸体与所述第一臂上的第二铰链底座铰接,所述第三液压缸之第三活塞杆与所述第二臂上的第三铰链底座固定设置;第四液压缸,所述第四液压缸之第四缸体与所述第二臂上的第四铰链底座固定,所述第四液压缸之第四活塞杆与设置在所述第二臂之异于所述第一臂一端的连接块上的第五铰链底座铰接;旋转夹具,进一步包括:呈弧状对置且通过螺栓锁固的夹持装置;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之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夹持装置之外凸部处;环形轨道,进一步包括:轨道内环和轨道外环,所述轨道内环和所述轨道外环之间形成运动环形;固定座,固定设置在所述轨道内环之异于所述轨道外环的一侧,并在所述固定座上设置具有螺母的丝杆,且所述丝杆之一端与所述固定座连接,所述丝杆之另一端与所述连接板连接;旋转块,通过所述连接块与所述旋转臂相连设置,并在所述旋转块之导槽内嵌合设置所述轨道外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纪元辛绍杰钟勋李林冬徐国平夏长春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电机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