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轨单直梁型吊装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06937 阅读:2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环轨单直梁型吊装装置,在设置于吊挂基础结构底面部的环形轨道中沿直径方向设有一直梁,其两端经滚动结构与环形轨道动配合,并设置有用于带动直梁绕环形轨道旋转中心转动的驱动机构,在直梁上设置有可沿其往复移动的吊装升降机构,其中在直梁上设有单一一个驱动机构,并在直梁上以与之交叉的方式设置有一辅助支撑结构,其延伸端有滚动结构与环形轨道作动配合。该装置能有效解决传统双电机驱动时对电机的同步差异和/或刹车调整的高要求,且结构简单、轻便,转动顺畅灵活,无吊装死区,工作安全。(*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可对环形区域内的任一位置进行起重吊运作业的吊装装置,更具体地讲是一种采用环轨单直梁型结构形式的吊装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用于对如高炉、热风炉、筒仓等圆柱形构筑内部等环形区域内的任一位置进行起重、调运、安装等施工作业的吊装装置,其结构一般是在设置于吊挂施工平台等基础结构底面部的环形轨道(常用的为工字钢轨道)中沿直径方向配合设置有适当形式的直梁结构,通过驱动机电带动直梁两端的配合滚轮等滚动结构沿环形轨道绕其旋转中心转动,以及设置于直梁上并可在直梁上往复移动的电动起吊葫芦等吊装用升降机构的复合运动实现。根据在环形轨道中对直梁结构设置形式的不同,可分有单直梁结构和双半直梁结构两种形式。在单直梁结构类的形式中,该直梁为一个直径形式的单一直梁配合于环形轨道中,并在其与环形轨道配合的两端部各设置了一个驱动电机,在两电机的共同驱动下使直梁两端的滚轮沿环形轨道运动而实现绕其旋转中心转动,其旋转中心即为处于环形轨道圆心的该直梁结构的中点。为使其转动平稳,对位于直梁两端的两个驱动电机在保持驱动转矩和转速的一致性方面,和/或在启动/刹车瞬间的同步性上都有较高的要求。否则,一旦两端驱动电机的驱动转矩和/或转速不一致,和/或启动/刹车瞬间的不同步,其组合后的力偶矩可在直梁的旋转中心部位产生出一个在水平方向上的外推力,或者产生出不是其绕旋转中心而是绕其中某一端点的转动力矩,都将妨碍甚至破坏直梁绕旋转中心的正常旋转运动,限制了其使用和发展。另一种形式的双半直梁式吊装装置,其结构一般是在环形轨道的旋转中心或其附近以交错的或重叠的中心旋转轴方式设置有两个半径形式的直梁,其辐射端经滚轮等滚动结构配合于环形轨道上。在两个半径形式直梁与环形轨道的配合部分别设置有各自的转动驱动电机,以及能在两侧直梁上各自进行往复移动的两套独立的吊装用升降机构。这种结构虽能克服上述单直梁结构中两驱动电机因转矩和/或转速不一致,和/或启动/刹车不同步所产生的问题,但由于在其两侧半径形式直梁上的吊装用升降机构均无法越过旋转中心,其运行施工范围只能局限于在其所在的半圆内,因此必然存在有吊装施工无法到达的工作死区,并且由于增加了一套吊装用升降机构及相应的驱动电机、控制系统和电缆等,不仅增加了成本,而且当两侧的吊装用升降机构在运行中相互靠近时,极易产生撞挂或缆线间的缠绕,存在有不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本技术将提供一种新结构形式的环轨单直梁型吊装装置,使其能有效解决传统双电机驱动时对电机的同步差异和/或刹车调整的高要求,且结构简单、轻便,转动顺畅灵活,无吊装死区,工作安全。本技术环轨单直梁型吊装装置的基本结构,也是在设置于吊挂基础结构底面部的环形轨道中沿直径方向设有一直梁,其两端经滚动结构与环形轨道动配合,并设置有用于带动直梁绕环形轨道旋转中心转动的驱动机构,在直梁上设置有可沿其往复移动的电动吊装葫芦等吊装升降机构。其中,在该直梁上只设有单一一个驱动机构,同时在直梁上以与之交叉的方式设置有一辅助支撑结构,辅助支撑结构的延伸端有滚动结构与环形轨道动配合。所说该辅助支撑结构的具体形式,可以是直线型的支撑梁,或由若干梁相互接合形成的如三角形、菱形等常见形式的支撑架等。为不影响用于吊装的升降机构在直梁全程中的往复移动,该辅助支撑结构可以连接或设置于直梁的上方。可以理解,上述所说的用于带动直梁转动的该驱动机构,一般可以按常规方式设置在直梁的端部或靠近端部的部位,以便于施工和简化过多的传动结构。在本技术上述的环轨单直梁吊装装置中,由于只采用单一驱动机构带动直梁沿环形轨道转动,因此结构中设置该辅助支撑结构是需要的,可用于平衡该单一驱动机构在水平面方向上产生的外推力,使直梁平稳转动。为使直梁在环形轨道上在正反不同方向运行时旋转运动的平稳,该辅助支撑结构以采用在直梁所在方向两侧都设置为宜,特别是在直梁所在方向的两侧以对称形式设置为方便。对该辅助支撑结构的设置形式可以有多种选择。例如,可以采用为直线型延伸并与直梁相交的另一直线型支撑梁结构,并使其延伸的两端别经滚动结构与环形轨道配合。其中更方便的形式,是使该直线型支撑梁与原直梁呈垂直交叉而成为环形轨道圆周中的“弦”或“直径”形式的结构。除此种形式外,该辅助支撑结构可以采用的结构形式还包括可由直梁上的相同或不同部位向两侧辐射并经远端的滚动结构动配合于环形轨道中的形式,其中所说的在直梁上的连接部位既可以是其旋转中心,也可以是非旋转中心的其它部位。试验显示,上述所说的辅助支撑结构与直梁的连接部位,如能位于直梁上驱动机构所在侧的旋转半径范围内,尤其是位于直梁上靠近其旋转运动中心的该1/2旋转半径部位处,能有更为理想的效果。由于在上述的环轨单直梁型吊装装置中唯一设置的驱动电机等驱动机构通常是位于或靠近直梁的一端,当电动葫芦等吊装升降机构在直梁上的吊装作业点是处于直梁上与驱动机构所在端相对的另一端旋转半径范围中、或是在靠近甚至位于该另一端部,特别是吊装重量又较大时,可能会使驱动机构所在端的滚动结构与环形轨道间因摩擦力不足而出现打滑现象。为此,在上述吊装装置的结构基础上,还可以在直梁上驱动机构所在端的滚动结构与环形轨道的配合部位间进一步设置有适当形式用于加大其间配合摩擦力的防打滑结构。所说的可加大配合摩擦力的防打滑结构,除通过增大其动配合部位间粗糙度的方式外,尤以采用能增加其配合压紧力的加压结构更为简单方便。上述的加压结构最为简单的方式是施加配重物,此外还可以如在可供参考的实施例中采用的措施,即在直梁上驱动机构所在端的滚动结构与环形轨道间经连接结构和弹簧件设置的弹性压紧结构,其中该连接结构连接于滚动结构的轴上,并在其上以铰接方式设置有一杠杆式的压紧结构在其铰接部位一侧的压臂处配合有加压弹簧,在铰接部位另一侧的压臂处设置有在该加压弹簧的弹性张力作用下可向环形轨道的底面顶压的滚轮等滚动结构,使加压弹簧的弹性力通过杠杆结构产生的压紧力增加直梁驱动端的滚动结构与环形轨道间的配合压力。这种形式的加压结构简单方便,使用和操作都十分方便,而且还可以根据需要,通过进一步在该加压弹簧上设置如调节螺栓/螺母等适当的可操作结构,还能实现按照实际情况需要选择使用或不使用该加压结构,以及在使用该加压结构时根据施工需要对其所施加的压紧力大小进行适当调节。上述形式的该加压结构在吊装装置中的使用,根据吊装装置的实际情况,既可以单独设置(其中该加压弹簧的另一端可以连接于其所在的连接结构或其它适当的固定结构上),也可以以对称方式成对设置(此时该加压弹簧配合在其相对的同侧两压臂间的部位处)。由上述内容可以理解,在本技术环轨单直梁型吊装装置的直梁中只设置有单一的驱动机构,因而既能完全避免目前同类环轨单直梁型吊装装置采用双电机驱动时对两驱动电机运行中存在转矩和转速的一致性和/或在启动/刹车瞬间的同步性等要求的问题,也解决了目前双半直梁式结构存在的工作死区,以及因设置两套吊装用升降系统造成的成本增加和可能存的不安全隐患问题,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运行平稳顺畅。以下通过由附图所示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上述内容再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环轨单直梁型吊装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A结构示意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环轨单直梁型吊装装置,在设置于吊挂基础结构(1)底面部的环形轨道(2)中沿直径方向设有一直梁(3),其两端经滚动结构(8)与环形轨道(2)动配合,并设置有用于带动直梁(3)绕环形轨道旋转中心转动的驱动机构(4),在直梁(3)上设置有可沿其往复移动的吊装升降机构(5),其特征是在直梁(3)上设有单一驱动机构(4),并在直梁(3)上以与之交叉的方式设置有一辅助支撑结构(7),其延伸端有滚动结构(6)与环形轨道(2)作动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乔秀坤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第五冶金建设公司炉窑工程分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0[中国|成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