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放矿实验模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069305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3-24 04: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放矿实验模型,包括底座,侧支架,支撑架,角度调节架,拼装板,底支撑装置,底板,侧固定板,顶面固定板,底面板,插板,进路支撑,稳固支架,进路托板,限位块,进路插板,进路端面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体现在: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的放矿实验装置可以实现一套装置进行多种不同矿体、回采参数、开采方法的放矿实验,既节省了模型制作的费用,又减少了实验所需的时间,还可以让学生进行使用此模型进行自主设计实验。使的此模型既能用于科研又能够用于教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采矿工程采矿方法实验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放矿实验模型
技术介绍
采用崩落法开采的矿山,要提高矿石回收率降低矿石的损失贫化率,都要进行放矿实验,从而优化采场结构,改进采矿方法。目前进行放矿实验所采用的方法为:根据矿山矿体的赋存条件和拟改进的采场结构(主要包括:进路间距、放矿步距、分段高度、爆破参数等)建立一个一定比例的物理模型,通过放矿实验,观察实验结果,分析采场结构优化的效果。采用这种方法进行放矿实验,虽然可以得到与矿山实际开采接近的实验效果,但是也存在针对某一特定矿体或采场结构,模型只能使用一次,如果要改变采场结构,或者矿体条件发生变化,那么必须重新制作新的放矿模型进行放矿实验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可调节的崩落法放矿实验模型。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公开了如下技术方案:—种放矿实验模型,包括底座,侧支架,支撑架,角度调节架,拼装板,底支撑装置,底板,侧固定板,顶面固定板,底面板,插板,进路支撑,稳固支架,进路托板,限位块,进路插板,进路端面板:侧支架通过螺栓固定在底座上,角度调节架上设有通长的U型槽,通过螺栓固定在侧面开有U型槽的侧支架上;支撑架通过螺栓与角度调节架和侧支架连接,底板通过螺钉与侧支架连接;拼装板在长度方向上通过槽口拼接在一起,在宽度方向上通过螺栓与侧固定板和角度调节架连接在一起,构成实验模型的侧面,并以同样的方式构成实验模型的顶面,同时在上下两处采用顶面固定板通过螺栓将顶面拼装板和侧面拼装板连接;进路支撑下端通过螺栓与底座连接,上端通过螺栓与进路托板连接,限位块通过螺栓与进路托板连接,进路端面板通过螺栓与限位块连接,进路插板插入到限位块与进路托板形成拱形区域,并且进路插板可滑动;稳固支架通过螺栓与进路托板和限位块连接;插板通过顶部拼装板留出的缝隙插入到模型中;底支撑装置一端通过螺栓与底座连接,另一端通过螺栓与底面板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底支撑装置包括底支撑架和气缸,底支撑架设有底支撑架底座和底支撑架支板,气缸设置在底支撑架底座和底支撑架支板之间,气缸为可调节长度的气缸,底支撑架底座通过螺栓与底座连接,底支撑架支板通过螺栓与底面板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拼装板在长度方向上通过Ω型槽拼接在一起。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架的两端设有用于调整固定位置的槽口。进一步的,所述稳固支架为直角支架,直角支架一端通过螺栓安装在进路托板底部,另一端通过螺栓安装在限位块侧部。进一步的,所述底座上开有通长的U型槽,侧支架通过螺栓穿过U型槽固定在底座上,两侧支架之间的距离可以调节。本技术公开的一种放矿实验模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采用本技术提出的放矿实验装置可以实现一套装置进行多种不同矿体、回采参数、开采方法的放矿实验,既节省了模型制作的费用,又减少了实验所需的时间,还可以让学生进行使用此模型进行自主设计实验。使的此模型既能用于科研又能够用于教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侧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后视图;图3是沿图1中A向的视图;图4是插板示意图;图5是拼装板的前视图;图6是拼装板的侧视图;图7是进路插板的前视图;图8是进路插板的侧视图;图9是底座俯视图;其中:1-拼装板2-插板3-侧固定板4-底面板5-底支撑架501-底支撑架支板502-底支撑架底座6-气缸7-支撑架8-进路支撑9-直角支架10-限位块11-进路托板12-进路插板13-进路端面板14-角度调节架15-底板16-侧支架17-底座18-顶面固定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请参见图1-图9。一种放矿实验模型,包括底座17,侧支架16,支撑架7,角度调节架14,拼装板1,底支撑装置,底板15,侧固定板3,顶面固定板18,底面板4,插板2,进路支撑8,稳固支架,进路托板11,限位块10,进路插板12,进路端面板13:侧支架16通过螺栓固定在底座17上,角度调节架14上设有通长的U型槽,通过螺栓固定在侧面开有U型槽的侧支架16上,根据固定位置不同,可以调节角度调节架14与侧支架16之间的夹角;支撑架7通过螺栓与角度调节架14和侧支架16连接,起稳定支撑的作用,支撑架7的两端设有用于调整固定位置的槽口,底板15通过螺钉与侧支架16连接;拼装板1在长度方向上通过Ω型槽拼接在一起,在宽度方向上通过螺栓与侧固定板3和角度调节架14连接在一起,构成实验模型的侧面,并以同样的方式构成实验模型的顶面,同时在上下两处采用顶面固定板18通过螺栓将顶面拼装板1和侧面拼装板1连接;进路支撑8下端通过螺栓与底座17连接,上端通过螺栓与进路托板11连接,限位块10通过螺栓与进路托板11连接,进路端面板13通过螺栓与限位块10连接,进路插板12插入到限位块10与进路托板11形成拱形区域,并且进路插板12可滑动;稳固支架通过螺栓与进路托板11和限位块10连接;插板2通过顶部拼装板1留出的缝隙插入到模型中;底支撑装置一端通过螺栓与底座17连接,另一端通过螺栓与底面板4连接。本实施例中,底支撑装置包括底支撑架5和气缸6,底支撑架5设有底支撑架底座502和底支撑架支板501,气缸6设置在底支撑架底座502和底支撑架支板501之间,气缸6为可调节长度的气缸,可适应不同倾角的实验模型,底支撑架底座502通过螺栓与底座17连接,底支撑架支板501通过螺栓与底面板4连接。本实施例中,稳固支架为直角支架9,直角支架9一端通过螺栓安装在进路托板11底部,另一端通过螺栓安装在限位块10侧部,使不同进路形成一个整体,更加稳定;本实施例中,底座17上开有通长的U型槽,侧支架16通过螺栓穿过U型槽固定在底座17上,侧支架16可以通过在U型槽不同固定改变两支架之间的距离。使用时,根据矿体条件调节角度调节架14与侧支架16夹角与矿体倾角一致,根据矿体厚度和实验分段数量用拼装板1拼装实验架侧面板。根据实验需要的放矿步距数量用拼装板1拼装实验架上面板,并留出缝隙以便根据放矿步距放置插板2。根据实验设计的进路间距和炮孔布置形式制作底板15、限位块10、进路插板12、进路端面板13、进路托板11、底面板4和插板2。将底板15通过螺栓与角度调节架14固定,用进路支撑8调整进路之间的高度,来模拟不同的分段高度。用螺栓将底面板4与侧面板、顶面板固定。这样就构成了一个上方开口,其他面固定的放矿试验模型。实验时先将模拟矿体的岩石、矿石颗粒装入模型,然后抽动第一分段的进路插板12到第一放矿步距插板2的位置进行放矿,到达截止品位后在抽动进路插板12到第二放矿步距插板2的位置并将第一放矿步距处的插板2拔出,第一分段放矿结束后或进行一定步距放矿后再进行第二分段的放矿试验,以此类推。实验结束后将实验装置拆卸,再次实验时根据新的实验条件进行组装,可反复使用。采用本技术提出的放矿实验装置可以实现一套装置进行多种不同矿体、回采参数、开采方法的放矿实验,既节省了模型制作的费用,又减少了实验所需的时间,还可以让学生进行使用此模型进行自主设计实验。使的此模型既能用于科研又能够用于教学。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技术做出的若干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放矿实验模型,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侧支架,支撑架,角度调节架,拼装板,底支撑装置,底板,侧固定板,顶面固定板,底面板,插板,进路支撑,稳固支架,进路托板,限位块,进路插板,进路端面板:侧支架通过螺栓固定在底座上,角度调节架上设有通长的U型槽,通过螺栓固定在侧面开有U型槽的侧支架上;支撑架通过螺栓与角度调节架和侧支架连接,底板通过螺钉与侧支架连接;拼装板在长度方向上通过槽口拼接在一起,在宽度方向上通过螺栓与侧固定板和角度调节架连接在一起,构成实验模型的侧面,并以同样的方式构成实验模型的顶面,同时在上下两处采用顶面固定板通过螺栓将顶面拼装板和侧面拼装板连接;进路支撑下端通过螺栓与底座连接,上端通过螺栓与进路托板连接,限位块通过螺栓与进路托板连接,进路端面板通过螺栓与限位块连接,进路插板插入到限位块与进路托板形成拱形区域,并且进路插板可滑动;稳固支架通过螺栓与进路托板和限位块连接;插板通过顶部拼装板留出的缝隙插入到模型中;底支撑装置一端通过螺栓与底座连接,另一端通过螺栓与底面板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燕孙伟博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