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袁国祥专利>正文

新型吊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06867 阅读:1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新型吊机,底盘包含有底盘中心轴及由槽钢做成的槽口向外的圆形轨道,配重框架置于底盘上其旋转孔套合于底盘中心轴上,配重框架与轨道并汇处联结支架卡合于轨道外缘,支架内缘的上下部安装滚轴和托轴,滚轴托起配重框架并在轨道面上滚动,托轴卡于轨道槽内并能在其内沿轨道滚动,吊臂安装在配重框架上,并用一端联结在配重框上的吊臂支撑,吊臂上设有一组联结吊臂支架的螺栓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灵活。(*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机械类,具体涉及一种小型吊机的结构。目前,装吊机械多为塔吊、龙门吊等吊装设备,这些设备在建筑行业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由于其造价昂贵,占地面积大拆装、运输不便,因而在使用上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富裕起来的农民一般盖两三层小楼,城市的塔吊不能适应农村建筑市场的需求。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型吊机,可解决小型建筑行业因缺乏相应吊装设备出现的吊装难问题。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吊机底盘中心轴及槽钢做成槽口向外的圆形轨道,框架结构的配重框架上有旋转孔,配重框架置于底盘上方且旋转孔套合在底盘中心轴上,配重框架与轨道交汇处联结支架卡合于轨道外缘,支架的内缘上下部联结滚轴和托轴,滚轴在轨道面上滚动,托轴在轨道槽口内滚动,吊臂安装在配重框架上并用一端联结在配重框架上的吊臂支架支撑,吊臂上设有一组联结吊臂支架的螺栓孔。给出本技术的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侧视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的底盘配重框架套合结构图图3为本技术的托轴、滚轴联结剖视图图中1滑轮、2吊臂、3镙栓孔、4配重框架、5滚轴、6托轴7支架、8旋转孔、9底盘、10底盘中心轴、11轨道、12吊臂支架13卷扬机、14卷扬机架、15手把以下结合附图叙述本技术的实施方法底盘9包含有底盘中心轴10和槽钢做成的槽口向外的圆形轨道1,配重框架4为框架结构其上设有旋转孔8,配重框架4置于底盘9上旋转孔8套合在底盘中心轴10上,配重框架4与轨道11交汇处联结支架7卡合于轨道11外缘,支架7的内缘上、下部联结滚轴5和托轴6,滚轴5托起配重框架4并在轨道11面上滚动,托轴6卡合于轨道11的槽口内并能在其内滚动,吊臂2联结在配重框架4上并用一端也联结在配重框架4上的吊臂支架12支撑,吊臂2上设有一组联结吊臂支架12的镙栓孔3,镙栓孔3调节吊臂2的垂直方位角,卷扬机13架于卷扬机架14放置在配重框架4上,滑轮1绕过吊臂2与卷扬机13组合。例选定夯实地平面1.6m×1.6m,按上述方法安装新型吊机根据吊装高度和角度调整吊臂支架12的镙栓孔3,在配重框架4上的手把15的框架内堆放配重物,把吊装货物钩于滑轮1的吊钩上,开启卷扬机13并推动手把3,滚轴5和托轴6带动配重框架4上的装置在底盘9的轨道11上360°水平范围旋转,把吊装货物从堆放点吊到所需地点。本技术结构简单、成本低、操作灵活,尤其适应农村建筑市场的需求。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吊机,其特征在于它主要由底盘(9)、配重框架(4)、滚轴(5)、托轴(6)、吊臂(2)、吊臂支架(12)组成,配重框架(4)置于底盘(9)上其旋转孔(8)套合在底盘中心轴(10)上,吊臂(2)安装在配重框架(4)上并用一端联结在配重框架(4)上的吊臂支架(12)支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吊机,其特征在于底盘(9)包含有底盘中心轴(10)及槽钢做成槽口向外的轨道(1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吊机,其特征在于配重框架(4)与轨道(11)交汇处联结有支架(7),支架(7)卡合于轨道(11)外缘,支架(7)内缘的上下部联结滚轴(5)和托轴(6),滚轴(5)托起配重框架(4)并可在轨道(11)上滚动,托轴(6)卡合于轨道(11)槽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吊机,其特征在于吊臂(2)上有一组联结吊臂支架(12)的螺栓孔(3)。专利摘要一种新型吊机,底盘包含有底盘中心轴及由槽钢做成的槽口向外的圆形轨道,配重框架置于底盘上其旋转孔套合于底盘中心轴上,配重框架与轨道并汇处联结支架卡合于轨道外缘,支架内缘的上下部安装滚轴和托轴,滚轴托起配重框架并在轨道面上滚动,托轴卡于轨道槽内并能在其内沿轨道滚动,吊臂安装在配重框架上,并用一端联结在配重框上的吊臂支撑,吊臂上设有一组联结吊臂支架的螺栓孔。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灵活。文档编号B66C23/00GK2344371SQ98226859公开日1999年10月20日 申请日期1998年5月21日 优先权日1998年5月21日专利技术者袁国祥 申请人:袁国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吊机,其特征在于:它主要由底盘(9)、配重框架(4)、滚轴(5)、托轴(6)、吊臂(2)、吊臂支架(12)组成,配重框架(4)置于底盘(9)上其旋转孔(8)套合在底盘中心轴(10)上,吊臂(2)安装在配重框架(4)上并用一端联结在配重框架(4)上的吊臂支架(12)支撑。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国祥
申请(专利权)人:袁国祥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