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式承马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06353 阅读:1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缆索起重机中使用的自行式承马。机架从上至下分别装有摩擦离合器及行走轮、主索压轮、链轮装置、牵引绳压轮、张紧链轮、摩擦轮、起升绳防跳轮、起升绳托轮和连杆机构总成等组合而成。工作时随着缆索起重机的起重小车前进(或后退),将小车与主索支承点间的距离分成几个等分,承马上的摩擦轮和托轮,分别支承着小车牵引绳和起升绳。主索上支撑着行走轮。各承马依其与小车间的距离,以不同的工作速度运行,使承马间的距离保持均匀。当运行一段时间后,各承马的间距差影响吊钩放下时,缆索起重机小车可向一端运动,使小车撞击承马上的连杆,打开离合器,摩擦轮和行走轮可各自转动,并最终使各承马挤到一起,全部复位回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缆索起重机中使用的一种自行式承马
技术介绍
我国在水电站建设中大量使用缆索起重机吊运混泥土及钢结构,为了使缆索起重机的起升索不至于因垂度过大而影响使用,在小车与主索左右两端的固定点之间要使用若干个承马(又名支索器)来支撑各钢索。过去主要采用牵引式承马或固定张开式承马。牵引式承马一般只能在750m跨度内使用;固定张开式承马维护工作量大,容易发生跌落事故,安全性不能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满足大跨度要求,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行式承马(又名自行式支索器)。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在机架内,从上至下分别装有摩擦离合器及行走轮总成,主索压轮总成,链轮装置总成,牵引绳压轮总成,张紧链轮总成,摩擦轮总成,起升绳防跳轮总成,起升绳托轮总成,连杆机构总成。其中1)摩擦离合器及行走轮总成它包括行走轮,摩擦离合器,压盘,螺母丝杆副,大齿轮,第一轴,弹簧;第一轴两端用轴承支承在机架两侧,第一轴上从右而左依次装有第一链轮,大齿轮,大齿轮左侧直接与行走轮通过螺栓连接,行走轮左侧孔内装有摩擦离合器,与压盘固接,该摩擦离合器为常闭式离合器,由螺母丝杆副控制离合器的开启或闭合,大齿轮与摩擦离合器之间装有弹簧,由弹簧来确定摩擦离合器接合的摩擦力;2)主索压轮总成包括两组压轮,小齿轮,弹簧,第二轴;第二轴两端装有主索压轮框架、弹簧螺杆和螺母,在框架上装有两组压轮,两组压轮端面分别装有小齿轮,小齿轮与压轮通过螺栓固定,两个小齿轮与摩擦离合器及行走轮总成的大齿轮啮合,以实现压轮上的线速度与行走轮的线速度相同,既在主索上纯滚动;3)链轮装置总成包括第一链轮,第二链轮,第三轴;第三轴两端用轴承支承在机架两侧,第三轴上装有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两个链轮与第三轴通过键连接;第二链轮与摩擦离合器及行走轮总成中的第一链轮通过链条连接;第一链轮与摩擦轮总成中的链轮通过链条连接,实现运动和力的传递;4)牵引绳压轮总成包括两组压轮,弹簧,杠杆,两对臂架,两根压轮轴,第四轴,铰轴;第四轴固定在机架上,在第四轴装有两对臂架,两对臂架上分别装有压轮轴、压轮、铰轴,铰轴两端分别装有杠杆,杠杆上面装有弹簧和螺母;5)张紧链轮总成包括调节螺杆,连杆,小链轮,销轴,拐臂;张紧链轮总成被固定在机架上,调节螺杆穿过机架上的孔,由螺母固定并可上下调节;连杆通过销轴与调节螺杆连接,并与拐臂连接,拐臂装有小链轮和销轴;该承马上装有两套张紧链轮总成,一套张紧链轮总成装在链轮总成的第一链轮与摩擦轮总成中的链轮之间,张紧链轮总成另一套装在链轮总成的第二链轮与摩擦离合器及行走轮总成中的第一链轮之间;6)摩擦轮总成包括,摩擦轮支架,链轮,第五轴;第五轴两端装有轴承,并固定在机架上,第五轴上从左到右装有链轮和摩擦轮支架,摩擦轮支架与摩擦轮通过螺栓固定;摩擦轮总成中的链轮与链轮总成的第一链轮通过链条连接,摩擦轮与牵引索接合;7)起升绳防跳轮总成包括钢套,尼龙轮,止轴扳,第六轴;起升绳防跳轮通过第六轴和止轴扳固定在机架上,第六轴上装有钢套和尼龙轮;8)起升绳托轮总成包括尼龙滑轮,止轴扳,第七轴、第一轴套,第二轴套,轴承;起升绳托轮总成通过第七轴和止轴扳固定在机架上,第七轴上装有第一轴套、第二轴套、轴承,轴承外圈装有尼龙滑轮;9)连杆机构总成包括撞杆,导向套,铰座,连杆臂,连杆,复位弹簧,调节螺杆,支座;连杆机构通过铰座而固定在主索压轮的框架上,撞杆与连杆臂经销轴连接,连杆臂与连杆连接,连杆同螺母丝杆副连接,螺母丝杆副又同复位弹簧、调节螺杆连接,调节螺杆与支座用两个螺母固定和调整;连杆机构总成中的导向套、铰座、支座安装在主索压轮的框架上,连杆与摩擦离合器及行走轮总成(1)中的螺母丝杆副相连接;自行式承马在工作时随着缆索起重机的起重小车前进(或后退),将小车与主索支承点间的距离分成几个等分,承马上的摩擦轮和托轮,分别支承着小车牵引绳及起升绳,不至使吊钩下降造成困难。它工作平稳并能充分发挥缆索起重机工作时小车的运行速度。各自行式承马工作时依其与小车间的距离,以不同的工作速度运行,使各承马间的距离保持均匀。当运行一段时间后,各承马的间距差影响吊钩放下时,缆索起重机小车可向一端运动,使小车撞击承马上的连杆,打开离合器,摩擦轮和行走轮可各自转动,并最终使各承马挤到一起,全部复位回零。当小车开始新的运动循环时,又可以重新使各承马间的距离保持均匀。本专利技术与
技术介绍
相比具有的有益的效果是自行式承马能很好地解决跨度和安全问题,可以满足大跨度(缆索起重机跨度可达1200m)使用,安全可靠,小车运行速度高,维护工作量少,生产率可大幅提高。现已制造完毕,并已通过工程试验,首套承马将准备用于景洪水电站平移式缆索起重机(起重量30t,跨度900m)的施工。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原理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图1的A-A剖视图;图3是摩擦离合器及行走轮总成原理示意图;图4是图2主索压轮总成结构原理B-B剖视图;图5是图2牵引索压轮总成结构原理C-C剖视图;图6是摩擦轮总成原理示意图;图7是连杆机构原理示意图;图8是张紧链轮原理示意图;图9是起升绳防跳轮示意图;图10是起升绳托轮示意图。图中1、摩擦离合器及行走轮总成,其中1.1、行走轮,1.2、摩擦离合器,1.3、压盘,1.4、螺母丝杆副,1.5、大齿轮,1.6、链轮,1.7、轴,1.8、弹簧;2、主索压轮总成,其中2.1、压轮;2.2、小齿轮,2.3、弹簧,2.4、轴;3、链轮装置总成,其中3.1、链轮,3.2、链轮,3.3、轴;4、牵引绳压轮总成,其中4.1、压轮,4.2、弹簧,4.3、杠杆,4.4、臂架,4.5、压轮轴,4.6、轴,4.7、铰轴;5、张紧链轮总成,其中5.1周节螺杆、5.2连杆、5.3小链轮、5.4销轴、拐臂5.5;6、摩擦轮总成,其中6.1、摩擦轮,6.2、摩擦轮支架,6.3、链轮,6.4、轴,7、起升绳防跳轮总成,其中7.1钢套、7.2尼龙轮、7.3止轴扳、7.4销轴,8、起升绳托轮总成,其中8.1尼龙滑轮、8.2止轴扳、8.3轴、8.4轴套、8.5轴套、8.6轴承;9、连杆机构总成,其中9.1拉杆、9.2导向套、9.3铰座、9.4连杆臂、9.5连杆、9.6复位弹簧、9.7调节螺杆、9.8支座;10、主索,11、牵引索,12、起升索,13、机架。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图2所示,在机架13内,从上至下分别装有摩擦离合器及行走轮总成1,主索压轮总成2,链轮装置总成3,牵引绳压轮总成4,张紧链轮总成5,摩擦轮总成6,起升绳防跳轮总成7,起升绳托轮总成8,连杆机构总成9。其中1)摩擦离合器及行走轮总成1(如图1、图2、图3所示)它包括行走轮1.1,摩擦离合器1.2,压盘1.3,螺母丝杆副1.4,大齿轮1.5,第一轴1.7,弹簧1.8;第一轴1.7两端用轴承支承在机架13两侧,第一轴1.7上从右而左依次装有第一链轮1.6,大齿轮1.5,大齿轮1.5左侧直接与行走轮1.1通过螺栓连接,行走轮1.1左侧孔内装有摩擦离合器1.2,与压盘1.3固接,该摩擦离合器1.2为常闭式离合器,由螺母丝杆副1.4控制离合器的开启或闭合,大齿轮1.5与摩擦离合器1.2之间装有弹簧1.8,由弹簧1.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行式承马,其特征在于:在机架(13)内,从上至下分别装有摩擦离合器及行走轮总成(1),主索压轮总成(2),链轮装置总成(3),牵引绳压轮总成(4),张紧链轮总成(5),摩擦轮总成(6),起升绳防跳轮总成(7),起升绳托轮总成(8),连杆机构总成(9);其中:    1)摩擦离合器及行走轮总成(1):它包括行走轮(1.1),摩擦离合器(1.2),压盘(1.3),螺母丝杆副(1.4),大齿轮(1.5),第一轴(1.7),弹簧(1.8);第一轴(1.7)两端用轴承支承在机架(13)两侧,第一轴(1.7)上从右而左依次装有第一链轮(1.6),大齿轮(1.5),大齿轮(1.5)左侧直接与行走轮(1.1)通过螺栓连接,行走轮(1.1)左侧孔内装有摩擦离合器(1.2),与压盘(1.3)固接,该摩擦离合器(1.2)为常闭式离合器,由螺母丝杆副(1.4)控制离合器的开启或闭合,大齿轮(1.5)与摩擦离合器(1.2)之间装有弹簧(1.8),由弹簧(1.8)来确定摩擦离合器(1.2)接合的摩擦力;    2)主索压轮总成(2):包括两组压轮(2.1),小齿轮(2.2),弹簧(2.3),第二轴(2.4);第二轴(2.4)两端装有主索压轮框架、弹簧(2.3)螺杆和螺母,在框架上装有两组压轮(2.1),两组压轮(2.1)端面分别装有小齿轮(2.2),小齿轮(2.2)与压轮(2.1)通过螺栓固定,两个小齿轮(2.2)与摩擦离合器及行走轮总成(1)的大齿轮(1.5)啮合,以实现压轮(2.1)上的线速度与行走轮(1.1)的线速度相同,既在主索(10)上纯滚动;    3)链轮装置总成(3):包括第一链轮(3.1),第二链轮(3.2),第三轴(3.3);第三轴(3.3)两端用轴承支承在机架(13)两侧,第三轴(3.3)上装有第一链轮(3.1)和第二链轮(3.2),两个链轮与第三轴(3.3)通过键连接;第二链轮(3.2)与摩擦离合器及行走轮总成(1)中的第一链轮(1.6)通过链条连接;第一链轮(3.1)与摩擦轮总成(6)中的链轮(6.3)通过链条连接,实现运动和力的传递;    4)牵引绳压轮总成(4):包括两组压轮(4.1),弹簧(4.2),杠杆(4.3),两对臂架(4.4),两根压轮轴(4.5),第四轴(4.6),铰轴(4.7);第四轴(4.6)固定在机架(13)上,在第四轴(4.6)装有两对臂架(4.4),两对臂架(4.4)上分别装有压...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南洲周伏丁利东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国电大力机电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6[中国|杭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