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壳体紧固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062439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3-24 01: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农机组装配件,具体涉及农机壳体紧固机构。农机壳体紧固机构通过螺栓组件将壳体与柔性刷固定,螺栓组件包括螺钉以及依次连接的定位筒、胀套与限位环;胀套一端螺纹连接在定位筒内,胀套另一端的端面上周向布设有一组轴向弹性杆,限位环包括两块位置相对的限位半环,每个限位半环均与邻近的轴向弹性杆相连;螺钉包括螺帽与螺杆,其中螺杆穿过胀套并与限位半环螺纹连接,螺帽抵靠在定位筒上,第二斜壁与柔性刷上设有供胀套通过的安装孔,第二斜壁与柔性刷夹持于定位筒与轴向弹性杆之间。本发明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存在壳体与柔性刷易松动的技术缺陷,提供了一种将柔性刷稳定连接并防止松动的农机壳体紧固机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农机组装配件,具体涉及农机壳体紧固机构
技术介绍
长期以来,油菜等作物一直采用在苗地上撒播种子的播种方式。待出苗长到一定高度后,再移栽到大田里种植。这种传统农艺存在的问题是工序多、作业时间长、花费劳力大。为此,人们研制出将油菜种子直播在大田里的直播机。现有油菜种子直播机通常采用“稀释法”进行直播,即将种子与添加料(例如砂子)混合拌匀后进行播种。这种方法因种子与添加料不易混合均匀而使得直播在大田里的种子排布均匀性差,并且容易在排种过程中会产生偏析。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国专利CN101213899,公开了一种小粒种子排种器,该排种器的壳体顶部敞开,敞开处两侧分别向下延伸出逐渐靠近的第一和第二斜壁,第二斜壁上装有柔性刷;壳体中部的水平轴上装排种轮,排种轮的外圆周向均匀间隔分布至少一圈排种孔穴,排种孔穴由与排种轮外圆相交的圆柱形形成,具有可以容纳两粒平均粒径种子的容腔;圆柱形的轴线与排种轮对应位置处的切线基本平行,圆柱形的底面与排种轮对应位置处的法线基本平行。然而上述专利仍存在如下技术缺陷:采用螺栓来固定柔性刷与壳体,而所述螺栓易在排种器的工作过程(产生机械振动)中发生松动,这样所述柔性刷就容易从壳体上脱位下来,影响整个排种器的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意在提供一种防止柔性刷从壳体上脱落的农机壳体紧固机构。本方案中的农机壳体紧固机构,包括壳体,壳体顶部敞开,壳体敞开处两侧分别向下延伸出逐渐靠近的第一斜壁和第二斜壁;所述第二斜壁上装有柔性刷;所述壳体中部设有支撑用的水平轴,所述水平轴上装有排种轮,所述排种轮的外圆两侧分别与第一斜壁和柔性刷的下端邻近;所述排种轮的外圆周向均匀间隔分布至少一圈排种孔穴,所述第二斜壁与柔性刷之间通过螺栓组件固定,所述螺栓组件包括螺钉以及依次连接的定位筒、胀套与限位环;所述胀套一端螺纹连接在定位筒内,所述胀套另一端的端面上周向布设有一组轴向弹性杆,所述限位环设于由所述轴向弹性杆所围设的区域内,所述限位环包括两块位置相对的限位半环,每个限位半环均与邻近的轴向弹性杆相连;所述螺钉包括螺帽与螺杆,其中螺杆穿过胀套并与所述限位半环螺纹连接,螺帽抵靠在所述定位筒上,所述第二斜壁与柔性刷上设有供所述胀套通过的安装孔,所述第二斜壁与柔性刷夹持于所述定位筒与轴向弹性杆之间。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技术效果:螺杆穿过胀套并与所述限位半环螺纹连接,这样会把轴向弹性杆之间的间距增大,这样第二斜壁与柔性刷便夹持在所述定位筒与轴向弹性杆之间;所述螺钉的两端分别由定位筒与限位环连接,其中限位环在轴向弹性杆的作用下被两端撑紧,螺钉无法向定位筒方向退,也无法向限位环方向进;即便发生机械振动,所述轴向弹性杆也不可能受机械振动影响而复位,所以可以起来防松的效果。 进一步,所述限位半环滑动连接在邻近的轴向弹性杆上。将限位半环滑动连接在邻近的轴向弹性杆上,可以避免由于限位半环位置固定,螺杆穿入时对接不当,而导致连接失败。进一步,所述轴向弹性杆的末端设有用于对限位半环进行限位的钩槽。为了防止限位半环从轴向弹性杆上脱落特设置的所述钩槽对限位半环进行限位。进一步,所述轴向弹性杆周向均布在胀套另一端的端面上。考虑到受力均衡,特设定轴向弹性杆周向均布在胀套另一端的端面上。【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农机壳体紧固机构中螺栓组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农机壳体紧固机构中螺栓组件的安装状态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农机壳体紧固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壳体1、排种轮2、排料斗3、第一斜壁4、第二斜壁200、水平轴6、螺栓组件8、排种孔穴9、柔性毛刷100、第一安装孔201、第二安装孔101、轴向弹性杆112、第一限位半环131、第二限位半环132、螺杆140、定位筒120、钩槽112a、胀套110、外螺纹111、滑槽131b。实施例基本如附图3所示:本实施例农机壳体紧固机构包括壳体1,壳体1顶部敞开,安装时用于附加在直播机上,敞开处两侧分别向下延伸出逐渐靠近的第一斜壁4和第二斜壁200。壳体1中部设有支撑用的水平轴6,该水平轴6上装有可转动的排种轮2。壳体11下部形成连体的漏斗腔,最下端装有排料斗3。第一斜壁4下侧形成与排种轮2外圆相仿的凹弧段,便于将种子保持在壳体1上部。第二斜壁200上开有腰形长槽,借助穿过长槽的螺栓8固定安装柔性毛刷100,所述排种轮2的外圆周向均匀间隔分布至少一圈排种孔穴9,所述第二斜壁200与柔性刷之间通过螺栓组件8固定。排种轮2的外圆两侧分别与第一斜壁4和柔性毛刷100的下端邻近。如图1、2所示,所述螺栓组件8包括螺钉以及依次连接的定位筒120、胀套110与限位环;所述胀套110 —端通过外螺纹111直接连接在定位筒120内,所述胀套110另一端的端面上周向均布有一组轴向弹性杆112。如图1所示限位环包括两块位置相对的限位半环(第一限位半环131与第一限位半环131),每个限位半环均与邻近的轴向弹性杆112滑动连接,所述轴向弹性杆112上设有滑块,所述限位半环设有形状对应的滑槽131b。,滑槽131b。的走向与轴向弹性杆112的长度方向基本一致。所述轴向弹性杆112末端还设有防止限位半环脱出的限位钩槽112a。所述限位环设于由所述轴向弹性杆112所围设的区域内。所述螺钉包括螺帽与螺杆140,其中螺杆140穿过胀套110并与所述限位半环螺纹连接,螺帽抵靠在所述定位筒120上,所述第二斜壁200与柔性刷上设有供所述胀套110通过的安装孔(第一安装孔201与第一安装孔201 ),所述第二斜壁200与柔性刷夹持于所述定位筒120与轴向弹性杆112之间。以上所述的仅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专利技术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主权项】1.农机壳体紧固机构,包括壳体,壳体顶部敞开,壳体敞开处两侧分别向下延伸出逐渐靠近的第一斜壁和第二斜壁;所述第二斜壁上装有柔性刷;所述壳体中部设有支撑用的水平轴,所述水平轴上装有排种轮,所述排种轮的外圆两侧分别与第一斜壁和柔性刷的下端邻近;所述排种轮的外圆周向均匀间隔分布至少一圈排种孔穴,所述第二斜壁与柔性刷之间通过螺栓组件固定,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组件包括螺钉以及依次连接的定位筒、胀套与限位环;所述胀套一端螺纹连接在定位筒内,所述胀套另一端的端面上周向布设有一组轴向弹性杆,所述限位环设于由所述轴向弹性杆所围设的区域内,所述限位环包括两块位置相对的限位半环,每个限位半环均与邻近的轴向弹性杆相连;所述螺钉包括螺帽与螺杆,其中螺杆穿过胀套并与所述限位半环螺纹连接,螺帽抵靠在所述定位筒上,所述第二斜壁与柔性刷上设有供所述胀套通过的安装孔,所述第二斜壁与柔性刷夹持于所述定位筒与轴向弹性杆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机壳体紧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半环滑动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农机壳体紧固机构,包括壳体,壳体顶部敞开,壳体敞开处两侧分别向下延伸出逐渐靠近的第一斜壁和第二斜壁;所述第二斜壁上装有柔性刷;所述壳体中部设有支撑用的水平轴,所述水平轴上装有排种轮,所述排种轮的外圆两侧分别与第一斜壁和柔性刷的下端邻近;所述排种轮的外圆周向均匀间隔分布至少一圈排种孔穴,所述第二斜壁与柔性刷之间通过螺栓组件固定,其特征在于: 所述螺栓组件包括螺钉以及依次连接的定位筒、胀套与限位环;所述胀套一端螺纹连接在定位筒内,所述胀套另一端的端面上周向布设有一组轴向弹性杆,所述限位环设于由所述轴向弹性杆所围设的区域内,所述限位环包括两块位置相对的限位半环,每个限位半环均与邻近的轴向弹性杆相连;所述螺钉包括螺帽与螺杆,其中螺杆穿过胀套并与所述限位半环螺纹连接,螺帽抵靠在所述定位筒上,所述第二斜壁与柔性刷上设有供所述胀套通过的安装孔,所述第二斜壁与柔性刷夹持于所述定位筒与轴向弹性杆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富朝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渝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8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