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调节方便的取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028180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3-17 00: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调节方便的取种装置,其包括固定安装在穴播器内壁上的内舀种器以及扣合固定在所述内舀种器外侧的外舀种器,所述内舀种器包括内舀种勺以及通过内播种滑道与所述内舀种勺固定连接的内储种勺,所述外舀种器包括外舀种勺以及通过外播种滑道与外舀种勺固定连接的外储种勺,所述内舀种勺与外播种滑道的侧壁配合形成充种区,所述内储种勺与穴播器内壁配合形成储种区,所述充种区通过内播种滑道与储种区连通,所述储种区与穴播器内壁上的进种口连通,所述内储种勺侧翼上设置通孔,所述外储种勺侧翼上设置与所述通孔相对应的滑槽,可以调节充种区的大小,使其适用于不同种类不同大小的种子,结构简单,调节方便,购置成本低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农业机械
,尤其是一种调节方便的取种装置
技术介绍
种子是农业生产中最基本的特殊生产资料,是农业发展的基础和先导。不同的品种的种子,大小也不一样,传统穴播机上为了满足播种不同品种种子的需要,需要配置多套不同规格的g种勺,在更换种子品种时,更换与种子大小相匹配的g种勺,以实现单粒精播。采用这种方式,费时费力,使用不方便,且购置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调节方便的取种装置,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廉,适用性广的特点。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调节方便的取种装置,其包括固定安装在穴播器内壁上的内S种器以及扣合固定在所述内S种器外侧的外舀种器,所述内g种器包括内g种勺以及通过内播种滑道与所述内g种勺固定连接的内储种勺,所述外舀种器包括外舀种勺以及通过外播种滑道与外舀种勺固定连接的外储种勺,所述内g种勺与外播种滑道的侧壁配合形成充种区,所述内储种勺与穴播器内壁配合形成储种区,所述充种区通过内播种滑道与储种区连通,所述储种区与穴播器内壁上的进种口连通。进一步的,所述内储种勺侧翼上设置通孔,所述外储种勺侧翼上设置与所述通孔相对应的滑槽。进一步的,所述内播种滑道截面为脊型,所述外播种滑道与内播种滑道相配合,所述内播种滑道的侧壁设置有让位口。进一步的,所述让位口对称设置在内播种滑道的侧壁上,所述外播种滑道设置有与让位口对应的让位区。进一步的,所述外§种勺与外播种滑道连接端一侧设置有拨种片。进一步的,所述拨种片为两个,对称设置在外播种滑道的两侧。进一步的,所述内储种勺连接内播种滑道的一侧设置清种片。进一步的,所述清种片为两个,所述清种片分别设置在外播种滑道的两侧。进一步的,外播种滑道的侧壁宽度宽于内播种滑道。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内储种勺侧翼上设置有通孔,外储种勺侧翼上设置有滑槽,所述内舀种勺与外播种滑道滑壁形成充种区,通过调节通孔和滑槽的位置,调节内g种器和外舀种器的相对位置,进而调节充种区的大小,使其适用于不同种类不同大小的种子,结构简单,调节方便,不需要为穴播器配置多套取种装置,购置成本低廉。本技术内播种滑道连接内g种勺的一端设置让位口,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节约材料。本技术外g种勺外侧设置有拨种片,在穴播器播种过程中,有利于将种子拨进充种区,结构简单,可大大降低空穴率。本技术内储种勺连接内播种滑道的侧面设置清种片,避免了在穴播器种腔内种子数量较多时种子进入充种腔的问题,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实现单粒精播。本技术外播种滑道的侧壁宽度宽于内播种滑道,避免种子在进入储种腔过程中漏出。【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扣合后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内舀种器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外舀种器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安装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A-A方向剖视图;图6是本技术B-B方向局部剖视图;其中,1、穴播器,2、内g种器,3、外g种器,4、内g种勺,5、内储种勺,6、内播种滑道,7、内舀种勺,8、外储种勺,9、外播种滑道,10、通孔,11、滑槽,12、拨种片,13、清种片,51、充种区,52、让位口,53、储种区,54、进种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参见附图1-6,本实施例包括固定安装在穴播器1内壁上的内g种器2以及扣合固定在所述内g种器2外侧的外g种器3,所述内g种器2包括内g种勺4以及通过内播种滑道6与所述内舀种勺4固定连接的内储种勺5,所述外舀种器3包括外舀种勺7以及通过外播种滑道9与外舀种勺7固定连接的外储种勺8,所述内储种勺5侧翼上设置通孔10,所述外储种勺8侧翼上设置与所述通孔10相对应的滑槽11,所述内播种滑道6截面为脊型,所述外播种滑道9与内播种滑道6相配合,所述内播种滑道6的侧壁设置有让位口 52,所述让位口 52对称设置在内播种滑道6的侧壁上,所述外播种滑道9设置有与让位口对应的让位区,所述内舀种勺4与外播种滑道9的侧壁配合形成充种区51,所述内储种勺5与穴播器1内壁配合形成储种区53,所述充种区51通过内播种滑道6与储种区53连通,所述储种区53与穴播器1内壁上的进种口54连通,通过调节通孔10在滑槽11的相对位置,可以调节内g种器2和外g种器3的相对位置,进而调节所述内g种勺4与外播种滑道9滑壁所形成的充种区的大小,使其适用于不同种类不同大小的种子,结构简单,调节方便,购置成本低廉。所述外g种勺7与外播种滑道9连接端两侧对称设置两个拨种片12,在穴播器播种过程中,有利于将种子拨进充种区,结构简单,可大大降低空穴率。所述内储种勺5连接内播种滑道6的一侧设置两个清种片13,所述清种片13对称设置在所述外播种滑道9两侧,避免了在穴播器种腔内种子数量较多时种子进入充种腔的问题,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实现单粒精播。所述外播种滑道9的侧壁宽度宽于内播种滑道6,避免种子在进入储种腔过程中漏出。本实施例的具体工作过程为:播种作业前,将内g种器2和外g种器3扣合,根据所需播种种子的大小来调节内舀种器2和外g种器3的相对位置,进而调节内g种勺4与外播种滑道9侧壁所形成的充种区51的大小,使充种区51刚好容纳一颗种子大小为宜,将内§种器2和外§种器3通过通孔10和滑槽11使用螺栓固定穴播器1上,内储种勺5与穴播器1上的鸭嘴口通过进种口 54相连通,在作业过程中,穴播器1逆时针转动,种子在拨种片12的拨动作用下,进入到所述充种区51内,充种区大小刚好容纳一粒种子,穴播器1继续转动,充种区51内的种子顺着内播种滑道6进入到储种区53内,其后顺着进种口 54进入到鸭嘴口中,穴播器旋转到一定位置,鸭嘴口张开后,种子播种到种穴内,穴播器完成播种掩埋作业后,单个种子播种作业完成。此后如需更换个头更大或更小的种子时,只需要拧松固定内舀种器2和外舀种器3的螺栓,沿着滑槽11轴向方向调整外g种器3的位置,从而改变内g种器2和外g种器3的相对位置,进而调节内舀种勺4与外播种滑道9侧壁所形成的充种区51的大小,使充种区51刚好容纳一颗新种子的大小为宜,调节完成后,紧固螺栓,开始下一步的播种作业。由于充种区51大小可调,空间设置合理,对于种子品种不纯等导致的有个别个头突出的种子将无法进入充种区51内,从而无法进入储种区,播种作业完成后将会被筛选出来,保证了播种种子的纯度。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技术。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技术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主权项】1.一种调节方便的取种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固定安装在穴播器(1)内壁上的内舀种器(2)以及扣合固定在所述内舀种器(2)外侧的外舀种器(3),所述内舀种器(2)包括内舀种勺(4)以及通过内播种滑道(6)与所述内舀种勺(4)固定连接的内储种勺(5),所述外舀种器(3)包括外舀种勺(7)以及通过外播种滑道(9)与外舀种勺(7)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调节方便的取种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固定安装在穴播器(1)内壁上的内舀种器(2)以及扣合固定在所述内舀种器(2)外侧的外舀种器(3),所述内舀种器(2)包括内舀种勺(4)以及通过内播种滑道(6)与所述内舀种勺(4)固定连接的内储种勺(5),所述外舀种器(3)包括外舀种勺(7)以及通过外播种滑道(9)与外舀种勺(7)固定连接的外储种勺(8),所述内舀种勺(4)与外播种滑道(9)的侧壁配合形成充种区(51),所述内储种勺(5)与穴播器(1)内壁配合形成储种区(53),所述充种区(51)通过内播种滑道(6)与储种区(53)连通,所述储种区(53)与穴播器(1)内壁上的进种口(54)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谷顺华任电丰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联丰农业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