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热管式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058515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3-23 20: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金属热管式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它包括由集热管、与所述集热管插接的多个金属热管和吸热板构成的吸热板芯,所述集热管对应所述金属热管分别设置有承插管,所述承插管横向穿透所述集热管;所述金属热管两端封闭,包括蒸发段和冷凝段,所述冷凝段的长度与所述承插管的长度相适应并套接于所述承插管内,所述蒸发段贴合于所述吸热板上。该金属热管式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具有结构简单、稳定可靠和集热效果良好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太阳能集热器,具体的说,涉及了一种金属热管式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
技术介绍
目前的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的流道是由集热管和金属热管焊接而成,不管是栅形结构还是蛇形结构,通常做法是把Φ8πιπι或Φ 10mm的铜金属热管焊接至吸热板上,金属热管再与Φ22_的铜集热管相连。这种集热器存在如下不足:1、流道内不能走水,要灌装防冻液,否则在冬天很容易冻裂铜管;2、若金属热管焊接存在缺陷,会因渗漏导致平板集热器报废,无法使用;3、金属热管直径较小,无法清理杂质,长时间可能会被杂质堵塞导致导热效果差,最终无法生产热水。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寻求一种不易发生渗漏,集热效果良好的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人们一直在寻求一种理想的技术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从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稳定可靠和集热效果良好使用方便的金属热管式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金属热管式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包括由集热管、与所述集热管插接的多个金属热管和吸热板构成的吸热板芯,所述集热管对应所述金属热管分别设置有承插管,所述承插管横向穿透所述集热管;所述金属热管两端封闭,包括蒸发段和冷凝段,所述冷凝段的长度与所述承插管的长度相适应并套接于所述承插管内,所述蒸发段贴合于所述吸热板上。基于上述,所述集热管对应所述承插管的穿插孔是带有翻边的冲切孔,所述翻边的高度为l_2mm,所述承插管与所述集热管通过所述翻边钎焊连接。基于上述,所述蒸发段激光焊接于所述吸热板上。基于上述,所述冷凝段的通径大于所述蒸发段的通径。基于上述,所述冷凝段的管壁外涂抹有导热硅胶。基于上述,所述金属热管内灌装有相变导热工质。本技术相对现有技术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具体的说,本技术利用集热管与两端封闭的金属热管插接,采用换热的方式集热,所述金属热管是密闭系统,不存在杂质问题,热启动快,传热迅速。进一步说,所述金属热管两端封闭不与所述集热管接通,避免两者连通焊接存在缺陷,导致集热器报废;若其中一支金属热管破损,不会影响其他金属热管继续工作,且不会影响流道正常工作,提高了本技术的稳定性。再一步说,因采取换热的集热方式,所述金属热管内不需要添加防冻液,集热器的防冻液用量大大减少,降低了成本。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集热效率高和稳定性高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集热管与金属热管的配装示意图。图中,1.集热管,2.金属热管,21.蒸发段,22.冷凝段,3.承插管,4.吸热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如图1、图2所示,一种金属热管式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它包括由集热管1、与所述集热管1插接的多个金属热管2和吸热板4构成的吸热板芯,所述集热管1对应所述金属热管2分别设置有承插管3,所述承插管3横向穿透所述集热管1。在具体实施中所述承插管3以所述集热管1的直径为轴线设置为最优,这时所述承插管3沿所述集热管1直径穿透所述集热管1,与所述集热管1套接部分体积最大,换热面积也最大,换热效果好。所述金属热管2两端分别封闭,包括蒸发段21和冷凝段22,所述冷凝段22套接于所述承插管3内,所述冷凝段22的长度与所述承插管3的长度相适应,以稍长于所述集热管1的直径为宜,所述承插管3的内径与所述冷凝段22的外径相适应,所述蒸发段21贴合于所述吸热板4上。所述金属热管2两端分别封闭不与所述集热管1接通,可避免所述金属热管直径较小走水进入杂质,无法清理而堵塞导致导热效果变差,也避免金属热管与集热管连通焊接存在缺陷,导致集热器报废;若其中一支金属热管破损,不会影响其他金属热管继续工作,且不会影响流道正常工作,提高了本技术的稳定性。本技术仅仅将所述金属热管2套接在所述承插管3内,防止所述集热管1内的流体冲击所述金属热管2,破坏所述金属热管2与所述集热管1的连接结构,且所述承插管3两端与所述集热管1连接,受力均衡,连接处不易断开,使得本技术不易从金属热管与集热管的连接处渗漏,使用寿命长,稳定性较强。所述金属热管2内灌装有相变导热工质,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当热能传导至所述金属热管2,所述蒸发段21底部的导热工质吸热后由液态蒸发成气态(含有大量汽化热),气态导热工质上升到所述冷凝段22至所述集热管1流道附近,遇冷水由气态液化成液态流下,并放出大量的热能,从而把流道内的冷水加热,液态导热工质流至所述蒸发段21底部再次受热蒸发成气态,升到所述冷凝段22再次液化并放热,如此循环往复,对流道内的冷水进行源源不断地加热。所述集热管1对应所述承插管3的穿插孔是带有翻边的冲切孔,所述翻边的高度为l-2mm,所述承插管3与所述集热管1通过所述翻边钎焊连接,所述翻边的设置利于钎焊,连接强度大,不易损坏。所述蒸发段21激光焊接于所述吸热板4上,使得所述金属热管2和所述吸热板4从微观上贴合在一起,比着简单的接触贴合,其传热效率大大的提高,起热快,集热效果好。为了增强集热效率,所述冷凝段22的通径大于所述蒸发段21的通径,使得所述金属热管2与所述集热管1的换热面积增大,所述集热管1起热快。所述冷凝段22的管壁外涂抹有导热硅胶,以增强导热效果,避免冷凝段22的管壁与所述承插筒3之间存在间隙降低导热效果。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主权项】1.一种金属热管式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由集热管、与所述集热管插接的多个金属热管和吸热板构成的吸热板芯,所述集热管对应所述金属热管分别设置有承插管,所述承插管横向穿透所述集热管;所述金属热管两端封闭,包括蒸发段和冷凝段,所述冷凝段的长度与所述承插管的长度相适应并套接于所述承插管内,所述蒸发段贴合于所述吸热板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热管式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热管对应所述承插管的穿插孔是带有翻边的冲切孔,所述翻边的高度为l_2mm,所述承插管与所述集热管通过所述翻边钎焊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热管式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段激光焊接于所述吸热板上。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金属热管式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段的通径大于所述蒸发段的通径。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金属热管式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插管以所述集热管的直径为轴线设置。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金属热管式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段的管壁外涂抹有导热硅胶。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金属热管式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热管内灌装有相变导热工质。【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金属热管式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它包括由集热管、与所述集热管插接的多个金属热管和吸热板构成的吸热板芯,所述集热管对应所述金属热管分别设置有承插管,所述承插管横向穿透所述集热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金属热管式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由集热管、与所述集热管插接的多个金属热管和吸热板构成的吸热板芯,所述集热管对应所述金属热管分别设置有承插管,所述承插管横向穿透所述集热管;所述金属热管两端封闭,包括蒸发段和冷凝段,所述冷凝段的长度与所述承插管的长度相适应并套接于所述承插管内,所述蒸发段贴合于所述吸热板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克俭赵东康亦民李宁李群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华顺阳光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