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山林鸡的养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3037425 阅读:1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3-17 12: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山林鸡的养殖方法,包括5个具体步骤,雏鸡的管理、雏鸡的防疫、脱温鸡管理、放养、轮牧制养殖,同时通过防止鸡攻击行为、防止鸡打堆、喂食黄粉虫等手段,提供一种生态山林鸡。与市场上喂养的鸡相比,具有肉质嫩、味道鲜美、品质高、符合绿色食品要求的优点,满足市场的需求;充分利用了林下的土地,鸡在林间活动,可带来除草除虫的效果,同时鸡粪也可作为林木的肥料,增加林下土地的肥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鸡的养殖方法,特别涉及。
技术介绍
鸡是人类饲养最普遍的家禽,家鸡源出于野生的原鸡,其驯化历史至少约4000年,但直到1800年前后鸡肉和鸡蛋才成为大量生产的商品;中国鸡文化源远流长,内涵丰富多彩,我国甲骨文中有“鸡”字,说明我国远在3000多年前就认识鸡,是世界上最早养鸡的国家之一,也是最早发现鸡有多种药用价值的国家。现如今,鸡已经是每个家庭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菜,大规模养鸡场的兴建成为不可抵挡的趋势,只有这样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需求,然而,随着健康饮食文化的兴起,大多数人已经倾向于山林鸡,山林鸡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肉质细嫩鲜美,野味浓,其蛋白质含量高,远远优于饲料鸡。为了满足市场需求,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山林鸡养殖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从雏鸡到出栏的120天内,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a、雏鸡的管理:育雏舍按40?50只/m2安排养鸡,首先先对雏鸡舍进行清洗和消毒,雏鸡进育雏舍前2小时舍温达到雏鸡要求的32~35°C,湿度55%?60%,将雏鸡放入育雏舍,以后每周降低2?3°C,最后育雏室温度应保持在18°C,保持通风; b、雏鸡的防疫:在1日龄内注射马立克氏疫苗;在4?7日龄内用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疫苗;在10日龄内用新城疫II系苗滴鼻;28日龄用鸡新城疫I系苗肌注或皮注;c、脱温鸡管理:逐步将雏鸡移出至育雏舍,将饲养15?21天的脱温鸡苗在25?28°C的鸡舍中饲养20?24天,日补料2?3次;35?38日龄的脱温鸡转移到发酵床鸡舍; d、放养:鸡苗放入放养林中,放养密度为2只/m2,室内外温差太大时不宜放养,鸡苗在露水干燥、阳光充足的10:00?14:00放养,初期放养的时间控制在2?4h ;鸡苗每放养15天,放养时间增加lh,放养时间超过8h,不在增加; e、轮牧制养殖:将放养林划分成多个养殖区,用栅栏隔开,养殖区内选用科植物作为草种混播,将鸡群放入养殖区内,养殖15天后再转移到其它养殖区内,鸡群转移后的养殖区闲置休整15天后继续投入使用。林下草种选用多年生黑麦草、白三叶草等豆科草类,进行草种混播,放养的鸡主要采食树林下的植物、杂草、虫子、花粉、草籽和野果等食物;另外还应加强营养补充,不能只喂给单一的饲料,以免造成营养缺乏,配制饲料时要求营养要均衡以满足其不同生产期的发育要求;鸡群放养时应实行轮牧制,这样有利于提供牧草恢复生长的时间。采用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山林鸡的养殖方法:林地空间大,空气好,有利于鸡的健康,疾病较少;林地种植豆科草类,蛋白质含量高,适口性好;与根瘤菌共生,能固定大气中的氮为自身提供氮素营养,并提高土壤肥力,并有丰富的野草、昆虫,给鸡补充一些食物,能减少饲料成本;鸡在林地活动量大,使肌肉韧性增加,水分减少,肉质鲜美;与市场上饲料喂养鸡相比,具有肉质嫩、味道鲜美、品质高、符合绿色食品要求的优点,同时充分利用了林下的土地,鸡在林间活动,可带来除草除虫的效果,同时鸡粪也可作为林木的肥料,增加林下土地的肥效。进一步的,所述鸡舍内的温度降低导致鸡打堆时,在食物和饮水中加入鱼腥草和黄芪多糖粉末,混匀,来增加鸡对低温的抵抗力。进一步的,所述发酵床使用锯木面、玉米粒制成,垫层的厚度为20?30cm,当鸡卧在上面时能起到保温的目的,发酵一段时间后又可以做为果林的肥料。进一步的,所述鸡体重在300g?2000g之间,喂食黄粉虫作为辅料,一只鸡每天喂食量在10?20条;2000g以后,不在喂食黄粉虫,可以选用玉米、南瓜、甘薯等杂粮代替部分混合料或优质全价饲料。用黄粉虫喂养的仔鸡,最大的好处就是黄粉虫所含的抗菌因子能改善鸡的体质,降低发病率,养殖出的鸡生长快、肉品质好,营养价值更高。进一步的,所述鸡舍的梁上悬挂有红色物体,当鸡到性成熟阶段时,便开始相互啄斗,互相攻击,通过红色物体转移鸡的注意力,对鸡的相互攻击行为起到一定的降低效果。【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a、雏鸡的管理:雏鸡进育雏舍的时间掌握在每年的3?6月份,其他月份因天气寒冷而不适合;育雏舍可按40?50只/ m2安排养鸡,首先先对雏鸡舍进行清洗和消毒,用水清洗鸡舍,通风晾干,用紫外线消毒灯进行照射,早中晚各一次,每次照射半小时,检查供热设备是否正常;进雏前2小时舍温达到雏鸡要求的温度,将雏鸡放入雏舍中,保持雏舍内的相对湿度在55%?60%之间,温度在33°C左右,以后每周降低2?3°C,最后育雏室温度应保持在18°C,保持鸡舍内通风,但又不能影响到鸡舍的温度;控制光照时间,来控制雏鸡的采食时间;当鸡舍内的温度降低导致鸡打堆时,在食物和饮水中加入鱼腥草和黄芪多糖,来增加鸡对低温的抵抗力。b、雏鸡的防疫:在1日龄内注射马立克氏疫苗;在4?7日龄内用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疫苗.在10日龄内用新城疫II系苗滴鼻;28日龄用鸡新城疫I系苗肌注或皮注。c、脱温鸡管理:将饲养15?21天的脱温鸡苗在25?28 °C在鸡舍中饲养20?24天,每天定时补料,日补料2?3次;35?38日龄的脱温鸡转移到发酵床鸡舍;发酵床使用锯木面、玉米粒,垫层的厚度为20?30cm,当鸡卧在上面时能起到保温的目的,发酵一段时间后又可以作为果林的肥料,发酵床鸡舍的梁上悬挂有红色的物体,当鸡到性成熟阶段时,便开始相互啄斗,互相攻击,通过红色物体转移鸡的注意力,对鸡的攻击行为起到一定的降低效果。d、放养:林下养鸡管理,雏鸡孵出30天,体重约300克以上,可放入丛林中,放养密度2只/m2为宜,鸡苗放入林中后,起初应特别注意气温的变化,室内外温差太大时不宜放养;鸡苗放养应待露水干燥、阳光充足后,一般在10:00?14:00放养,初期放养的时间控制在2?4h ;如风较大时最好不要放养或缩短放养时间,待鸡逐渐长大后,可逐渐增加放养时间;林园养鸡,由于鸡的活动范围广,管理不太方便,因此调教工作一定要做好:放养的初期用敲料盆或吹哨子等方法进行归牧调教,使之形成条件反射。e、轮牧制养殖:将放养林划分成2个以上的养殖区,用栅栏隔开,养殖区内选用科植物作为草种混播,草种选用多年生黑麦草、白三叶草、紫云英和豌豆,将鸡群放入养殖区内,养殖15天后再转移到其它养殖区内,刚使用后的养殖区闲置休整15天后继续投入使用。放养的鸡主要采食树林下的植物、杂草、虫子、花粉、草籽和野果等食物;另外还应加强营养补充,不能只喂给单一的饲料,以免造成营养缺乏;鸡体重在300g?2000g之间,喂食黄粉虫作为辅料,一只鸡每天喂食量在10?20条;2000g以后,不在喂食黄粉虫,可以选用玉米、南瓜、甘薯等杂粮代替部分混合料或优质全价饲料。用黄粉虫喂养的仔鸡,最大的好处就是黄粉虫所含的抗菌因子能改善鸡的体质,降低发病率,养殖出的鸡生长快、肉品质好,营养价值更高;配制饲料时要求营养要均衡以满足其不同生产期的发育要求。采用本实施例的方法养鸡成活率高达98%,在120天出售利润率高达50%。以上所述的仅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山林鸡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几个步骤:a、雏鸡的管理:育雏舍按40~50只/m2安排养鸡,首先先对雏鸡舍进行清洗和消毒,雏鸡进育雏舍前2小时舍温达到雏鸡要求的32~35℃,湿度55%~60%,将雏鸡放入育雏舍,以后每周降低2~3℃,最后育雏室温度应保持在18℃,保持通风;b、雏鸡的防疫:在1日龄内注射马立克氏疫苗;在4~7日龄内用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疫苗;在10日龄内用新城疫Ⅱ系苗滴鼻;28日龄用鸡新城疫I系苗肌注或皮注;c、脱温鸡管理:逐步将雏鸡移出至育雏舍,将饲养15~21天的脱温鸡苗在25~28℃的鸡舍中饲养20~24天,日补料2~3次; 35~38日龄的脱温鸡转移到发酵床鸡舍;d、放养:鸡苗放入放养林中,放养密度为2只/m2,室内外温差太大时不宜放养,鸡苗在露水干燥、阳光充足的10:00~14:00放养,初期放养的时间控制在2~4h;鸡苗每放养15天,放养时间增加1h,放养时间超过8h,不在增加;e、轮牧制养殖:将放养林划分成多个养殖区,用栅栏隔开,养殖区内选用豆科植物作为草种混播,将鸡群放入养殖区内,养殖15天后再转移到其它养殖区内,鸡群转移后的养殖区闲置休整15天后继续投入使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苟维胜余德福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露元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