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姚福松专利>正文

夹瓦式爬杆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03553 阅读:2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夹瓦式爬杆机,由外框架和设在外框架中的箱体构成的机架、设在机架中的驱动机构和传动机构以及分别设在外框架和箱体同一侧面的离合式框夹瓦和箱夹瓦所构成。通过框夹瓦和箱夹瓦交替抱合在被爬杆体上,由外框架与箱体间的相互交替运动来完成爬杆任务。(*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的是一种爬杆机具。中国专利CN2274628Y公开了一种“爬杆机”,主要由机架、设在机架上的驱动机构、传动机构、主动轮部件、从动轮部件、手动式棘轮锁紧抱闸机构所构成。由主、从动轮对夹在被爬杆上爬行。到位后由手动棘轮锁紧机构将爬杆机锁定在杆体上作业。这种爬杆机的缺点是其夹紧力和驱动力、安全性和灵活性难以办调。本技术的目的旨在克服现有爬杆机的上述缺点,提供一种夹紧可靠、驱动轻便、由夹瓦交替包合在被爬杆体上呈交替爬行的夹瓦式爬杆机。本夹瓦式爬杆机包括机架、驱动机构和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架由外框架11和设在外框架11中的箱体12构成,在外框架11和箱体12的同侧面分别设有离合式框夹瓦和箱夹瓦,在外框架的顶面和底面上相对设有行程撞块23、24、所述的传动机构包括穿过箱体12垂直设在外框架的顶面与底面之间的带有滑键导槽的框光杆8和具有滑键导槽的框丝杆6、设置在框光杆8两端的与框夹瓦相接的锥形齿轮付、垂直设置在箱体顶面与底面之间的箱丝杆5、箱光杆9、丝杆式驱动轴4、花键式分配轴2以及与驱动机构相接的传动轴1,设置在所述的箱光杆9两端的与箱夹瓦相接的锥形齿轮付、设置在传动轴1与花键式分配轴2之间的两传动齿轮21、22和两扇形齿轮33、34、设置在花键式分配轴2与丝杆式驱动轴4之间的可上、下运动的螺母夹持板32、键接在分配轴2上且位于夹持板32中的分配齿轮35和具有一导向端41的支承曲杆36以及安装在支承曲杆36上与分配齿轮35啮合的往复介轮37、设置在箱光杆9和框光杆8上的两组可分别与往复介轮37啮合的啮合齿轮38、39、58、59、在所述的框丝杆6上设有可与分配齿轮35啮合的滑键齿轮60和螺母齿轮61,螺母齿轮61和滑键齿轮60分别活套在箱体上、下底板上,在滑键齿轮60和螺母齿轮61之间设有端齿离合器动盘62,端齿离合器动盘62的另一端设在箱丝杆5上,在丝杆式驱动轴4和箱丝杆5之间还设有传动齿轮63、64,丝杆轴4上套接有一受控于行程撞块23、24的杠杆式支承杆65,在该杠杆式支承杆65上设有一与传动齿轮63啮合的可复位的介轮66,在箱体内壁与支承曲杆36的导向端41相对的位置处固设有一 型导向槽27,在 型导向槽27的上、下两端开有通孔44、45,在通孔44、45下方各设有一呈联动的引导槽42、43,所述的支承曲杆的导向端41伸在 型导向槽中且受引导槽42、42引导。通过框夹瓦和箱夹瓦交替抱合在被爬杆体上、由外框架与箱体间的相互交替运动来完成爬杆任务。本技术通过在外框架与箱体的同一侧设置交替抱合的夹瓦,将框架和箱体轮流固定在被爬杆体上实现相互相对交替运动,使其运动重心布置合理,夹紧可靠,且轻松易行。可替代现有的爬杆机使用。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技术的内容并不仅限于本实施例。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图1的A-A放大视图图3轴6-2-8-9间的传动结构示意图图4轴1-2-4-5-6间的传动结构示意图图5螺母夹持板与支承曲杆、导向槽、夹瓦传动齿轮间的结构示意图图6行程撞块、杠杆式支承杆、传动齿轮、扇形齿轮间的结构示意图图7导向槽、引导槽结构示意图图8图7的S向视图图9图7的F-F视图图10图9的E-E视图图11往复丝杆示意图参见图1~10,图中11为外框架,6、8分别为设置在外框架顶面和底面之间的框丝杆和框光杆,箱体12设在外框架11中且被框丝杆6和框光杆8所穿过。框光杆8两端的锥形齿轮付由两个相互啮合的锥形齿轮13、14构成,离合式框夹瓦由动半环15和固结在框架上的定半环16构成,其中,动半环15由一丝杆3设在一端齿高合器的有内螺纹的定盘17中,端齿离合器的内花键动盘20通过一花键轴18和限力弹簧19与锥形齿轮14相接。利用锥形齿轮付的不同转向完成夹瓦动半环的伸出或收回以夹紧或松离被爬杆体。箱夹瓦25、26采用同样结构构成。23和24为设在外框架顶面和底面上的行程撞块,1、2、4、5、9分别为垂直设在箱体顶面与底面间的传动轴、花键式分配轴、丝杆式驱动轴、箱丝杆和箱光杆。7、10为箱光杆9两端的驱动箱夹瓦的锥形齿轮付。在传动轴1与花键式分配轴2之间由两个啮合的传动齿轮21、22传动。驱动机构在本实施例中沿用的是现有的由脚踏曲柄28及固接在曲柄轴29上的传动齿轮30来担任。由脚踏曲柄的转动带动曲柄轴上的齿轮30的转动,进而带动传动轴1上的与齿轮30啮合的传动齿轮31转动以驱动整个机子的运动。33和34为轴1和轴2上的两个扇形齿轮。32为一端旋合在丝杆式驱动轴4上、另一端空套在花键轴2上的螺母夹持板,35为键接在花键轴2上的分配齿轮,36为空套在花键轴2上的支承曲杆,在支承曲杆36上设有一个与分配齿轮35相啮合的往复介轮37。在箱光杆9和框光杆8上设有两组啮合齿轮38、39、58、59。 形导向槽27设在箱体的内壁50上,支承曲杆36的导向端41伸在导向槽27中。图5给出了螺母夹持板32、支承曲杆36、导向槽27、引导槽42、43、往复介轮37、两组啮合齿轮38、39、58、59之间的结构示意图,联动式引导槽42、43设在导向槽27的通孔44、45的后面的槽体板46、47上,参见图7~图10,用销柱48、49将槽体板铰设在箱壁50上,由一其两端叉套在槽体板上的柱40上的杠杆53来实现其联动。图中54为杠杆53的支点铰柱,55为杠杆53的操作手柄。扳动该手柄即可改变引导槽42、43的方向,将支承曲杆的导向端引向导向槽27的左边或是右边,使其在螺母夹持板32的带动下上、下运行时,使往复介轮37的运行轨迹随着导向端41在导向槽中的位置而变化,从而实现其与框光杆和箱光杆上的两对啮合齿轮的工位啮合。具体的工作过程将在后面做出详细描述。在框丝杆6上设有可与分配齿轮35啮合的滑键齿轮60和螺母齿轮61,在其之间设有端齿离合器动盘62,参见图4,端齿离合器动盘62的另一端设在丝杆轴5上,在丝杆式驱动轴4、箱丝杆5之间设有传动齿轮63、64,丝杆式驱动轴4上套接有一受控于行程撞块23、24的杠杆式支承杆65,在该杠杆式支承杆65上设有一与齿轮63啮合的可复位的介轮66。图6给出了上述各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67为与支承杆65同轴设置的连接于箱壁与支承杆65之间的复位弹簧。当行程撞块脱离支承杆65的端部时,支承杆65在轴向设置的复位弹簧的作用下自动回位,使介轮66处于空档工位。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爬杆机的工作过程描述如下将本爬杆机置于被爬杆体的一侧,转动框光杆9、箱光杆8上端的扁方使动半环退到最后,调整安装定半环,使夹瓦的两半环与被爬杆体间有适当间隙。先通过箱光杆端部的扁方转动箱光杆9,带动两端的锥形齿轮付转动,凑距齿轮付74、箱夹瓦的动半环25伸出夹紧在杆体68(图中双点划线所示)上,操作杠杆手柄55置于“上行”工位,即将引导槽置于图示的顺向导向槽27左边槽的位置处,顺时针蹬转脚踏曲柄28,与28固结的曲柄轴29及其上的传动齿轮30转动、并带动与30啮合的齿轮31顺时针转动。(本例将齿轮30、31按设计成右旋螺旋齿轮描述,所述齿轮转动方向系从上往下看的转动方向)。带动其轴1及轴上传动齿轮21顺时针转动,21带动齿轮22及其轴2逆时针转动,以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夹瓦式爬杆机,包括机架、驱动机构和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架由外框架(11)和设在外框架(11)中的箱体(12)构成,在外框架(11)和箱体(12)的同侧面分别设有离合式框夹瓦和箱夹瓦,在外框架的顶面和底面上相对设有行程撞块(23)、(24)、所述的传动机构包括穿过箱体(12)垂直设在外框架的顶面与底面之间的带有滑键导槽的框光杆(8)和具有滑键导槽的框丝杆(6)、设置在框光杆(8)两端的与框夹瓦相接的锥形齿轮付、垂直设置在箱体顶面与底面之间的箱丝杆(5)、箱光杆(9)、丝杆式驱动轴(4)、花键式分配轴(2)以及与驱动机构相接的传动轴(1),设置在所述的箱光杆(9)两端的与箱夹瓦相接的锥形齿轮付、设置在传动轴(1)与花键式分配轴(2)之间的两传动齿轮(21)、(22)和两扇形齿轮(33)、(34)、设置在花键式分配轴(2)与丝杆式驱动轴(4)之间的可上、下运动的螺母夹持板(32)、键接在分配轴(2)上且位于夹持板(32)中的分配齿轮(35)和套在花键式分配轴(2)上的具有一导向端(41)的支承曲杆(36)以及安装在支承曲杆(36)上与分配齿轮(35)啮合的往复介轮(37)、设置在箱光杆(9)和框光杆(8)上的两组可分别与往复介轮(37)啮合的啮合齿轮(38)、(39)、(58)、(59)、在所述的框丝杆(6)上设有可与分配齿轮(35)啮合的滑键齿轮(60)和螺母齿轮(61),螺母齿轮(61)和滑键齿轮(60)分别活套在箱体上、下底板上,在滑键齿轮(60)和螺母齿轮(61)之间设有端齿离合器动盘(62),端齿离合器动盘(62)的另一端设在箱丝杆(5)上,在丝杆式驱动轴(4)、箱丝杆(5)之间还设有传动齿轮(63)、(64),丝杆式驱动轴(4)上套接有一受控于行程撞块(23)、(24)的杠杆式支承杆(65),在该杠杆式支承杆(65)上设有一与传动齿轮(63)啮合的可复位的介轮(66),在箱体内壁的与支承曲杆(36)的导向端(41)相对的位置处固设有一“*”型导向槽(27),在“ ”型导向槽(27)的上、下两端开有通孔(44)、(45),在通孔(44)、(45)下方各设有一呈联动的引导槽(42)、(43),所述的支承曲杆(36)的导向端(41)伸在“*”型导向槽中且受引导槽(42)、(43)引导。...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福松
申请(专利权)人:姚福松郑念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1[中国|四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