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轿厢防坠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03077 阅读:3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梯轿厢防坠落装置。包含固定端和活动端,所述活动端包括开有通孔的支架和滑动插设在所述通孔内的插销;在所述固定端的与所述活动端相对的表面上开有锁孔。当所述防坠落装置处于工作状态时,所述插销的前端部插设于所述锁孔内;当所述防坠落装置处于非工作状态时,所述插销的前端部与所述通孔分离。所述防坠落装置还包含安全装置,该安全装置包含至少一个用于将所述防坠落装置保持在工作状态或非工作状态下的物理锁定机构,当该物理锁定机构处于锁定状态时,所述插销与所述通孔之间不能产生相对滑动。该防坠落机构由于具有安全装置,故可避免其在工作状态下插销从锁孔内滑出发生事故。(*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当电梯轿厢处于检修状态时,防止其坠落的安全保障 装置。
技术介绍
由于通常电梯的运动轨迹为竖直方向,且置于一个封闭的竖直井道中,因 此轿厢的防坠落措施尤为重要,直接涉及到相关人员生命安全。当电梯处于检 修状态时,很可能一些安全部件已失效或已经出现故障,导致电梯在竖直井道 内悬空位置的稳定性受到威胁。尤其对于无机房电梯,由于其曳引机与轿厢位 于同一井道中,故当须对曳引机进行维修或保养时,必须将电梯的轿厢固定在 某一位置。现有技术中,用于实现防 防坠落装置。安全钳仅在紧急 备的部件,但当其动作时往往 因此不可能在每次维修都通过 销式防坠落装置通过插销限制 态。但插销在水平方向上的自 稳定。 一旦插销从锁孔中滑出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公置。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电梯轿厢防坠落装置,包含固定端和活动端,所述固定端和所述活动 端中的其中一端固定设署在导轨上,所述固定端和所述活动端中的另一端固定 设置在轿厢或轿架上;所述活动端包括开有通孔的支架和滑动插设在所述通孔 内的插销;在所述固定端的与所述活动端相对的表面上开有锁孔;当所述防坠 落装置处于工作状态时,所述插销的前端部插设于所述锁孔内;当所述防坠落 装置处于非工作状态时,所述插销的前端部与所述锁孔相分离。所述防坠落装 置还包含安全装置,该安全装置包含至少一个用于将所述防坠落装置保持在工 作状态或非工作状态下的物理锁定机构,当该物理锁定机构处于锁定状态时, 所述插销与所述通孔之间不能产生相对滑动。坠落的最常用的方式为电梯轿厢安全钳和插销式 情况下才动作。虽然电梯安全钳是每一台电梯必 会对电梯导轨和电梯轿厢造成一定的物理损害, 安全钳的动作来将电梯轿厢固定于某一位置。插 轿厢在竖直方向上的自由度,使其可维持悬空状 由度并未受到限制,导致其在工作状态下仍不够 ,将发生严重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开一种带有安全装置的插销式电梯轿厢防坠落装所述的物理锁定机构包括开设在所述固定端侧壁上的螺孔、与该螺孔相螺 纹配合的螺栓、与该螺栓相螺纹配合的紧固螺母、在所述插销的侧表面上开设 的至少一个槽,所述螺孔的一端与所述通孔相连通,所述槽的槽底为一个平面, 该平面与所述螺孔的轴向相垂直;当所述物理锁定机构处于锁定状态时,所述 螺栓的端面与所述槽的槽底平面相抵触,且所述螺栓的部分侧表面与所述槽的 部分沿径向延伸的槽壁相抵触。所述的槽数目为1,该槽为沿所述插销轴向延伸 的长条形;该槽的长度与所述插销的从所述防坠落装置的非工作状态切换至工 作状态时的滑动行程长度相同。所述的活动端设置在轿厢上,所述的固定端设置在导轨上。所述的安全装置还包含与所述插销相连动设置的用于控制电梯安全电路的 非自复位开关;所述的相连动设置方式为当所述防坠落装置处于工作状态时, 所述非自复位开关处于闭合状态,当所述防坠落装置处于非工作状态时,所述 非自复位开关处于断开状态;当该非自复位开关处于闭合状态时,电梯安全电 路为断路,当所述非自复位开关处于断开状态时,电梯安全电路为通路。实施所述非自复位开关的一种方案为所述非自复位开关包含凸出设置在 所述插销一侧部的挡板和突出设置在所述支架同一侧部上的触点;当所述防坠 落装置处于工作状态时,所述档板与所述触点相接触,所述非自复位开关处于 闭合状态。实施所述非自复位开关的另一种方案为所述非自复位开关包含设置在所 述插销前端部的挡板和设置在所述固定端上的触点;当所述防坠落装置处于工 作状态时,所述档板与所述触点相接触,所述非自复位开关处于闭合状态。根据本技术实施的电梯轿厢防坠落装置具有如下优点1、 具备安全装置,该安全装置可在电梯轿厢防坠落装置处于工作状态时限 制住其内部插销的运动。当安全装置处于锁定状态时,插销不会从锁孔中脱出。2、 结构简单,可直接在现有技术的电梯轿厢防坠落装置的基础上进行改装,实附图说明附图1为根据实施例1实施的本技术在非工作状态下的主视图; 附图2为根据实施例1实施的本技术在工作状态下的主视图; 附图3为根据实施例2实施的本技术在工作状态下的俯视图;其中1、固定端;2、活动端;3、锁孔;4、插销;41、槽;5、物理锁定 机构;51、螺孔;52、螺栓;6、支架;61、通孔;7、安全装置;8、非自复位 开关;81、挡板;82、触点;9、轿厢;10、导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实施例1: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 一种电梯轿厢防坠落装置,包含固定端1和活动 端2。其中,所述固定端1利用螺纹紧固件固定设置在电梯的导轨10上。所述活动端2包括开有通孔61的支架6和滑动插设在通孔61内的插销4,所述的支 架6利用螺纹紧固件固定设置在电梯轿厢9的一侧部。在固定端1的的与所述活动端2相对的表面上开有锁孔3。如附图2所示,当本技术处于工作状态时,插销4的前端部位插设于 所述锁孔3内;如附图1所示,当本技术处于非工作状态时,插销4的前 端部与所述通孔61相分离。根据本实施例实施的防坠落装置还包含安全装置7,该安全装置7包括物理 锁定机构5和非自复位开关8。其中,物理锁定机构5的作用是在本技术处于工作状态或非工作状态 下时,均可将插销4固定在所述通孔61内,使其与通孔61之间不能产生相对 滑动。该物理锁定机构5包括开设在固定端2侧壁上的螺孔51、与该螺孔51相 螺纹配合的螺栓52、与螺栓52相螺纹配合的紧固螺母53、沿插销4的轴向开 设在其侧表面上的一个长条形槽41。所述螺孔51的一端与所述通孔61相连通, 所述槽41的槽底为一个平面,该平面与所述螺孔51的轴向相垂直。同时,槽 41的长度与插销4的从所述防坠落装置的非工作状态切换至工作状态时的滑动 行程长度相同。将螺栓52拧入螺孔51内,使螺栓52的端面与槽41的槽底平 面相抵触,且令紧固螺母52也与螺栓52相螺纹配合,使紧固螺母的一端面抵 在支架6的表面上,起到紧固作用。此时所述的物理锁定机构5处于锁定状态。 当本技术处于工作状态时,如附图2所示,螺栓52的后端部与槽41的后 端槽壁相抵触,当本技术处于非工作状态时,如附图1所示,螺栓52的前 端部与槽41的前端槽壁相抵触。所述的非自复位开关8用于控制电梯安全电路,且与所述插销4相连动设置。当该非自复位开关8处于闭合状态时,电梯安全电路为断路,当该非自复 位开关8处于断开状态时,电梯安全电路为通路。本实施例中,非自复位开关8包含突出设置在插销4尾部且朝插销4的侧 部伸出的挡板81和凸出设置在支架6同一侧部上的触点82。挡板81的前端面 为与插销4的滑动方向相垂直的平面。当所述防坠落装置处于工作状态,即插 销4插入锁孔3内时,档板81与触点82相接触,令非自复位开关8处于闭合 状态。将插销4从锁孔3内滑出,挡板81即自动与触电82断开,令非自复位开 关8断开,即可恢复电梯安全电路的通路。非自复位开关的防坠落装置可保证当其处于工作状态时,电梯安全电路处 于断路状态,避免由于电梯安全电路的故障而使电梯在检修时突然动作,影响 其安全性。该非自复位开关必须由工作人员手动将插销4从锁孔3中抽出,令 其复位,才能断开,故保证了该非自复位开关不会因电路故障等原因而自动断 开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梯轿厢防坠落装置,包含固定端(1)和活动端(2),所述固定端(1)和所述活动端(2)中的其中一端固定设置在导轨上,所述固定端(1)和所述活动端(2)中的另一端固定设置在轿厢或轿架上;    所述活动端(2)包括开有通孔(61)的支架(6)和滑动插设在所述通孔(61)内的插销(4);    在所述固定端(1)的与所述活动端(2)相对的表面上开有锁孔(3);    当所述防坠落装置处于工作状态时,所述插销(4)的前端部插设于所述锁孔(3)内;当所述防坠落装置处于非工作状态时,所述插销(4)的前端部与所述锁孔(3)相分离,    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坠落装置还包含安全装置(7),该安全装置(7)包含至少一个用于将所述防坠落装置保持在工作状态或非工作状态下的物理锁定机构(5),当该物理锁定机构(5)处于锁定状态时,所述插销(4)与所述通孔(61)之间不能产生相对滑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伟周卫东陶宪德吴彬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江南嘉捷电梯股份有限公司苏州富士电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