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折叠的检修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03051 阅读:1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可折叠的检修平台,它包括平台、安装支架、护栏和扶手;安装支架固定在电梯承重梁上方的顶层墙壁上,护栏的一端与上部的安装支架活动联结,另一端与扶手的上端可拆卸联结;平台的一端与下部的安装支架活动联结,另一端与扶手的一端活动联结。在上部的安装支架上设有一与电梯的安全回路连接的常闭开关,平台与扶手联结处的铰销轴与所述常闭开关的触头相对应。由于平台、护栏、扶手都是可以分别绕着各自的铰链轴旋转进行折叠的,故在需要的时候可以将检修平台展开使用,不使用的时候可各自折叠起固定的墙壁上,并通过常闭开关确定其折叠是否到位,在可折叠的检修平台放下来时,常闭开关将切断电梯运行的电源,电梯停止运行,提高安全感。(*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梯检修平台,特别涉及无机房电梯用检修平台。技术背景随着无机房电梯技术的日趋成熟,无机房电梯目前已经是电梯市场的热门 梯种,无机房电梯的最大的特点就是取消了传统电梯的机房。这为开发商带来 实惠的同时为电梯厂商对电梯部件如曳引机、限速器、控制柜等的配置带来了 困难。目前各电梯厂商通常采用的解决方法是将曳引机、限速器、控制柜等部件布置的电梯井道中。虽然目前的电梯安全标准GB 7588-2003没有明确的针 对无机房的检修空间做明确的规定,但作为目前中国大陆地区的电梯强制标 准,无机房在曳引机、限速器、控制柜等部件的空间尺寸还应该满足标准GB 7588-2003中"6.3.2.1的b)为了对运动部件进行维修和检查,在必要的地 点以及需要人工紧急操作的地方(见12.5.1),要有一块不小于0. 50mX0. 60m 的水平净空面积;"的要求。'上述所提到的运动部件主要指的是电梯的曳引机。目前市场上各家电梯公 司的无机房电梯的曳引机布置的位置基本有以下几种方式1、布置在底坑中 (参见附图说明图1); 2、布置的顶层墙壁上(参见图2); 3、布置在井道(除底坑和 顶层外)墙壁上(参见图3)。如图1至图3所示的目前无机房电梯曳引机布置方式中,曳引机1是通过 相关联结件分别固定的电梯井道2的底坑21、井道墙壁22、顶层墙壁23上。如图1所示的无机房电梯曳引机布置方式,由底坑21作为曳引机1的检修 平台,但这就对底坑21其他部分的布置起到了限制;如图2、图3所示的布置 方式中,曳引机l的检修只能借用电梯轿厢3顶部的空间作为检修平台,这样 存在很大的危险,因为曳引机1固定在井道2的井道墙壁22或顶层墙壁23上, 造成曳引机1的投影面处于轿厢3的投影面外(参见图4),即曳引机1与轿厢 3之间形成一个大于曳引机厚度的间隙4,这个间隙4在电梯轿厢3作为检修平台时存在人或工具由此坠落的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折叠的检修平台,克服了目 前无机房电梯的曳引机布置在电梯井道中时所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可折叠的检修平台,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平台、若干个安装支架、复 数个护栏和扶手;所述安装支架呈上下分布,固定在电梯承重梁上方的顶层墙 壁上,所述护栏的一端与上部的安装支架活动联结,另-一端与扶手的上端可拆 卸联结,所述平台的一端与下部的安装支架活动联结,平台的另一端与扶手的 一端活动联结。所述安装支架上下之间的距离与所述平台的长度相对应,安装支架左右之 间的距离与平台的宽度相对应。所述安装支架与护栏之间是铰链联结,安装支架与平台之间是铰链联结,所述平台与扶手之间通过铰销轴联结;所述扶手与护栏之间通过紧固件可拆卸联接。为了使使用者在检修平台上工作时,电梯处于停止状态,在所述上部的安 装支架上设有一常闭开关,所述常闭开关与电梯的安全回路连接,所述上部的 安装支架对应所述平台与扶手的联结处铰销轴的位置处设有卡槽,当平台折叠时,所述铰销轴可卡入到该卡槽中;所述平台与扶手联结处的铰销轴与所述常 闭开关的触头相对应。本技术的可折叠的检修平台,由于平台、护栏、扶手都是可以分别绕 着各自的铰链轴旋转进行折叠的,故在需要的时候可以将检修平台展开使用, 不使用的时候可各自折叠起固定的墙壁上,并通过常闭开关确定其折叠是否到 位,加上常闭开关是接入电梯的安全回路中的,只有可折叠的检修平台折叠到 位后,常闭开关闭合后,安全回路才接通,电梯才能运行。因此在可折叠的检 修平台放下来时,常闭开关将切断电梯运行的电源,电梯停止运行,提高安全 感。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 图1为目前无机房电梯曳引机布置在底坑中示意图。'图2为目前无机房电梯曳引机布置在井道(除底坑和顶层外)墙壁上示意 图。图3为目前无机房电梯曳引机布置在井道顶层墙壁上示意图。 图4为目前无机房电梯中轿厢与曳引机投影面间隙示意图。 图5为本技术可折叠的检修平台与曳引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技术可折叠的检修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技术可折叠的检修平台处于正常状态(电梯工作状态)的示 意图。图8为本技术可折叠的检修平台的平台展开的示意图。 '图9为本技术可折叠的检修平台的扶手展开的示意图。 图10为本技术可折叠的检修平台的护栏展开的示意图。 图11为本技术可折叠的检修平台处于工作状态(电梯检修状态)的示 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 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如图5、图6所示, 一种可折叠的检修平台5,它包括平台51、四个安装 支架52、两个护栏53和扶手54,四个安装支架52呈上下分布,固定在电梯 承重梁11上方的顶层墙壁23上,其中上面两个,下面两个。上面两个安装支架52与下面两个安装支架52上下之间的距离与平台51 的长度相对应,左侧两个安装支架52与右侧两个安装支架52之间的距离与平 台51的宽度相对应,两根护栏53的一端与上部的安装支架521通过铰销轴活 动联结,平台51的一端与下部的安装支架522通过铰链活动联结,平台51的 另一端与扶手54的一端通过铰销轴541活动联结。在平台51放下后,扶手54 与护栏53之间通过螺栓56可拆卸联接。如图7所示,为了使该可折叠的检修平台5折叠时,电梯能够处于运行 状态,而在可折叠的检修平台5放下时,电梯处于运行状态。在上部的一侧的 安装支架521上设有一常闭开关55,常闭开关55与电梯的安全回路连接,所 述上部的安装支架521对应平台51与扶手54的联结处的铰销轴541的位置处 设有卡槽521a,所述平台51与扶手54联结处的铰销轴541与常闭开关55的 触头551相对应。当可折叠的检修平台5处于折叠状态(既电梯工作状态),平台51与扶手 54的联结处的两侧的铰销轴541,由于平台51自身的重力,直接卡到安装支 架521上的卡槽521a中固定,同时一侧的铰销轴541压到常闭开关55的触头 551,使开关55断开;由于常闭开关55是接入电梯的安全回路中的,常闭开 关55闭合后安全回路才导通,电梯才可以正常运行。如图8所示,当需要使用检修平台5时,人员通过电梯轿厢3运行到检 修平台的高度后,将检修平台51向上提起,使平台51两侧的铰销轴541脱离 安装支架521上的卡槽521a后展开平台51,此时平台51与扶手54联接处脱 离常闭开关55的触头551,使常闭开关55断开,电梯的安全回路断路,电梯 不能正常运行。如图9、 10、 ll所示,展开平台51后,先展开扶手54,再展开护栏53; 将扶手54与护栏53之间用两组螺栓56锁紧,此时整个可折叠的检修平台5 展开完成,检修人员可以在工作台上进行相关检修作业。检修作业完成后,可以按照图8、 9、 10、 ll所示,先拆除扶手54与护栏 53之间的螺栓56,收回护栏53和扶手54,然后收回平台51,将平台51与扶 手54联结处的铰销轴541卡入上面两个安装支架521的卡槽521a中,完成检 修平台5的回收,并且只有当检修平台完全收起后平台51才能压到常闭开关 55的触头5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可折叠的检修平台,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平台、若干个安装支架、复数个护栏和扶手;所述安装支架呈上下分布,固定在电梯承重梁上方的顶层墙壁上,所述护栏的一端与上部的安装支架活动联结,另一端与扶手的上端可拆卸联结,所述平台的一端与下部的安装支架活动联结,平台的另一端与扶手的一端活动联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兆安王伟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永大电梯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