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扶梯主框架及其角钢件结合部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302404 阅读:2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框架有诸长形的上方和下方角钢件(2,3)每个角钢件包括具有L形横截面的两个构件(2A,2B;3A,3B)和在两构件的相邻端部处形成的T形横截面的结合部(J)。T形结合部(J)的脚(9)靠一置于脚上的并用紧固件(10,11)固定于脚上的联接构件(8)相互连接。(*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作自动楼梯的主框架的框架,例如,一种用于框架的角钢件及一种角钢件的结合部的制造方法。在上面所指的这类传统框架中,如在日本专利特开No.54-31187和日本专利技术公开No.53-39990中公开的,均为L形横截面的上方构件和下方构件由连接件相连。传统框架的诸上方构件和下方构件的每一个,是由多个另件沿着框架的纵向串接而成的。每个连接由一具有相同L形横截面、桥接上方或下方构件的相邻一对另件的相邻端部的联接件组成,并用螺栓固定于相邻端。这样,诸联接件和各连接处的诸螺栓突出于上方和下方框架构件的横截面的水平和垂直向尺寸,这样就不合适地增大了框架的尺寸。即使框架尺寸增大得很少,这种略微的尺寸的增大也会给自动楼梯安装上带来严重问题,因为这种尺寸的略微增大需要增加一明显的安装空间。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框架,其中在诸相邻对的、具有L形或倒L形横截面的上方和下方构件的另件之间的诸连接的水平和垂直向尺寸,基本上分别等于诸上方和下方构件的横截面的尺寸。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角钢件,它有一结合部,该结合部的宽度尺寸在角钢件的水平腹板的尺寸范围内。本专利技术的再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在角钢件的一端制造一在最前面一段中所指的这类结合部的方法。按照本专利技术,从一段具有L形或倒L形横截面的角钢件的一端部撤去一角钢垂直腹板,而在端部留下一角钢水平腹板。然后,再将另一角钢腹板用焊接固连于端部的角钢水平腹板上,并使另一腹板偏离原垂直腹板的位置,移向水平腹板的宽度的中心,以与其共同形成一具有倒T形横截面或T形横截面的结合部。按照本专利技术的框架包括分别由两个这样的角钢件所形成的诸上方构件和下方构件和诸将诸上方构件和下方构件互连起来的连接构件,所以,框架的诸上方构件和下方构件有诸结合部,每个结合部有T形或倒T形横截面。靠诸联接构件将这样的两个框架连接起来,联接构件分别桥接诸上方构件和下方构件的相邻的T形或倒T形结合部的角钢垂直腹板,并用诸紧固构件固连于诸角钢垂直腹板。将诸联接件的每一个置于诸段角钢件的诸结合部的诸角钢垂直腹板的各个侧面上。因此,在连结的结合部,每个联接构件可置于各个角钢水平腹板和角钢垂直腹板的尺寸之内,由于诸紧固构件也能尽可能地置于诸角钢腹板的尺寸之内,可有利地确保每个连接的水平向和垂直向尺寸基本上等于各连结的结合部的角钢水平腹板和角钢垂直腹板的尺寸。每个L形横截面的角钢件的结合部的倒T形横截面或T形横截面的角钢水平腹板和角钢件的每个相邻部分的角钢水平腹板是整体而连续的。这个情况,加上沿着角钢水平腹板的整个长度将另一角钢垂直腹板焊于结合部的角钢水平腹板这一方式,从而确保结合部有足够的机械强度。经过参阅附图的下列说明后,将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和其它目的、特点和优点更清楚了。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本专利技术的自动楼梯的主框架的侧视图;图2是经放大的、表示如图1中圆圈Ⅱ所示的主框架的一部分的侧视图;图3是经放大的、沿图2中“Ⅲ-Ⅲ”线剖开的主框架的横剖视图;图4是经放大的、表示如图3中圆圈Ⅳ所示的主框架的一部分的视图;图5是经放大的、表示如图3中圆圈V所示的主框架的一部分的视图;图6是经放大的、沿图1中“Ⅵ-Ⅵ”线剖开的主框架的横剖视图;图7是经放大的、表示如图6中圆圈Ⅶ所示的主框架的一部分的视图;图8是经放大的、表示如图6中圆圈Ⅷ所示的主框架的一部分的视图;图9是经放大的、表示如图2中椭圆圈Ⅸ所示的主框架的一部分的视图;和图10是按照本专利技术的、在角钢件之间的结合部的透视图。现参阅图1-10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在一大楼的上方楼层(F.U)与下方楼层(F.L.)之间安装伸展了一自动楼梯的主框架,它支撑了诸台阶(未表示)和扶手(其中一个扶手即用“6”表示的)。自动楼梯框架由一对右侧框架1和左侧框架1以及连接两侧框架的诸横向连接构件7组成。每个侧框架1包括上、下方构件2和3,它们沿侧框架1的纵向延伸并相互平行,在它两之间有诸垂直向连接构件将它两相连,其中诸垂直向连接构件包括垂直连接件4,每个垂直连接件4基本上以直角夹装于上、下方构件2和3之间,还包括有诸倾斜连接件5,每个倾斜连接件5相对于上、下方构件2和3斜装。诸垂直连接件4和5结合上、下方构件2和3以组成一桁架结构。上方构件2是由一具有倒L形横截面的角钢件组成的,该角钢件有一水平腹板2H和一从水平腹板2H宽度的一端伸出的垂直腹板2V。下方构件3也是由一具有L形横截面的角钢件组成的,该角钢件有一水平腹板3H和一从水平腹板3H宽度的一端向上伸出的垂直腹板3V。上、下方构件2和3的排列要使它两的水平腹板2H和3H沿同一方向延伸。右、左侧框架的排列要使角钢水平腹板2H相互相对,角钢水平腹板3H也相互相对。具有所述结构的自动楼梯主框架分成多节,以利于运送和搬入大楼内。被分开的每一节又分为上、下方构件2A和2B及3A和3B,然后在安装地点将它们组装和连接起来。为此目的,主框架的被分开的各节的被分开的上、下方构件2A、2B、3A和3B具有结合部。参阅图9和10将描述这种结合部的结构细节,图9和10例举表示了被分开的一节主框架的被分开的上方构件2B的结合部J。在结合部J的范围内,被分开的上方构件2B的角钢垂直腹板2U被切掉了,取而代之的是另一垂直腹板9,该垂直腹板9沿横向偏离角钢垂直腹板2V而向角钢水平腹板2H的宽度的中心移,并用焊接(缝)W固牢于角钢水平腹板2H,以与该角钢水平腹板2H共同组成一T形横截面。垂直腹板9是一块厚度与原角钢垂直腹板2V的厚度基本相等的长距形板,并使该板在长度方向的一端弯折以形成一斜面9S,该斜面9S的自由端也被焊于垂直腹板2V的被切割端。被分开的上方构件2A和2B以及被分开的下方构件3A和3B具有类似的结合部J。自动楼梯框架的相邻的一对被分开的节的被分开的上、下方构件2A、3A、2B和3B的结合部J的各垂直腹板9,分别用各垂直连接件4将它们连接在一起。当自动楼梯框架的相邻的各对被分开的各节连接在一起时,配置每个为长矩形板的一对联接构件8以分别桥接上、下方构件2A、2B、3A和3B的各结合部J的各垂直腹板9的相邻端(如图2所示)。然后,利用诸螺栓将各联接构件8固定到上、下方构件2A、2B、3A和3B的各垂直腹板9上,以分别连接上方和下方各对上、下构件。为此目的,分别在各垂直腹板9和联接构件8上加工出装各铰刀螺栓的螺栓孔9H和8H,以确保被分开的各节框架连接起来时能沿它们的长度方向上相互对齐。各联接构件8置于各上、下构件2和3的各结合部J的各垂直腹板9的那些侧面上,这些侧面邻近水平腹板2H和3H的这些部分,即在这些部分上,从垂直腹板9到水平腹板2H和3H的侧边缘的距离较长些。各铰刀螺栓10穿过各联接构件8和各垂直腹板9上的各螺栓孔8H和9H。各螺母11拧到各螺栓10上,并利用置于各螺母和各垂直腹板之间的各垫圈12拧紧于各垂直腹板9。各铰刀螺栓10的长向尺寸基本上与各上、下方构件的各水平腹板2H、3H的宽度相等。每个联接件8的厚度基本上等于水平腹板2H或3H的宽度减去每只铰刀螺栓10的头的轴向尺寸、螺母11的轴向尺寸、垫圈12的厚度和垂直腹板9的厚度之总和后的差值。当被分开的各上方构件2A和2B之间的以及被分开的各下方构件3A和3B之间的连接完成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框架1,包括至少两框架节,每个框架节包括沿所述框架的长度方向延伸且相互平行的诸上方构件和下方构件2A,3A或2B,3B以及连接所述上方构件和下方构件的诸连接件4,5,所述上方构件有一基本上为倒L形的横截面,所述下方构件有一基本上为L形的横截面,每个框架节的每个所述上方构件和下方构件包括一结合部J,所述框架还包括用于使所述诸框架节的诸上方构件和下方构件的诸结合部连接起来的装置8,10,11,其中每个框架节的所述上方构件2A或2B的结合部J有一基本为T形的横截面,每一框架节的所述下方构件3A或3B的结合部J有一基本为倒T形的横截面,以及其中所述联接装置包括诸长矩形联接构件8,这些构件分别与所述诸框架节的诸上方构件2A或2B的诸T形结合部J的诸垂直腹板9的诸侧面和所述诸框架节的所述诸下方构件3A或3B的诸倒T形结合部J的诸垂直腹板9的诸侧面相连接,还包括用于将所述诸联接构件8紧固于相连接的诸垂直腹板9上的装置10,11。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伊豫田洋海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