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冲击电流发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022145 阅读:1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3-16 20: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冲击电流领域,特指一种冲击电流发生器,包括连接在一起的充电回路、放电回路及测控系统,充电回路包括变压器、调压器、整流器、限流电阻和储能电容器;放电回路包括储能电容器、放电球隙开关、连接线和试品;测控系统包括阻容分压器、罗氏线圈、测控装置。采用上述方案后,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调整电容,决定冲击电流的幅值与频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冲击电流领域,特指一种冲击电流发生器
技术介绍
在电路学中,给负载通电的一瞬间,通常会产生大电流,这就是冲击电流,比如短路,雷击。冲击电流会对电气设备产生极大的危害,其瞬间放热量很大,大大超过线路正常工作时的发热量,不仅能使绝缘烧毁,而且能使金属熔化,引起可燃物燃烧发生火灾。因此需要用冲击电流发生器来模拟意外产生的冲击电流,以此检验电气设备耐受冲击电流稳定的能力,为了能够更灵活的根据试品的不同来输出测试电流的幅值与频率,因此,本专利技术人对此做进一步研究,研发出一种冲击电流发生器,本案由此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冲击电流发生器,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调整电容,决定冲击电流的幅值与频率。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冲击电流发生器,包括连接在一起的充电回路、放电回路及测控系统,充电回路包括变压器、调压器、整流器、限流电阻和储能电容器;放电回路包括储能电容器、放电球隙开关、连接线和试品;测控系统包括阻容分压器、罗氏线圈、测控装置。进一步,所述变压器与调压器的一次侧连接,调压器的二次侧与限流电阻、整流器、储能电容器串联;阻容分压器并联在储能电容器两端,放电开关、试品、罗氏线圈串联后也并联在储能电容器两端。进一步,所述的储能电容器包括若干采用单套管出线的电容器,所述电容器的一极经套管引出与箱壳相绝缘,简称套管极;电容器的另一极与箱壳连接后引出,简称箱壳极;电容器分为上下两层排布,呈扇形或半圆形对称分布,上层电容器的套管极通过铜排与汇流铜板一相连,下层电容器的套管极通过铜排与汇流铜板三相连,上下两层电容器的箱壳极在中间先通过铜排连接,再与汇流铜板二相连,汇流铜板一、汇流铜板二与汇流铜板三之间通过瓷瓶相连。进一步,相邻的两台电容器的其中一个端部互相紧挨在一起。进一步,所述储能电容器组通过汇流铜板一、汇流铜板二、汇流铜板三共三个端子引出。 进一步,所述上下两层电容器安装在构架上,通过瓷瓶与地面相连。采用上述方案后,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根据试品电压等级选择电容器串联或并联方式,如选择串联方式,可选择汇流铜板一和汇流铜板三两个端子引出;如选择并联方式,可选择汇流铜板一和汇流铜板二两个端子引出,亦可选择汇流铜板二和汇流铜板三两个端子引出;还可根据所需容量调整并联台数,所有电容器水平呈扇状分布,确保每个电容器至位于圆心的汇流铜排参数保持一致;当调整电容器容量时,只需拆除电容器至汇流铜板的连接即可。【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试验原理接线图;图2是本技术储能电容器的正视图;图3是本技术储能电容器的俯视图。标号说明电源开关K1,变压器T1,调压器T2,整流器D,限流电阻R,高压千伏表V,储能电容器C,放电开关K2,连接线LJ,试品SP,阻容分压器Fr,罗氏线圈M,测控装置CK,脉冲电容器1,汇流铜板一 2,汇流铜板二 3,汇流铜板三4,铜排5,瓷瓶6,构架7。【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所示,本技术揭示的一种冲击电流发生器,包括连接在一起的充电回路、放电回路及测控系统,充电回路包括电源开关K1、变压器T1、调压器T2、整流器D、限流电阻R和储能电容器C ;放电回路包括储能电容器C、放电球隙开关、连接线LJ和试品SP ;测控系统包括阻容分压器Fr、罗氏线圈M、测控装置CK,在储能电容器C两端还并联有高压千伏表V。如图1所示,其中变压器T1与调压器T2的一次侧连接,调压器T2的二次侧与限流电阻R、整流器D、储能电容器C串联;阻容分压器Fr并联在储能电容器C两端,放电开关K2、试品SP、罗氏线圈Μ串联后也并联在储能电容器C两端。如图2、图3所示,储能电容器C包括若干采用单套管出线的电容器,所述电容器为脉冲电容器1,采用单套管出线,一极经套管引出与外壳相绝缘(套管极),另一极与箱壳连接后引出(箱壳极)。脉冲电容器1为立式,上下两层,水平呈扇形或半圆形分布,垂直呈对称分布。上层脉冲电容器1套管极分别通过铜排5与汇流铜板一 2相连,下层脉冲电容器1的套管极通过铜排5与汇流铜板三4相连,两层脉冲电容器1的箱壳极先在中间通过铜排5连接,并通过铜排5与汇流铜板二 3相连。汇流铜板一 2通过金具和瓷瓶6与汇流铜板二 3垂直相连。汇流铜板二3通过金具和瓷瓶6与汇流铜板三4垂直相连。汇流铜板三4通过瓷瓶6与地面垂直相连,所有的汇流铜板位于扇形的中心。上下两层脉冲电容器1安装在电容器构架7上,通过瓷瓶6与地面相连。储能电容器C组通过汇流铜板一 2、汇流铜板二 3、汇流铜板三4共三个端子引出。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根据试品SP电压等级选择电容器串联或并联方式。如选择串联方式,可选择汇流铜板一 2和汇流铜板三4两个端子引出。如选择并联方式,可选择汇流铜板一 2和汇流铜板二 3两个端子引出,亦可选择汇流铜板二 3和汇流铜板三4两个端子引出。所有脉冲电容器1水平呈扇状分布,与位于圆心的汇流铜排5相同结构,确保所有单个脉冲电容器1至公共连接点的参数一致。可根据所需容量调整并联台数,调整脉冲电容器1容量,只需拆除电容器至汇流铜板的连接线LJ即可。上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但本技术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技术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技术保护范围的行为。【主权项】1.一种冲击电流发生器,特征在于:包括连接在一起的充电回路、放电回路及测控系统,充电回路包括变压器、调压器、整流器、限流电阻和储能电容器;放电回路包括储能电容器、放电球隙开关、连接线和试品;测控系统包括阻容分压器、罗氏线圈、测控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冲击电流发生器,特征在于:所述变压器与调压器的一次侧连接,调压器的二次侧与限流电阻、整流器、储能电容器串联;阻容分压器并联在储能电容器两端,放电开关、试品、罗氏线圈串联后也并联在储能电容器两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冲击电流发生器,特征在于:所述的储能电容器包括若干采用单套管出线的电容器,所述电容器的一极经套管引出与箱壳相绝缘,简称套管极;电容器的另一极与箱壳连接后引出,简称箱壳极;电容器分为上下两层排布,呈扇形或半圆形对称分布,上层电容器的套管极通过铜排与汇流铜板一相连,下层电容器的套管极通过铜排与汇流铜板三相连,上下两层电容器的箱壳极在中间先通过铜排连接,再与汇流铜板二相连,汇流铜板一、汇流铜板二与汇流铜板三之间通过瓷瓶相连。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冲击电流发生器,特征在于:相邻的两台电容器的其中一个端部互相紧挨在一起。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冲击电流发生器,特征在于:所述储能电容器组通过汇流铜板一、汇流铜板二、汇流铜板三共三个端子引出。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冲击电流发生器,特征在于:所述上下两层电容器安装在构架上,通过瓷瓶与地面相连。【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冲击电流领域,特指一种冲击电流发生器,包括连接在一起的充电回路、放电回路及测控系统,充电回路包括变压器、调压器、整流器、限流电阻和储能电容器;放电回路包括储能电容器、放电球隙开关、连接线和试品;测控系统包括阻容分压器、罗氏线圈、测控装置。采用上述方案后,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调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冲击电流发生器,特征在于:包括连接在一起的充电回路、放电回路及测控系统,充电回路包括变压器、调压器、整流器、限流电阻和储能电容器;放电回路包括储能电容器、放电球隙开关、连接线和试品;测控系统包括阻容分压器、罗氏线圈、测控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重凯李电陈晓宇金百荣钱一宏洪金琪姚建生秋勇李云飞吕丹夏嵘施明明沈勇严军王国栋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绍兴供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