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水流泄洪用防空蚀泄洪洞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019726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3-16 19: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有效提高防空蚀效果的高速水流泄洪用防空蚀泄洪洞。高速水流泄洪用防空蚀泄洪洞,包括依次相连的前无压隧洞段、龙落尾隧洞段和后无压隧洞段;所述前无压隧洞段的底面和后无压隧洞段的底面均倾斜设置且前端高于后端。与现有技术相比,前无压隧洞段的底面倾斜设置,可控制前无压隧洞段内的过流流速小于30m/s,降低水流空化作用;后无压隧洞段的底面倾斜设置,可控制掺气结构空腔回水,减少底空腔内积水,有效掺气从而增加龙落尾隧洞段的掺气浓度,提高了该泄洪洞的防空蚀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水利水电工程领域,具体设及一种高速水流泄洪用防空蚀泄洪 桐。
技术介绍
在水利水电工程领域,高速水流素动造成水流空化作用对泄洪建筑物过流面的混 凝±形成微小冲击力,长期、巨量的微冲击作用易造成泄洪建筑物空蚀破坏。 目前,对于流速在30~40m/s量级的泄洪建筑物的空化空蚀问题已经有比较成熟 的经验和工程措施。渗气减蚀技术是一种防止空蚀的有效工程措施,渗气减蚀技术包括合 理的体型设计,渗气、补气和通气等设施的合理布置。但是,现有的泄洪建筑物对于桐内流 速为50m/s量级的水流而言,防空蚀效果一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有效提高防空蚀效果的高速水流泄洪 用防空蚀泄洪桐。 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高速水流泄洪用防空蚀泄洪 桐,包括依次相连的前无压隧桐段、龙落尾隧桐段和后无压隧桐段;所述前无压隧桐段的底 面和后无压隧桐段的底面均倾斜设置且前端高于后端。 进一步的是,所述后无压隧桐段底面的坡度i ^ 0.08。 进一步的是,所述龙落尾隧桐段包括依次相连的渥奇曲线段、斜坡连接段和反弧 段。[000引进一步的是,所述渥奇曲线段的走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高速水流泄洪用防空蚀泄洪洞,包括依次相连的前无压隧洞段(1)、龙落尾隧洞段(2)和后无压隧洞段(3);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无压隧洞段(1)的底面和后无压隧洞段(3)的底面均倾斜设置且前端高于后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游湘周钟李旭东蒙富强郑小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