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深孔旋流竖井泄洪洞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17586 阅读:3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2 08: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深孔旋流竖井泄洪洞,包括:用短压力进水口,短压力进水口与明流引水道连接处设置弧形闸门,明流引水道与涡室连接,涡室设置在竖井的顶端,竖井底端与出水洞连接,所述的短压力进水口为深孔进水口;所述的明流引水道末端以1/4椭圆曲线同涡室偏心相切连接;所述的弧形闸门出口处设置掺气跌坎,所述掺气跌坎下游两侧的洞壁上设置通气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短压力的深孔进水口,兼顾放水和泄洪,用一条洞代替了泄洪洞和放水洞,降低了工程费用。解决高水头大流速在进水口底部容易产生空蚀问题,设置了带有通气管的掺气跌坎。优化了明流引水道与涡室之间的连接结构,防止明流引水道与涡室连接段水跃封顶和向上游移动,降低泄流能力。(*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深孔旋流竖井泄洪洞,是一种水工设施,是一种用于放空水库和泄洪的水工设施。
技术介绍
目前水电工程广泛修建百米以上高的面板堆石挡水坝,与钢筋混凝土档水坝不同的是,为了保证大坝安全,在面板堆石挡水坝上不设泄洪用的溢流口,而是在挡水坝两侧山体中设置进水口较高的泄洪洞(或岸边泄漕)泄洪。同时面板堆石挡水坝与钢筋混凝土挡水坝一样还要设置为大坝事故放水和供下游用水的放水洞。但放水洞的进水口比泄洪洞的进水口低得多,然而,泄洪洞和放水洞除了进水口高度不同外,其他部分十分类似,分别修建两个进水口不同高度的泄洪洞和放水洞,极不经济。因此,曾提出了用竖井斜井放水洞作 为泄洪洞的设计方案。但采用传统的斜井式放水洞承担泄洪,产生的问题是必须建造深孔进水口,即利用同一个进水口既能泄洪又能放水。但是深孔进水口的深孔底板的作用水头较高,例如贵州洪家渡,四川瓦屋山和新疆乔巴特泄洪洞的深孔水头分别约为70m、73m和72m,泄洪洞底板上总水头分别为115m、123m、194m,对于传统的斜井式泄洪洞,则在斜井下游反弧段上流速达40nT55m/s,洞内易发生空蚀破坏。世界上有许多大坝的斜井式泄洪洞发生了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深孔旋流竖井泄洪洞,包括:用短压力进水口,所述的短压力进水口与明流引水道连接,所述的短压力进水口与明流引水道连接处设置弧形闸门,所述的明流引水道与涡室连接,所述涡室设置在竖井的顶端,所述的竖井底端与出水洞连接,所述的出水洞中设有组合消力墩,所述的出水洞与出水口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短压力进水口为深孔进水口;所述的明流引水道末端以1/4椭圆曲线同涡室偏心相切连接;所述的弧形闸门出口处设置掺气跌坎,所述掺气跌坎下游两侧的洞壁上设置通气管,所述的通气管的一端设置在掺气跌坎的背水面或背水面两侧,所述通气管的另一端设置在接近洞顶的部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深孔旋流竖井泄洪洞,包括用短压力进水口,所述的短压力进水口与明流引水道连接,所述的短压力进水口与明流引水道连接处设置弧形闸门,所述的明流引水道与涡室连接,所述涡室设置在竖井的顶端,所述的竖井底端与出水洞连接,所述的出水洞中设有组合消力墩,所述的出水洞与出水口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短压力进水口为深孔进水口 ;所述的明流引水道末端以1/4椭圆曲线同涡室偏心相切连接;所述的弧形闸门出口处设置掺气跌坎,所述掺气跌坎下游两侧的洞壁上设置通气管,所述的通气管的一端设置在掺气跌坎的背水面或背水面两侧,所述通气管的另一端设置在接近洞顶的部位。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泄洪洞,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明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兴林杨开林付辉郭新蕾王涛郭永鑫李福田余闽敏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