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涂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传统的溶剂型紫外光固化聚氨酯丙烯酸酯在应用中,需要加入丙烯酸酯类活性稀释剂来调节低聚物树脂的黏度,而这些活性稀释剂通常具有一定的皮肤刺激性和挥发性,经紫外光固化后,未反应完的小分子挥发到空气中会对施工人员、用户和环境都造成严重危害。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以及各国对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0C)含量的限制,开发低污染环保型的水性UV固化聚氨酯丙烯酸酯产品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水性紫外光(UV)固化体系结合了传统的光固化涂料和水性涂料的诸多优点,以水代替活性稀释剂调节体系的黏度和流变性能,具有不易燃、加工操作方便等优点。然而,目前报道的水性光固化树脂的固含量只有30-50%,在固含量为50%以上时,黏度急剧增加,树脂和涂膜的性能急剧降低。而且研究多集中于水分散或乳液体系,此类水性涂料由于体系中水分多,况且水的蒸发焓较高,挥发过程十分缓慢,过多的水使得必须以牺牲能源为代价来换取较快的干燥及固化速率,这无疑增大了能耗和时间,且硬度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制备一种新型的紫外光固化聚氨酯丙烯酸酯的方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紫外光固化聚氨酯丙烯酸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在保护性气体的环境下,将二异氰酸酯与改性剂混合,于60~85℃反应1~3小时,得到改性的二异氰酸酯,其中,所述改性剂与所述二异氰酸酯的摩尔比为1∶2;在所述改性的二异氰酸酯中加入二元醇,于60~80℃搅拌反应2~4小时,得到第一反应液,其中,所述二元醇与所述改性的二异氰酸酯的摩尔比为1∶2~6;在所述第一反应液中加入多羟基羧酸和催化剂,于70~80℃搅拌反应1~2小时,得到第二反应液,其中,所述多羟基羧酸与所述改性的二异氰酸酯的摩尔比为0.1~0.3∶1;于50~60℃的条件下,在所述第二反应液中加入2,4‑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键,姚志刚,景梅,
申请(专利权)人:中物功能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