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科尼公司专利>正文

活动人行道的托架体及其维修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301854 阅读:2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活动人行道的托架体,它包括:前、后边都带齿的踏板(2),用来接纳并导引连接件(19)及/或驱动件(21)的连接元件(21),以及用来接纳并导引由相应零件(19)构成的前、后托架体(1)的踏板支承元件(9、10),所说连接元件(7、8)与所说踏板(2)被制成一个整体,而所说踏板支承件(9、10)设在所说踏板(2)的前、后边下面并以一个规定的距离伸出到所说踏板(2)的前、后边之外,其中,所说连接元件(7、8)的形状被设计成空心圆筒,而支点(13,14)被设置在邻接托架体(1)之间的各个踏板(2)的啮合齿突(5、6)的端部下方的大致中间处。(*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活动人行道的托架体,该托架体具有前、后边都带齿的踏板,用来接钠并导引连接件及/或驱动件的连接元件,以及用来接纳并导引由相应零件连接的前、后托架体的踏板支承件;连接元件与踏板被制成一个整体,而踏板支承件被布置在其下并以一个规定的距离伸出到踏板的前、后边之外。DE-C33 37 611曾涉及一种客运和货运的活动人行道系统,该系统具有一个无端而其水平轴线有弯折的踏板轨道、一条自由的或由滚轮承载的牵引链、以及众多的踏板,每一踏板各有一个牵引销和一个拖曳销,它们分别被安排在靠近角部的相应的相对位置上,各个踏板根据所涉及的系统自由地承载着滚轮、牵引销或牵引链,牵引链或是直接支承的或是间接支承的,有牵引销装在牵引链内配有惰轮,踏板还被分叉以便抱住由拖曳销固定的踏板支承件。适用于整个系统的牵引销和拖曳销在所有情况下对踏板来说都是可更换的,踏板不管所涉及的系统如何都是相同的,并且所有踏板的踏板滚轮或分叉的踏板支承件都设在踏板的两个侧壁之间或侧壁和牵引链的内链节之间、排列成行与踏板的轨道方向平行。这种活动人行道系统的优点是不管所涉及的活动人行道系统的型式如何(百货商店用还是运输用的活动人行道),托架体都可应用。缺点是托架体具有众多的零件,结果就托架整体或活动人行道而言会造成不容忽视的多样化,最后要多化费人工和费用。在每一零件和每一托架体的顶部需要预装配(工厂装配),然后才能引用(现场装配)到相应的活动人行道内。这种系统的另一个缺点是在从倾斜转变到水平的过渡区内须用较大的半径来处理,而支点位在托架体之外的叉子区内以致造成不可容许的宽间隙,特别是在从水平到倾斜的过渡区内和反过来的情况。另外,活动人行道的托架体通常是用铸造制成的,以致连接件和踏板支承件都和踏板整体制成。虽然这样生产出来的托架体比较经济,但其缺点是由于连接元件和踏板支承件被安排在踏板的下面,事实上会出现较大的间隙,特别是在从倾斜转变到水平的关键区内,而在该区内发展前景是采用较小的半径。因此这种现有技术的活动人行道的总长度通常不能减少,最终导致费用增加。另外,由于连接元件向下开口,将托架体直接引入到活动人行道内也是一个问题,这将使安装所需人工增加。本专利技术的主题的目的是要改进活动人行道的托架,如同在权利要求1的前序中所列出的那样,一方面要使托架体具有紧凑的设计,能用直接的方法(不需任何另外的预安装)安装在有关的活动人行道内,另一方面,使过渡区的轨道半径从而也使活动人行道的总长度能显著减少。按照本专利技术上述目的可以达到,办法是将连接元件的形状设计成空心圆筒而将支点设置在两个邻接托架体之间的各该踏板的啮合齿端部的大致为中间处的下方。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一些优点可从从属权利要求中获悉。由于连接凸耳和踏板支承件与现有技术不同,现在被设置在侧界限定边之内、踏板下方靠近角部的地方,因此形成一个系统,在该系统内活动人行道的总体宽度和长度能显著地被减少。另一个可肯定的优点为本专利技术现在能提供百货商店和运输都能适用的统一的紧凑的托架。按照本专利技术的紧凑的托架具有在踏板下面整体铸出的带分叉的踏板支承件,连同连接凸耳也是同样地在所需位置上铸出。支点被设置在两个单独的托架之间,这样在活动人行道的每一过渡区内便可采用较小的过渡(凸)圆弧。按照本专利技术,现有技术中所显示的现场铸造的销钉可完全取消,因为不再需要分立的踏板支承件。同样不再需要托架的预装配,因为相应的零件如滚轮、驱动链或类似物现在只要简单地嵌装上去便可以了。由于支点位置已向下移,现在在平台区能够得到较低的轮廓(沿着行走的方向看去),每一托架的后边沿不再会往上翘起即向上移动,而在现有技术中常会向上翘起,这一点对某些应用特别有利,例如购物小车有时需要在倾斜的活动人行道上移动,其时过分高的平台区会引起不希望有的颠簸。另外按照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检查及/或修理装有众多托架体的活动人行道的方法,该方法只需从托架体中的一个过渡区内的轨道上卸除一个单独的托架体,并使轨道在缺少该托架体的情况下运行到检查点或修理点,此时如果需要,便可从轨道上就地卸除另外的托架体。而在检查或修理完毕时可将方法内的上述步骤反过来使用。之所以可以这样做是因为踏板支承件和连接件被安排在,一方面是在踏板之下,另一方面是在两个侧界限定边之内,因此与现有技术不同,没有零件伸出到侧界限定边之外。这样托架体就相当于活动人行道的宽度,更具体点说,一旦在检查点或修理点的护壁被卸除,就可从轨道上卸除另外的托架体而可不需再卸除护壁零件。而迄今为止或是某些托架体必须先从过渡区卸除,轨道才能运行到有关点,或是活动人行道需要部分就地拆卸才能进行修理。按照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检查和修理所需时间和材料与以前所需的程度相比均可显著减少,这样最终便能减少所需的费用。下面结合附图通过示范的实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主要内容,其中附图说明图1和2为托架体的两个不同方向的视图;图3为运输用的活动人行道的托架体的片段剖视图;图4为百货商店用的活动人行道的托架体的片段剖视图;图5为一倾斜的活动人行道的上过渡区的片段视图;图6为从图5取出的一个部分以放大的比例示出过渡区内两个托架之间的转折部;图7为从图5所示与上过渡区邻接的上平台区取出的一个部分,包括指出托架体上部的转向部,图8为活动人行道平台区的基本图示;图1和2为按照本专利技术的托架体的两个不同方向的视图。图1示出从上面看去的托架体而图2是从侧面看去。托架体1设有在运送方向上带肋的踏板2,踏板2在其前边沿区3和后边沿区4分别设有在托架体1整个长度上排列的齿突5和6。设在踏板2下面的零件有在后边沿区3的连接凸耳7、8和设在前边沿区4的踏板支承件9、10。其中连接凸耳7、8用来接纳并导引形式为销或类似物的连接件(未示出),其上设有滚轮及/或牵引链(例如嵌入安装);而踏板支承件9,10构成叉形,以便与前或后托架体1的连接销配合。通常托架体1用铝压铸而成,使得连接凸耳7、8和踏板支承件9、10最好被设置在踏板2的下面靠近其角部的位置上。连接凸耳7、8和踏板支承件9、10都设在踏板2的两个侧界限定边11、12之内,并且只是向前边沿3和后边沿4的齿突5、6之外伸出一个预定的距离。更具体地从图2可见,前支点13和后支点14设在将前托架体1与后托架体1分开的一条假想线的延长线15、16上并位于齿突5、6下面且在其高度大概一半处。图3和4示出活动人行道应用于例如百货商店和空港终端的实例,图中画出下列零件踏板2上的肋17,连接凸耳之一7或8,踏板支承件之一9或10以及用来接纳并导引销式连接件19的其他支承18。在踏板支承件7或8的分叉区设有形式为滑块的滑动和导引件20,其形状可按照活动人行道的用途而变。另外,图3和4还画出下列零件在所有情况下都采用扁节链(环节链)形式的驱动件21,滚轮22,销型件23以及在销19的面对端头部用来接纳销型件23的套筒24。在图3(运输用活动人行道)中,滚轮22设在驱动件21的链节之间,而在图4(百货商店用活动人行道)中,滚轮设置成侧向靠近驱动件21的链节。图5示出活动人行道系统(未示出)的托架体1在倾斜转向水平的过渡区的一部分。单个托架体1的构形基本与图1和2所示相同,相同的零件在这里用相同的标号指出。从图中可见带肋的踏板2,在其下面沿着运送方向,在前边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弗里茨·贝勒
申请(专利权)人:科尼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