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苏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氨氮对萼花臂尾轮虫的毒性检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3017212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3-16 17: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萼花臂尾轮虫的培养及氨氮对其毒性的检测方法,所述培养方法采用单胞藻和酵母混合饵料投食并添加微量元素,混合投喂并添加微量元素,具有使轮虫的增长速度快,生长状态好,出现死亡轮虫数量少的优点;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包括一氨氮对萼花臂尾轮虫毒性的检测方法,通过若干个不同质量浓度梯度的氨氮微孔培养板进行培养,并观察随时间变化萼花臂尾轮虫体内的H2O2、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变化以及随时间变化的个体死亡数,以检测氨氮对萼花臂尾轮虫的急性毒性以及随时间变化的个体死亡数,采用测定萼花臂尾轮虫体内的H2O2、MDA含量和SOD活性变化能准确灵敏地检测氨氮对萼花臂尾轮虫急性毒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
,具体涉及一种萼花臂尾轮虫的培养及氨氮对其毒性的 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萼花臂尾轮虫是淡水中常见的一种轮虫,由于其在渔业生产上具有易于高密度培 养、适应性强、种群增长迅速、适口性好、营养丰富等特点,因此被广泛用于鱼虾等水产动物 的开口饵料,而且轮虫这一活饵料的培养好坏常常是导致水产苗种生产成败的关键因素; 另外,由于轮虫在水体中分布广泛、体型微小、对环境污染物的敏感性较高,因而也可较好 地将其作为水域生态和环境检测的重要指示生物。饵料的投食在轮虫的培养过程中是最不 可缺少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轮虫的生长。 通常,富营养化水体的氨氮含量较高,尤其在水产养殖池塘和轮虫专门培育池中, 由于生产上常采用施肥培养单胞藻或直接泼洒豆浆等方法培养轮虫以及水生动物的排泄 物、粪便及残饵等有机物的不断分解,导致水体的氨氮大量积累,这可能是影响其生长、繁 殖等种群增长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萼花臂尾轮虫的培 养及氨氮对其毒性的检测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不足导致的诸多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所述培养方法采用单胞藻和酵 母混合饵料投食并添加微量元素。 优选地,所述投食的频率为1次/天,投食密度为2X106个/ml。 优选地,所述微量元素添加量为:FeC6H507 5X10 7mol/L、CuS04 3X10 8mol/L、 CuS04 8X10smol/L、MnS04 3X10smol/L、CoCl2 4X108mol/L、NiS04 5X10smol/L、 NaMo07 1X10 9mol/L〇 -种萼花臂尾轮虫的培养及氨氮对其毒性的检测方法,还包括一氨氮对萼花臂尾 轮虫毒性的检测方法,所述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 分别设定若干个不同质量浓度梯度的氨氮微孔培养板,用分析纯级NH4C1配制,另 设1个未添加氨氮的对照微孔培养板; 2) 用吸管随机吸取预培养的不带卵、个体较大、游动活跃的萼花臂尾轮虫,置于含不同 氨氮浓度梯度的微孔培养板中,每孔含10个轮虫个体和10mL试验溶液,盖上盖子以防水分 蒸发; 3) 将培养板在恒温培养箱中培养,pH为7. 5±0. 2,投食密度为4X106cell/mL; 4) 在实验开始后的第6h、24h、48h、96h用解剖镜观察轮虫的存活情况,及时挑出并 记录个体死亡数。 优选地,所述一种氨氮对萼花臂尾轮虫毒性的检测方法,步骤1)中氨氮微孔培养 板共有 6 个,且浓度梯度分别为 1.5mg/L、2. 5mg/L、10. 0mg/L、15. 0mg/L、20. 0mg/L、 25.0mg/L、30.0mg/L〇 优选地,在轮虫培养24h后分别取样,轮虫样品用生理盐水润洗、过滤,滤纸吸干 水分,准确称量后,在冰冷的研钵中用质量体积1 :9的匀浆介质制成组织匀浆,4°C下离心 10min,离心条件为5000r/min,取上清液待用,采用苏州科铭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的试剂 盒,按说明书测定轮虫H202和MDA含量以及SOD、CAT酶活性。 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方案采用单胞藻和酵母混合饵料投食并添加微量元素,相 比其它的投食方式,具有轮虫的增长速度快,生长状态好,出现死亡轮虫数量少的优点,且 通过所述测定氨氮浓度对轮虫毒性的检测方法,能较好的控制水体环境,保证投食效果。【附图说明】 如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氨氮胁迫浓度(A)和氨氮胁迫时间(B)分别对轮虫体内 H202含量影响的对比图; 如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氨氮胁迫浓度(A)和氨氮胁迫时间(B)分别对轮虫体内S0D含量影响的对比图; 如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氨氮胁迫浓度(A)和氨氮胁迫时间(B)分别对轮虫体内CAT含量影响的对比图; 如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氨氮胁迫浓度(A)和氨氮胁迫时间(B)分别对轮虫体内MDA含量影响的对比图。【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进行描述,以下实施例可以使本专业技术人 员更全面的理解本专利技术,但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专利技术。 -种萼花臂尾轮虫的培养及氨氮对其毒性的检测方法,所述培养方法采用单胞藻 和酵母混合饵料投食并添加微量元素。 在本实例中,所述投食的频率为1次/天,投食密度为2X106个/ml。 在本实例中,所述微量元素添加量为:FeC6H507 5X10 7mol/L、CuS04 3X10 8mol/ L、CuS04 8X10 8mol/L、MnS04 3X10 8mol/L、CoCl2 4X10 8mol/L、NiS04 5X10 8mol/L、 NaMo07 1X10 9mol/L〇 -种萼花臂尾轮虫的培养及氨氮对其毒性的检测方法,还包括一氨氮对萼花臂尾 轮虫毒性的检测方法,所述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 分别设定质量浓度梯度为 1.5mg/L、2. 5mg/L、10. 0mg/L、15. 0mg/L、20. 0mg/L、 25. 0mg/L、30. 0mg/L的氨氮微孔培养板,用分析纯级NH4C1配制,另设1个未添加氨氮的 对照微孔培养板; 2) 用吸管随机吸取预培养的不带卵、个体较大、游动活跃的萼花臂尾轮虫,置于含不同 氨氮浓度梯度的微孔培养板中,每孔含10个轮虫个体和10mL试验溶液,盖上盖子以防水分 蒸发; 3) 将培养板在恒温培养箱中培养,pH为7. 5±0. 2,投食密度为4X106cell/mL; 4)在实验开始后的第6h、24h、48h、96h用解剖镜观察轮虫的存活情况,及时挑出 并记录个体死亡数,在轮虫培养24h后分别取样,轮虫样品用生理盐水润洗、过滤,滤纸吸 干水分,准确称量后,在冰冷的研钵中用质量体积1 :9的匀浆介质制成组织匀浆,4°C下离 心10min,离心条件为5000r/min,取上清液待用,采用苏州科铭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的试剂 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萼花臂尾轮虫的培养及氨氮对其毒性的检测方法,包括一种萼花臂尾轮虫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方法采用单胞藻和酵母混合饵料投食并添加微量元素。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鹤忠程媛媛顾若波徐钢春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