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亚炯专利>正文

一种气体减压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014923 阅读: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3-16 14: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气体减压器,它包括流量计,流量计包括一透明外管和一设置于该透明外管内的透明内管,所述的透明内管的顶端开口,透明外管的顶端为一与透明外管成一整体的顶壁,一缓冲垫设置在透明内管和顶壁之间,顶壁上设置有薄区域;所述的透明外管的内周壁上、透明内管的外周壁上均覆盖有一层透明防爆膜,透明外管的内周壁与透明防爆膜之间、透明内管的外周壁与透明防爆膜之间均通过胶粘剂相粘合,透明防爆膜的厚度均为0.2~0.6mm。本发明专利技术使得在流量计内的气压超过流量计所能承受的最大压力时,可以避免流量计爆炸而使碎片向四周飞散,而且流量计所能承受的压力较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气体减压器
技术介绍
由于气瓶内气体压力较高,而气焊和气割所需的气体压力却较小,所以需要用气体减压装置来把储存在气瓶内的较高压力的气体降为低压气体,并应保证所需的工作压力保持稳定。总之,气体减压器是将高压气体降为低压气体、并保持输出气体的压力和流量稳定不变的调节装置。目前的气体减压器,一般包括一进气接头、一主体和一出气接头,主体上设置有一减压阀和一流量计,气体由进气接头接入然后通过减压阀减压,减压后的气体经过流量计后通过出气接头输入。目前的气体减压器,一旦减压阀失效,将会使得高压气体直接进入流量计内,一旦流量计内的气压超过流量计所能承受的最大压力,将会使得流量计爆炸,流量计爆炸时产生的碎片向四周飞散,将会对周围的工作人员和机器设备造成伤害。并且目前的用于对气体进行减压的装置中,流量计一般采用塑料制成,强度较低,可承受的压力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气体减压器,其使得在流量计内的气压超过流量计所能承受的最大压力时,可以避免流量计爆炸而使碎片向四周飞散,而且流量计所能承受的压力较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气体减压器,它包括一进气接头、一主体和一出气接头,主体上设置有一减压阀和一流量计,流量计包括一透明外管和一设置于该透明外管内的透明内管,透明外管的侧壁上设置有刻度表,透明内管内设置有一钢珠,透明内管的侧壁的顶端设置有连通透明内管和透明外管的缺口,主体内设置有将进气接头与减压阀的进口连通、将减压阀的出口与透明内管的底端连通、将透明外管与出气接头连通的通道,所述的透明内管的顶端开口,透明外管的顶端为一与透明外管成一整体的顶壁,一缓冲垫设置在透明内管的顶端和顶壁之间,缓冲垫的一表面覆盖在透明内管的顶端,缓冲垫的另一表面与顶壁相抵,顶壁上设置有薄区域,缓冲垫上设置有从透明内管内延伸至薄区域的通孔,所述的透明内管和透明外管的壁厚为l~3mm,所述的薄区域的壁厚为0.4-0.8mm ;所述的缓冲垫506与顶壁505之间、缓冲垫506与透明内管501的顶端之间均通过密封胶粘接; 所述的透明外管的内周壁上、透明内管的外周壁上均覆盖有一层透明防爆膜,透明外管的内周壁与透明防爆膜之间、透明内管的外周壁与透明防爆膜之间均通过胶粘剂相粘合,透明防爆膜的厚度均为0.2-0.6mm ;所述的透明外管和透明内管的组分及重量份数为:透明树脂90-110份,热稳定剂1-3份,光稳定剂1-3份,玻璃纤维40-60份,抗氧化剂1-3份,晶须0.5-1.5份,成核剂0.5-1.5份。作为优选,所述的透明内管和透明外管的壁厚为2mm,所述的薄区域的壁厚为0.6mmο作为优选,所述的透明防爆膜的厚度均为0.4_。作为优选,所述的透明外管和透明内管的组分及重量份数为:透明树脂100份,热稳定剂2份,光稳定剂2份,玻璃纤维50份,抗氧化剂2份,晶须1份,成核剂1份。采用以上结构后,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 在减压阀失效而使高压气体直接进入流量计内时,透明内管内的气压逐渐升高,由于透明外管的顶壁上的薄区域的壁厚较薄,而透明外管的其他部分的壁厚较厚,这样透明外管的薄区域所能承受的最大压力就比透明外管的其他部分所能承受的最大压力要小,而且缓冲垫上设置有从透明内管内延伸至薄区域的通孔,当透明内管内的气压升高到薄区域所能承受的最大压力时,薄区域就破裂了,进而再使得缓冲垫冲破透明外管的顶壁,这样使透明外管的顶端破裂,此时,流量计内的气压就降低了,也就避免了气压继续升高而使得整个流量计爆炸,避免了整个流量计爆炸而使得流量计的碎片向四周飞散而对周围的工作人员和机器设备造成伤害,而且透明外管的顶端破裂时产生的碎片是向上方飞散的,当碎片掉落时不会对四周的工作人员和设备造成伤害。而且,透明防爆膜可以进一步避免透明外管和透明内管由于通入高压气体而爆炸。而且本专利技术中的透明外管和透明内管强度较高,所能承受的压力较高,使得流量计更加不容易爆炸。【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Α部分的放大图。其中,1、进气接头;2、主体;3、出气接头;4、减压阀;5、流量计;501、透明内管;502、透明外管;5021、刻度表;503、钢珠;504、缺口 ;505、顶壁;506、缓冲垫;5061、通孔;507、薄区域;6、透明防爆膜。【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由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气体减压器,它包括一进气接头1、一主体2和一出气接头3,进气接头1用于与储存高压气体的钢瓶连接,出气接头3用于与使用低压气体的焊枪连接,主体2上设置有一减压阀4和一流量计5,流量计5包括一透明外管502和一设置于该透明外管502内的透明内管501,透明外管502和透明内管501均竖直设置,透明外管502和透明内管501均由透明塑料制成,透明外管502的侧壁上设置有刻度表5021,刻度表5021沿着透明外管502的轴线方向延伸,透明内管501内设置有一钢珠503,钢珠503可以沿着透明内管501的轴线方向自由移动。透明内管501的侧壁的顶端设置有连通透明内管501和透明外管502的缺口 504,所述的缺口 504有两个且设置于透明内管501的两侧,主体2内设置有将进气接头1与减压阀4的进口连通、将减压阀4的出口与透明内管501的底端连通、将透明外管502与出气接头3连通的通道,将进气接头1与储存高压气体的钢瓶连接后,高压气体从进气接头1进入主体2,然后高压气体通过通道流到减压阀4,减压阀4将高压气体变为低压气体,然后低压气体通过通道流到透明内管501的底端,低压气体进入透明内管501并向上流动,此时低压气体吹动钢珠503向上移动,可以通过刻度表5021读取钢珠503的位置而得知低压气体的流量,然后透明内管501内的低压气体通过缺口 504流出透明内管501,低压气体流出透明内管501后沿着透明外管502向下流动到主体2内,然后低压气体通过通道流到出气接头3,在出气接头3上连接焊枪即可进行焊接。由图2所示,所述的透明内管501的顶端开口,透明外管502的顶端闭合,也就是说透明外管502的顶端为一顶壁505,顶壁505与透明外管502成一整体,一缓冲垫506设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气体减压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气体减压器,它包括一进气接头(1)、一主体(2)和一出气接头(3),主体(2)上设置有一减压阀(4)和一流量计(5),流量计(5)包括一透明外管(502)和一设置于该透明外管(502)内的透明内管(501),透明外管(502)的侧壁上设置有刻度表(5021),透明内管(501)内设置有一钢珠(503),透明内管(501)的侧壁的顶端设置有连通透明内管(501)和透明外管(502)的缺口(504),主体(2)内设置有将进气接头(1)与减压阀(4)的进口连通、将减压阀(4)的出口与透明内管(501)的底端连通、将透明外管(502)与出气接头(3)连通的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透明内管(501)的顶端开口,透明外管(502)的顶端为一与透明外管(502)成一整体的顶壁(505),一缓冲垫(506)设置在透明内管(501)的顶端和顶壁(505)之间,缓冲垫(506)的一表面覆盖在透明内管(501)的顶端,缓冲垫(506)的另一表面与顶壁(505)相抵,顶壁(505)上设置有薄区域(507),缓冲垫(506)上设置有从透明内管(501)内延伸至薄区域(507)的通孔(5061),所述的透明内管(501)和透明外管(502)的壁厚为1~3mm,所述的薄区域(507)的壁厚为0.4~0.8mm;所述的缓冲垫(506)与顶壁(505)之间、缓冲垫(506)与透明内管(501)的顶端之间均通过密封胶粘接;所述的透明外管(502)的内周壁上、透明内管(501)的外周壁上均覆盖有一层透明防爆膜(6),透明外管(502)的内周壁与透明防爆膜(6)之间、透明内管(501)的外周壁与透明防爆膜(6)之间均通过胶粘剂相粘合,透明防爆膜(6)的厚度均为0.2~0.6mm;所述的透明外管(502)和透明内管(501)的组分及重量份数为:透明树脂90‑110份,热稳定剂1‑3份,光稳定剂1‑3份,玻璃纤维40‑60份,抗氧化剂1‑3份,晶须0.5‑1.5份,成核剂0.5‑1.5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亚炯
申请(专利权)人:陈亚炯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