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中南大学专利>正文

车站客流监测系统、车站客流监测方法及车站客流管控系统、车站客流管控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3013490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3-16 10:45
一种车站客流监测系统、监测方法及车站客流管控系统和管控方法,监测系统包括数据采集系统、数据处理系统等;数据采集系统包括在车站设置的多个红外计数、视频识别计数以及闸机计数设备;这些设备均连接至数据处理系统;监测方法包括:将车站划分为非付费区、付费区、站台区,通过设置安检设备、进出站闸机等进一步将这三区分隔开,再通过红外计数、闸机计数等设备将采集的数据输送至数据处理系统进行处理,得出三区的进出双向客流量。车站客流管控系统则在监测系统的基础上进一步包括管控决策模块,而管控方法则是通过管控决策模块对车站客流进行有效管控。本发明专利技术能提高客流管控效率、便于疏导站内客流,防止大客流突发事件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城市轨道交通安全和应急管理
,尤其涉及一种车站客流监 测、管控系统及车站客流监测、管控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城市化、城镇化进程的逐步加快,越来越多的人 口涌入到大中型城市,这为城市注入了生机的同时也加大了城市的交通压力。目前,地铁工 作者对于客流管控工作已经充分重视,并且均建立了具有针对性的客流管控预案,在一定 程度上起到了大客流控制的作用。但是普遍存在以下问题:(1)客流实时分布状态往往只 能依赖人工目测或视频监控进行粗略估计,主观随机性较大、准确度不高;(2)站内大客流 管控预案的制定主要依赖经验主义,往往要求管理人员对车站状况非常熟悉,并且具有丰 富的客流管控经验;(3)对客流在车站立体空间内的流线和动态演变机理缺乏清晰判断, 导致管控决策缺乏一定的科学性,影响了运营效率的充分发挥;(4)对于启动客流控制的 判断存在滞后性,导致管控措施不能够及时实施。 在客流监测方面,李娜、方卫宁提出了结合自适应背景差分和比例自适应模板匹 配的算法来识别地铁站内人群数目及分布。用背景减除对图像进行分割,然后再利用比例 自适应模板对感兴趣的区域进行搜索匹配,识别目标人群的数目及位置分布(参见李娜, 方卫宁.基于视频流的地铁人群目标识别.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06, 30(1):96-99.)。 刘海涛提出了基于票务信息的城市轨道交通客流实时监测系统,设计了城市轨道交通客流 监测系统的总体构架和详细算法,提出了客流的拥堵传递现象,制定了以计算机队列理论 为根本解决方法的表上作业分析法,为分析和跟踪客流流动提供了有力手段(参见刘海 涛.基于票务信息的城市轨道交通客流实时监测系统的研究.西南交通大学,2011.)。 陈亮采用光流法视频分析的手段,对地铁客流监测应用进行研究,通过估算背景画面中的 客流密度,结合相应的交通参数(如速度、时间等),自动判断指定区域内拥挤状况,并及时 触发报警(参见陈亮.基于光流法的视频分析技术在地铁客流监测中的应用.城轨交 通,2013,10(1) :58-62.)。 然而以上监测方法均存在一定的缺陷:结合自适应背景差分和比例自适应模板匹 配的算法,在客流流动性较低时误差较大,无法满足精度要求;使用票务数据信息来实现统 计、预测和分析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状态服务的方法具有明显的滞后性;光流法视频分析的 手段对客流密度的计算精度较低,处理可靠性不高。目前国内绝大部分地铁车站采用闸机计数、人眼目测估计和分区域视频监控的方 法来获取站内客流分布状况。然而,以上方法并不能全面且准确地获取地铁站内的客流分 布数据:闸机计数只能记录进入地铁站台和付费区的总人数,而不能得知分布在各区域的 具体实际人数;人眼目测估计存在较大的误差判断,且主观随机性很大;视频观测的问题 在于车站内部面积较大,导致车站值班员具有繁重的监控工作量,难以及时发现异常状况。 国内部分一线城市引进了视频计数的新兴技术,但受限于视频图像处理技术的发展,基于 视频计数的客流动态监测存在局限性。 在客流安全管控方面,史小俊介绍了地铁车站客流组织的基本原则,分析了影响 地铁车站客流组织的因素,结合天津地铁1号线客流组织实例,简析了车站在应对大客流 时采取的组织措施(参见史小俊.地铁车站应对大客流的组织措施.城市轨道交通研 究.2009 (10).)。也有学者在城市交通换乘站客流控制方法研究中,根据车站的最大输送能 力确定了控制点的通过能力,从而形成完整的客流控制方案;还有学者在城市轨道交通突 发客流运输组织方法研究中,提出了应对突发客流时的具体组织措施。 由上述文献资料可见,目前对大客流情况下的交通管理分析主要是一些大型活动 交通管理的经验总结,研究对象的针对性很强,一些理论不具有普适性;城市轨道交通客流 的研究主要针对规划阶段的客流预测,探讨较多的是客流预测方法的改进以及相关评价体 系的建立,而针对运营阶段的客流管控分析较少。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不足和缺陷,提供一 种能准确、实时、高精度地获取车站各区域客流量的车站客流监测系统及监测方法,还提供 一种能提高客流管控效率、便于疏导站内客流、防止大客流突发事件发生的车站客流管控 系统及管控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车站客流监测系统,所述车 站客流监测系统包括数据采集系统、数据处理系统和数据存储系统;所述数据采集系统包 括红外监测模块、视频识别监测模块和闸机计数监测模块,所述红外监测模块包括在车站 各个安检处设置的多个红外计数设备,所述视频识别监测模块包括在车站站厅、车站站台、 车站楼道口装设的多台视频识别计数设备,所述闸机计数监测模块包括在车站进、出站闸 机处装设的多台闸机计数设备;所述红外监测模块、视频识别监测模块和闸机计数监测模 块均通过数据线连接至所述数据处理系统,所述数据处理系统连接至数据存储系统。所述 的车站特别优选是指地铁车站。前述的红外监测模块、视频识别监测模块和闸机计数监测 模块所采集的初始数据包括进出截面的人数、对应的时间以及客流的方向。这些初始数据 传输到数据处理系统后即可得到单位时间的人流速率(此人流速率可用于预测)。数据处 理系统根据以上采集的初始数据可获得各区域实时的人数分布,同时还可以获取各隔断设 备的实时人流速度。另外,前述的红外计数设备、闸机计数设备和视频识别计数设备均可通 过市购获得。 作为一个总的技术构思,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车站客流监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通过隔断设备,将车站所在立体空间划分为至少三个区域,即:非付费区匕、付 费区B2、站台区B3; 2)通过设置安检设备将所述非付费区划分为非安检区和安检区;所述非安检区 与车站外连通;通过设置进、出站闸机将所述安检区与付费区分隔开;通过设置上下站电 梯或楼梯将付费区与站台区分隔开; 3)在安检设备处设置红外计数设备,在进、出站闸机处装设闸机计数设备;在上 下站电梯或楼梯处装设视频识别计数设备; 4)所述红外计数设备、闸机计数设备和视频识别计数设备将各自采集的数据输送 至一数据处理系统,得到进入非付费区、付费区、站台区的人数分别为Ii,12, 13,得到离开非 付费区、付费区、站台区的人数分别为Oi,〇2, 〇3; 5)数据处理系统对获得的Ii,12, 13和0i,02, 03进行数据处理,得出单位时间内非 付费区、付费区、站台区的进出双向客流量,并储存到数据存储系统备用;通过各区域关键 连接点的双向客流量还可计算出车站各区域的实时人数分布,进行适当修正后也可储存到 数据存储系统备用。 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综合采用了红外线技术、视频识别技术等,在车站内的 进出站口、安检处、入口闸机处、站厅电梯、楼梯处以及站台区域等客流流线的重要连接点 进行布控,实时监测乘客数量和乘客流向,以动态获取车站内各区域的客流量情况。考虑 各计数点客流通行特点,本专利技术上述技术方案在车站内的不同连接点采用了不同的计数方 式:在安检处设置红外计数设备,对进入非付费区的人数进行统计;在地铁进站闸机处,通 过闸机计数设备得到进入付费区的乘客数量;在站厅和站台间的重要通道口、上下楼梯口 及电梯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站客流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站客流监测系统包括数据采集系统、数据处理系统和数据存储系统;所述数据采集系统包括红外监测模块、视频识别监测模块和闸机计数监测模块,所述红外监测模块包括在车站各个安检处设置的多个红外计数设备,所述视频识别监测模块包括在车站站厅、车站站台、车站楼道口装设的多台视频识别计数设备,所述闸机计数监测模块包括在车站进、出站闸机处装设的多台闸机计数设备;所述红外监测模块、视频识别监测模块和闸机计数监测模块均通过数据线连接至所述数据处理系统,所述数据处理系统连接至数据存储系统。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维亚蔡适孙倩倩孔翔玉王庆阳杨星琪戴暮云刘晓飞吴百珂
申请(专利权)人:中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