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道路或移动人行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00977 阅读:1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乘客运送装置,包括具有将薄钢板连续呈波形弯折并沿移动方向形成平行的多个条板的条板体、和支撑该条板体的基台的踏板,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基台的踏板宽度方向端部的位置处设置条板体配合部,并将上述条板体的端部配合该条板体配合部上。(*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在相邻踏板间产生阶梯差的自动电梯或在相邻踏板间不产生阶梯差的电动道路等的乘客运送装置(conveyer),尤其涉及一种具备踏板的乘客运送装置,且该踏板具有将薄钢板连续呈波形弯折,并且沿移动方向形成多个平行条板(cleat)的条板体。
技术介绍
以前,例如具备将不锈钢薄钢板连续呈波形弯折并形成多个条板的条板体的踏板,如特开昭56-48390号公报(图10~图13)及特开昭57-19270号公报(图10~图13)所示,在与条板体的踏板宽度方向端部对应的位置上设置合成树脂制的端部条板体。根据上述的现有技术,因为合成树脂制的条板体位于薄钢板制的端部条板体的宽度方向的端侧,所以即使与相对向的钢板制的侧缘隔板(skirtguard)接触并碰到侧缘隔板的接缝的阶梯差,也可以由于合成树脂的润滑作用越过。但是会产生以下问题,即,为了设置合成树脂制的端部条板体,而必须要花费功夫在基台上安装合成树脂制的端部条板体,或必须对正与钢板制的条板体的条板间距,另外,存在使用部件数变多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已提出一种在踏板的宽度方向端部上设置钢板制的条板体的技术。但是,这种情况下会产生以下问题,即,因为钢板制的条板体的端部会直接碰到侧缘隔板的阶梯差,所以钢板制的条板体的端部就会从基台浮起、脱离。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备使用部件数少、条板体的端部不能轻易地从基台脱离的踏板的乘客运送装置。本专利技术为了达到上述目的,而采用以下方案,将薄钢板连续呈波形弯折并形成条板体的同时,在支撑条板体的基台的踏板宽度方向端部设置条板体配合部,并使条板体的端部与该条板体配合部配合。因为具有上述结构,所以即使条板体的端部碰到侧缘隔板的阶梯差,也由于乘客的乘坐而在条板体上产生向踏板宽度方向外侧的作用力,条板体的端部被支撑在基台的条板配合体上,因此可以避免条板体的端部从基台上脱离的情况。进一步,因为无需在踏板的宽度方向上设置合成树脂制的条板体,所以能够减少使用部件数。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乘客运送装置的实施例1的踏板局部的纵断主视图。图2是表示图1的踏板宽度方向端部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表示图1的踏板的立体图。图4是表示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乘客运送装置的电动道路的概略侧视图。图5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踏板局部的纵断主视图。图6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的踏板局部的纵断主视图。图7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4的踏板局部的纵断主视图。图8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5的踏板局部的纵断主视图。图中6-踏板,9-侧缘隔板,13-条板体,13A-端部条板,13B、13C-配合端部,15-中央基台,16A、16B-侧基台,15、16E-条板体配合部。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图1~图4对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乘客运送装置的电动道路的实施例1进行说明。电动道路1具有埋设在建筑物地面2下的框架体3;设置在该框架体3的长度方向两端的上下台4、5;环状连接在该上下台4、5之间并循环移动的多个踏板6。另外,电动道路1还具备竖立设置在与沿上述踏板6的移动方向的两侧对应的上述框架体3上的栏杆7;引导在该栏杆7的周边并与上述踏板6同步移动的移动扶手8。进一步,电动道路1,为了隔开上述踏板6与栏杆7而在上述框架体3上固定有垂直的侧缘隔板9。这里,上述踏板6具有轴支前轮10和后轮11的踏板架12;固定在该踏板架12上的乘客乘坐的条板体13。通过在前轮10的轮轴10S上连接踏板链14,而环状连接具有以上结构的踏板6。通过引导上述前后轮10、11在固定于上述框架体3上的导轨(未图示)上转动,而使这些踏板6在上述两个上下台之间循环移动。上述条板体13,例如将不锈钢薄钢板连续呈波形弯折而形成多个条板。该条板体13的位于踏板宽度方向的端部上的端部条板13A,使对向侧缘隔板9的一侧垂直向下延长,并将延长端向踏板宽度方向的内侧弯折、设置配合端部13B。上述踏板框架体12具有截面呈倒U字形的、宽度尺寸稍微小于上述条板体13的宽度尺寸的中央基台15;位于该中央基台15两侧、截面呈L字形的,并且宽度尺寸与中央基台15相同的侧基台16A、16B。这些中央基台15与侧基台16A、16B,使各自的一边在同一面上,而使各自的另一边相接触。进一步,上述踏板框架体12还具有分别堵住上述中央基台15与侧基台16A、16B的宽度方向两端的端部框架体17。该端部框架体17在踏板6的前进方向的一侧具有支撑上述前轮10的轮轴10S的轴承17B,在前进方向的另一侧形成有支撑后轮11的轮轴11S的支撑槽17G。另外,上述端部框架体17设置有向踏板宽度方向的内侧突出的连接部17J。该连接部17J插入到上述中央基台15的截面倒U字形的内侧,在该状态下,通过例如螺栓紧固等周知的紧固方式来紧固上述中央基台15和侧基台16A、16B的相接触的另一边彼此间与连接部17J。除此之外,通过加紧作业或压力作业,将上述中央基台15和侧基台16A、16B的在同一面上的一边踏板宽度方向的端部向下方弯折,形成配合条板体13的配合端部13B的条板体配合部15E、16E。然后,在这样构成的踏板框架体12的中央基台15和侧基台16A、16B上承载上述条板体13,通过点焊将条板槽底部、中央基台15及侧基台16A、16B形成一体。此时,条板体13的配合端部13B已被配合在上述中央基台15和侧基台16A、16B的条板体配合部15E、16E上。因为具有上述的结构,所以假使条板体13的端部条板13A与侧缘隔板9产生的阶梯差相碰撞,也由于条板体13的配合端部13B与上述中央基台15和侧基台16A、16B的条板体配合部15E、16E配合,而可以防止端部条板13A向侧缘隔板9的变位,换句话说可以防止踏板宽度方向朝外方移动以及向上方移动,并可以防止条板体13从中央基台15及侧基台16A、16B上脱离。另外,根据上述实施例,因为所有的条板体13都由薄钢板形成,所以与在宽度方向端部上设置合成树脂制的端部条板体的结构相比较,能够容易设置,减少部件数。图5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2。本实施例中将中央基台15和侧基台16A、16B的踏板宽度方向端部向上方呈直角弯折来形成条板体配合部18。将条板体13的端部条板13A包覆在该条板体配合部18上。而且,将端部条板13A的外端垂直向下方延长,使该端部向内侧弯折形成的配合端部13B与条板体配合部18的底部相配合。通过上述结构,可以通过端部条板13A与条板体配合部18的配合来防止端部条板13A朝踏板宽度方向外方移动,并可以通过配合端部13B与条板体配合部18的配合来防止向上方的移动。按照与实施例1同样的理由,也可以利用本实施例达到相同的效果。图6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3。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相比较,是将中央基台15和侧基台16A、16B的踏板宽度方向端部向下方呈直角弯折来形成条板体配合部19。为了使条板体13的端部条板13A包覆在该条板体配合部19上,将端部条板13A的外端垂直向下方延长,再将该端部向内侧弯折,并且进一步将该端向上方弯折来形成配合端部13C,而使该配合端部13C与弯折的条板体配合部19的下端配合。根据上述结构,通过使配合端部13C向上方弯折的部份与条板体配合部19相配合,而可以防止端部条板13A朝踏板宽度方向外方移动,通过配合端部13C与条板体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宇津宫博文小嶋和平齐藤忠一浅野洋一郎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